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大人不以为意的事,却是有人很介意的。Www.Pinwenba.Com 吧
比如孟三公子。
再比如太子殿下。
想让他家美人爹爹为她弹琴伴奏?
白日梦做成这个样子会不会也太过分了?
他家美人爹爹琴技固然不错,可是那也只是他闲暇时自娱自乐排遣情怀的调济之物。便是他们做儿子的都是没什么机会当面聆听的。
那个张美人凭什么就敢要求相国大人为她一个后宫小小的妃嫔伴奏?
相国是那些招之既来,挥之既去的名伶优人吗?
孟三公子暗地里就朝宫中下了手,他一个掌管户部的尚书大人,若是连点小伎俩都不会用,那也不必替朝廷守这国库之门了。
而太子更干脆,让皇后又给自家父皇挑选了三五美人送去分宠。
张美人因使用胭脂水粉不当,肌肤过敏,如今整张脸都是没办法见人的了。
而后宫迅速便有别的美人填补了她原本的位子,受到了皇帝的宠幸。
美色这东西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等到张美人终于治好过敏的肌肤时,皇帝身前早已无她立身之处。
东宫太子妃怀胎十月,终于瓜熟蒂落,生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婴。
皇帝颁旨大赦天下。
文武百官送礼朝贺。
做为皇太孙的外祖父丞相大人也意思意思送了些金银玉器做贺礼。
太子妃出满月的时候,在皇家为皇太孙准备的满月宴上终于见到了数月不见的父亲。
如今他们已是君臣有别,父女相见却要先行国礼再叙家礼。
“爹。”
“娘娘一切保重。”
“爹?”太子妃听出了些什么。
孟明远只是微微笑了笑,“不论老臣在哪里,心里总是记挂着娘娘的。”
太子妃看着自己的父亲,忽然之间明白了什么。
她的父亲到底还是讨厌这座皇城,是要离开的。
皇太孙的满月宴后不久,丞相大人向皇帝上本,再次请求离京回原藉。
这一次,开华帝终是准了他的本章。
而丞相大人也在准本的,给太后的这篇祭文简直可以说让许多人意外了。
这样用华丽词藻堆砌而出的祭文,通篇是对太后的溢美之词,用得是恰到好处,令人拍案叫绝。
人都死了,说些好话怕什么?
就当是送她上路的哀乐好了,哀乐再动听,那也是哀乐,是无法让人笑出来的。
“圣上,此为先帝赐予老臣的密诏。今老臣还与圣上,圣上乃一国之尊,后宫只冬妮一人,实是冷清了些,亦有失国体,臣请圣上广选秀女充裕后宫,令皇嗣繁盛。”
文昌帝的脸色却并不好看。
美人爹爹不信他,亦不看好他,所以美人爹爹宁可自己打破眼前的困局,扔出自己全部的底牌,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果二丫终免不了心伤,那么丞相宁可早早让她尝到这苦痛,早断早了。
“如今皇后身怀有孕,相父何以如此不考虑皇后心情?”
“圣上,这是老臣的为父之心,皇后会懂的。”
皇后确实懂,她知道父亲是为自己好,父亲在为自己打一局天牌,如果这一局能赢,那么她才是真正的无后顾之忧。
帝王心思毕竟难测……
“朕非无信之人,亦非无情之人,此事慢说先帝有密诏在前,就算无此密诏,朕娶皇后之时亦知孟家家规。
朕虽贵为一国之君,亦知君子无信不立的道理。
正因为朕是皇帝,才更要以身作则,否则帝王威信何在?朕如何面对满朝文武,如何面对天下臣民?”
文昌帝当即下旨公示天下,此生后宫只孟后一人,天下共鉴。
丞相大人功成身退。
如果他日皇帝食言而肥,自有天下人的悠悠众口等着他。
就算帝威无人敢攒其缨,千百年后也自有世人评说。生前奈何不了你,身后也不会让你留个好名声。
丞相虽归朝,但却轻易不上朝,不过是徒然挂了一个虚衔儿。
先帝遗命,丞相辅国。
丞相不归,新帝难以向天下交待。
丞相不朝,却无可厚非。
孟明远深知,功成而弗居的道理。
有时候保全之道并非求强,示弱亦是良方。
帝后事谐,如今已孕有一子一女,皇后如今亦再次受孕,足见帝宠。
国丧期不孕这事对于帝王是不适用的,因为皇家子嗣为重,尤其是在皇帝后宫只有一人的情况下,皇嗣尤为重要。
对于女儿如此频繁的受孕,丞相免不了要为女儿多想一些。
宅在府里的丞相大人便开始致力于研究妇人产后调理之方,成功之后便进与后宫。
皇后因此大受助益。
文昌帝亦因此多有受益。
只不过,此等良方自然便成为了宫廷秘方,难以惠及普通百姓。
对于丞相来说,旁的倒没什么,本就是为了女儿才做的东西,留置后宫也无妨。只是他一想到宫廷秘方就会忍不住想起曾经的赵丽蓉老师的那个著名的小品《打工奇遇》,宫廷胡萝卜,宫廷白萝卜……只要是沾了宫廷两字,那就身价倍增。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