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赵天成很快脸色一沉。
“你真把少爷当傻子了?你们家吃不上饭,跟少爷我有什么关系?赶紧滚开!”
不是赵天成没有同情心,而是他真的管不过来啊!
这一片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差不多墩堡的人都到了。
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一个个眼冒绿光……那都是饿的!
赵天成毫不怀疑,只要他表现出一点善心来,这些人绝对会一拥而上,都来求他给饭吃。
他的那一百五石粮食才够吃几天?哪都不到哪儿!反而啥事也做不成了。
“干什么?想作死吗?”李大脑袋趁机上前,厉声呵斥。
赵百户和家丁们平日里的威严,让这些破落军户们哪怕饿死,也不敢有丝毫反抗的念头。
那个女人牵着两个孩子,哭哭啼啼地退进人群去。
当然,赵天成知道,这是因为没有人股东。
全天下像烟墩这种情况很多,有赵百户镇压,烟墩看似安稳,但其实跟一个火药桶一样。
真要是有人鼓动,或者是有外来力量,这个火药桶立刻就会炸掉。
这就是明末烽烟遍地,那些流贼到了哪里,哪里就糜烂的原因。
“都回家好好等着吧!以后俺们家要开作坊,还会继续招人的!大家都有吃饭的机会!”
赵天成指挥着李大脑袋等人驱散人群。
三十个被选中的人留下,每人捧一碗饭,西里呼噜地吃着,脸上那叫一个满足,那叫一个享受。
这只是麦糠加小米熬的粥而已,放在前世,肯定没人吃。
现在赵天成吃着,也感觉麦糠拉嗓子,有些难以下咽,味道也不怎么样。
可这些人吃得都非常香甜。
“上次这么大口吃饭,是什么时候?我都不记得了!”杨铁栓吃着吃着,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镇子上人们日子普遍不好过。
作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匠户,他们家更是早就已经断粮了。平时都是去挖野菜,树皮,能不能吃上饭全靠运气。
“要是有这样一碗饭,小丫也不会饿死啊!”杨铁栓抹着眼泪。
赵天成面色凝重。
杨铁栓家几个孩子,小女儿是不久前才饿死的。
而这,在烟墩并不少见。
人们吃完了,都是捧着碗,整个捂在脸上,伸着舌头,把碗边舔得干干净净。
这该死的世道!
赵天成在心里暗骂一声。
“儿子,你真的要建作坊?咱们家可是军户啊!”赵顺声音严肃问道。
“爹,您是怕朝廷问罪?”赵天成不答反问一句。
“应该不会!现在朝廷已经管不了这些了。边将军户私底下做买卖的可不少。咱们烟墩,这偏远之地,山高皇帝远,建个作坊,应该没事!但这一步迈出,可就不好回头了!”
“爹,癫道士跟我说过四个字,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赵天成又避开赵顺的问题。
“哪四个字?”赵顺问道。
“以工代赈!”赵天成伸出四根手指来。
赵顺眼睛微微亮了一下。
这四个字的意思并不难理解。
“不愧是世外高人!”赵顺一拍手,“咱们烟墩就这么多土地,属于咱们军户的,都比较贫瘠。想要养活这么多人,让大家都吃饱饭,的确得另辟蹊径。
以工代赈,真是好主意!儿子,你现在敢这么有信心地建工坊,想来道长是已经传授给你其中门道了吧?”
“这都被你猜到了?”赵天成做出惊讶的表情。
心说你这都会抢答了啊!
“哈哈哈!那是当然了!如果不是遇到道长这样的世外高人,你一个乳臭小儿又懂得什么?”赵顺哈哈笑着,一副懂得一切的样子。
“爹果然是爹!”赵天成夸赞一声。
越看赵顺越像是大明白啊!
……
“杨铁栓!”
三十个人七零八落地站在那里,有人低声说笑着。
刚刚每人吃了两碗饭,而且是“筷插不倒”的浓粥,一个个精神头都很足。
不过,大家显然都没有纪律观念,非常散漫。
杨铁栓父子照理地又站在了人群最后,默默的样子。
赵天成只好把他们再喊过来。
杨铁栓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满是皱纹的脸上带着几分卑微。
“少爷!”
“杨铁栓,咱们这些人里,只有你是匠户,现在要做工坊,你必须得牵起头来啊!”赵天成道。
“少爷,俺……”杨铁栓老脸一阵红。
他这辈子,卑微习惯了。
能吃上一碗饱饭,就已经心满意足,少爷竟然开口要让他牵头?
这里可是有三十个人啊!
那岂不是说,他要当这三十个人的头?
“使不得!少爷,这怎么使得?俺哪有那个能耐……”杨铁栓连连摆手。
“我说你有,你就有!我也不让你白做,当头,每天除了大家都有的一升麦糠之外,我可以再多给你一升米。”
“真的?”杨铁栓猛地抬头,看向赵天成。
“废话!少爷是什么身份!还能骗你一个破落户不成!”旁边李大脑袋不高兴了,眼睛一瞪。
他准备今天全天跟在少爷身边,寸步不离,免得这些破落户们欺负少爷心软。
“对对对!少爷怎么可能骗俺!那行!俺愿意当这个头!少爷让俺怎么干,俺就怎么干!”杨铁栓带着几分激动道。
本来他是不敢的。
但是……少爷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啊!
每天在两顿饭,和一升麦糠之外,竟然还能多拿一升米?
再加上大儿子的那份,岂不是说,全家都能吃饱,还能有富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