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之后,婚姻司的动作总算是初具形态,有模有样,有章可循,有法有依了。Www.Pinwenba.Com 吧
然后,丞相大人在跟带孩子一样小心谨慎地看护了婚姻司几个月后,终于放心地扔下它,忙别的事去了。
当然,在此期间,孟丞相一直也不是只专注于此事,他身在相位,总是不得不同时兼顾许多事情的。
比如跟周边几个小国的零星战斗军需配送神马的,在户部尚书暴躁跳脚的情形下尽国库最大能量给予了实质上的支持。
与此同时,大庆朝的皇帝和丞相几次明旨明折申斥边关将领的“胆大妄为”,安抚来京抗议小国的使臣的时候,很无耻地继续暗地里纵容着边军的“胆大妄为”。
表面功夫神马的,有时候是必须要做一做的。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嘛,这忒正常了,是吧?
反正,孟丞相就是向小国使臣解释的。
工部和户部一直在被某丞相大力折腾着,属官们各地奔波劳碌,简直称得上马不停蹄。
丈量田地,堪测地形,确定户籍在册人员,然后征民工,建水库,蓄堤坝,疏浚河道,完善水利工程……
两部官员叫苦不迭,下面地方官员亦跟着有难同当。
相爷这也太能折腾了啊?
这些事没个三年五载的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成效,照这个情形下去,接下来的几年他们都得这样奔波劳碌,简直就是太苦逼了有木有?
孟明远觉得自己更苦逼,他就是大庆朝的总设计师有木有?
这人吧,一闲他就容易淡疼,为了不让百官们闲得淡疼,他决定让他们上山下乡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国家基础建设中去。
礼部重新捋顺考试制度去,力求为国搜刮到更多的有用人才。
刑部开始大规模清理陈旧案件……
吏部对各级官吏开始史上最精细的资料完备,具体做什么用暂时不明,但吏部属官觉得这事有内幕!
估计还是黑幕!
兵部就更别提了,一直在调兵遣将,不遗作力地对周边小国家进行孜孜不倦地骚扰挑衅以及偶尔的顺手牵羊神马的……
相爷说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敌人有什么,你就能有什么,不要客气,尽管朝他们要吧,不给你就想办法让他给你就行了。但是——金银珠宝,美人娇娘神马的,考虑清楚后果再往手里扒拉,刑部和吏部不是吃干饭的。
你们懂的……
相爷那脑袋里到底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啊?
大庆朝的官员对这一问题的好奇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爆棚的临界点,他不折腾能死吗?
这货以前不是挺不爱折腾的吗?怎么突然就改变风格开始了折腾?
对此,开华帝是唯一可能直接问出来的,而且他也真的问了。
“安之,你到底是受什么刺激才会变得这么勤勉?”
听到皇帝这么问的时候,孟明远愣了下,因为他真心是没料到皇帝会这么问他啊,一般来说,臣下兢兢业业为国操劳,皇帝应该是最高兴的,并且一般也不会这么抽风地问大臣受刺激神马的问题。
所以,他现在真心是被皇帝给刺激到了。
“臣就是觉得立太子之事如今不宜朝议研究,毕竟皇后娘娘膝下尚空虚。可臣势单力孤,又没办法以一人之力对抗所有朝臣,所以只能让他们先忙得焦头烂额顾不上理这事了。”
“……”你这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是不是也搞得太轰轰烈烈了?
“而且现在让他们做的事本来以后也是要一步一步慢慢做起来的,心动不如行动,索性便提前进入流程也行。”
“……”你这种“有胜于聊”的语气是有多招人恨呐!开华帝已经不知道该对自己的丞相发表什么感想了,简直各种感想齐聚心头啊。
“你直接说你就是不想让姜妃的儿子有机会上位就行了。”对于姜家背后搞的小动作,开华帝其实也是不爽的,但是丞相这家伙搞得动静也有点儿过于大了,他的那一点儿小私心完全淹没在了为国为民的浩然正气中,让他这一国之君想指责他两句都显得自己很没立场。
这就太过分了啊!他身为皇帝,偶尔也是想调侃敲打一下眼巴前这个很容易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家伙的。
孟明远一脸正气地道:“臣岂是因私废公之辈,臣为社稷百年计,就算落得一身骂名亦不退缩。”哥就是这么想的,咋地?哥还要慢慢夯死姜妃一系,让他们再无翻身的机会。哥未来死谁手里,怎么死哥虽然不知道,但哥一定要把可能的敌人先灭了他们。
这就叫与天斗,其乐无穷!
让他们再无缘无故让哥穿过来搞励志人生剧表演,哥一定要报复社会给他们看。
对于丞相这么乱入挡了议储之事,皇后是高兴的,而且皇帝近来到凤雏宫的时候也多了起来,夫妻恩爱雨露丰沛,这就很容易珠胎暗结,中宫皇嗣也就不再是空中楼阁。
帝后的夫妻生活质量如何,孟明远是不关心的,他关心的就是怎么能折腾大庆朝的官员让自己得到更大的快乐。
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其他官员的痛苦之上神马的,这事真心很爽啊!
反正不管他怎么做,那帮家伙也是背后各种绊子各种暗箭各种阴谋……既然精力那么多余,不帮他们消耗消耗就太对不起自己了。对不起谁,也不能对不起自己不是?
开始百官确实没能深刻领会丞相的良苦用心,可是只要他们一提立储之事,丞相立马就会表露出对他们负责之事的强烈关注,几次下来,百官总算大彻大悟了。
不想那么苦逼是吧?
行啊,把立储的事给本相停停。
靠之!
相爷,拜托您下次能明确表示一下不?让他们没头苍蝇一样这通猜测啊。
姜妃和她的儿子看来是真的真的没戏了,没看皇帝也是做壁上观吗?丞相再无法无天,这事皇帝铁了心要做,丞相也拦不住不是?
相爷这是个什么意思?
难道相爷是中宫派的?
也没看出来相爷跟皇后一族走得近过啊?
在开华帝勤勤恳恳地耕耘播种之后,开华二年七月,中宫终于再次传出喜讯。
好了,这下要议储怎么也得等皇后娘娘肚子里的这个生下来再提了。
至少十个月安静有了,这下孟明远不再扬着手里的小皮鞭鞭策大庆朝的官员了。
这段时间因为太过致力于鞭策百官,孟明远基本是宿在衙门的,所以,这件横亘在他心里的大事底定之后,他也就顺势回家去灌溉程氏的自留地了。
夫妻生活总是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的!
减压神马的,阴阳调和神马的,社稷安稳神马的——帝后的夫妻生活就是最典型的实例证明啊,总之,这个是人生不能规避和推卸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呃……其实还是有那么点苦逼的。
这是孟丞相晚上在妻子身上奋力耕耘时的心里感慨,这事儿毕竟还是个体力活啊。
秋收之后,户部的仓癝变得充裕起来。
于是,孟明远便又叫了户部尚书过去谈话。
“卢大人,如今海清河晏的,中书省的修缮银子是不是可以拨一拨了?”
你要说户部尚书最怕什么?
那一定是丞相要拨款了,别的人户部尚书还能想个托词糊弄过去,连当今圣上户部尚书也是敢糊弄的。
可是,对上丞相大人户部尚书就没了一点儿胜算,丞相这货对户部的家底比他这个户部尚书还门儿清啊,这是多么让人绝望的一个事实啊。做为一个以才能名传天下的贤相,却始终带着满身的铜臭,户部尚书表示,他打心底替丞相觉得脸红。
“相爷,年关将近,各处都要用银子的。而且年后中宫若诞下龙子,那必是要举国大庆的……”到时候钱就会哗哗地往外流啊,只要一想到那个情形户部尚书的心就那个疼啊。
孟明远特理所当然地道:“所以我才现在就朝你要拨款啊,要不到时候你肯定不拨这笔款子给我的。”
“……”户部尚书表示他很想问候相爷的祖宗啊,丞相大人就是有这本事,一脸正气地敲你一棍子,他还敢理直气壮毫不心虚地问他“谁惹你了”,这简直就是欠扁的得瑟啊。
“本相好歹也是一国宰辅,自己的地盘中书省办公条件都赶不上下面的六部水平,这未免也太落本相面子了。再说看在本相兢兢业业为国操劳的份上,把中书省的办公条件提高一下下,委实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不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