第969章 熊文灿的命运轨迹(1 / 1)

大明海寇 寒风拂剑 1021 字 6天前

熊文灿的命运轨迹

崇祯顿时勃然大怒,在寝宫之中,大骂于孝天乃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但是骂归骂,他却发现,自己已经拿不出什么手段,来遏制于孝天的发展了。

但是他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其实于孝天的手,伸的还远不止他知道的这么远,其实现在整个登莱,甚至于大半个临海的山东地域之内,也早已成为了于孝天的暗中势力范围。

要是他知道这一点的话,恐怕当场就能吓尿裤子,山东不比南方诸省,这里距离京畿之地,仅仅只有数百里远,而且于家军拥有充足的战船和货船,随时都可以走海路直入渤海湾,在天津卫登陆,只需几天时间,便可以兵锋直抵京师城下。

崇祯要是弄明白这一点的话,想必便会明白更多事情,可惜的是他却一直被蒙在鼓里,根本不清楚现如今他的大明,沿海诸省,早已被于孝天的势力渗透到了如此地步。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强烈的意识到了大明的最大危机,现如今在他心目之中,于孝天这个隐患,已经几乎等同了建奴和中原流民军,成为了程,于是最终商议的结果,也只能是不了了之,现如今局势糜烂,关外建奴虎视眈眈,关内北方以及中原还有几十万流民军在四处闹事。

现在要是把于孝天逼反的话,那么大明马上就要玩儿完,所以眼下谁都不敢去逼迫于孝天,只能先尽量的安抚住于孝天,让他别在这个时候起兵造反,能让朝廷先撑过这段时间,把流民军剿灭了之后,腾出手再来想办法对付于孝天最好。

但是于孝天的事情也着实惹恼了崇祯,原本崇祯就对熊文灿当初袒护于孝天感到不满,现如今于孝天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尾大不掉的程度,他认为很大因素上,是熊文灿造成的,而且熊文灿在福建干了还不算,到了两广之后,还引狼入室,把于孝天又招致两广那边,现如今两广沿海也成了于孝天的囊中之物,这件事熊文灿怎么也脱不了干系。

于是就在崇祯十年末的时候,崇祯下旨罢免了熊文灿两广总督之职,以一些小事为由,干脆就把熊文灿削职为民,赶回四川老家养老去。

崇祯这么做,也是想要先断掉于孝天在官场上特别是两广那边一个强有力的助力,先从官面上孤立于孝天。

熊文灿的命运也就此和历史原来的轨迹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和改变,历史上熊文灿可是要到湖广接替王家祯任五省总督,肩负起对流民军剿抚的事情的,而熊文灿当时口气太大,话风传到了京师之后,被崇祯听说,又因为熊文灿私下里和杨嗣昌关系不错,受到了杨嗣昌的保举,所以被调往了中原担负起了五省总督之职。

事后结果很悲催,熊文灿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起初着实干出了点成效,招抚了张献忠、罗汝才等人,但是到了崇祯十二年之后,张献忠罗汝才等人再次复叛,导致了崇祯为此大怒,将熊文灿抓了起来,砍了脑袋。

但是熊文灿不知道呀!这次莫名其妙的被朝廷削职一撸到底,赶回老家养老,让他非常郁闷,后来仔细合计了一下,感觉问题还是出在了于孝天身上。

现如今市面上到处都传闻,说于孝天因为势力太大,已经招致了朝廷的担忧,而且这次于孝天托病不肯率兵北上平乱,更是惹得当今圣上不喜,而当今圣上因为投鼠忌器,不敢动于孝天,所以只能拿他撒气,把他一撸到底削职为民赶回老家。

所以熊文灿被罢官之后,非常郁闷,差点想不开自缢身亡,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于孝天却雪中送炭,派人给他送了一份厚礼,并且写了一封亲笔信,对他进行安慰,算是报答熊文灿对他的知遇之恩。

历史上不管任何时候,当官的都是人走茶凉,熊文灿这次被罢官,所有人都差不多看出了原因所在,心知熊文灿此生恐怕再无复起的可能,甚至于一旦有朝一日,于孝天起兵谋反的话,熊文灿可能还会被朝廷追究。

而且这次圣上有旨,把熊文灿罢官之后,遣送回乡,也就是说不许熊文灿罢官之后,再乱走乱动,直接送回老家看管起来。

这个时候,就算是和熊文灿平时关系相当不错的那些同僚们,也都对熊文灿避如蛇蝎,生怕沾上了他一点晦气。

可是这个时候,也唯有于孝天,才雪中送炭,不但些亲笔信安慰熊文灿,而且还派给了熊文灿二百家丁,护送熊文灿返乡,沿途所有支出用度,全部由于孝天来负责承担,确保熊文灿在回乡途中,不会受到任何刁难。

而且于孝天信中说明,这二百家丁,是他送给熊文灿的,就算是熊文灿回乡之后,这二百家丁也会留在熊文灿身边,来保护熊文灿,不在家乡受到任何欺负,而且对于这些家丁的开销,也全部由他于孝天负担,让熊文灿即便是回乡之后,也可以后顾无忧,任谁都不能欺负他熊文灿。

(感谢投月票的弟兄,继续高呼,弟兄们,我要月票!还有感谢天涯醉客111朋友的打赏!)

【品文吧 -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www.pinwenba.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