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江南第一才子(3)(1 / 1)

江南太炎先生却言之凿凿:“榷论明代诗人,如大铖者鲜矣。”现代教育家胡先骕先生更是称他是“有明一代唯一之诗人”。

阮大铖将自己写的诗收集起来,取名《咏怀堂诗集》,曾经与他交往唱和的诗友,不少是当世有声望的名士,如复社巨子张溥,大才子张岱,东林元老钱谦益,书画家杨文骢,马士英……甚至还有忠肝义胆的大英雄史可法

也许在阮大铖光彩照人的卓越才华笼罩下,人们对他的阉党身份也看得淡了。

写诗固然能够附庸风雅,但阮才子最用心的还是戏曲创作。

崇祯八年(1635),农民军逼近南直隶省安庆等地,为躲避战乱,家财万贯的阮大铖移居南京,在城南库司坊一带建造了一座豪华气派的住宅石巢园。

经过阮大铖的设计,石巢园简直就是一座华美的园林,四季风景,奇花异石,无不俱备。他宴请宾朋的时候,春天在“桃花坞”,夏季在“白石筑”,秋天在“枫叶亭”,冬季在“梅屋”,没有人不佩服他设计的精巧及外观的富丽堂皇。

在这座美不胜收的石巢园里,阮才子“每夕与客狎饮,客倦罢去,阮挑灯作传奇,达旦不寐以为常。”短短几年时间,阮大铖竟写出了《燕子笺》,《春灯谜》,《双金榜》,《牟尼合》,《忠孝环》,《桃花笑》,《井中盟》,《狮子赚》,《赐恩环》,《老门生》,《翠鹏图》等十一部剧作。

阮大铖才思敏捷,不仅写得多,而且出手快,《牟尼合》三十六折(场),他只写了十六天,《春灯谜》三十九折,写了一个月,《双金榜》四十六折,二十天就完工了。

当然,阮大铖这些戏剧都没有脱离传统的才子佳人模式,但行文雍容典雅,情节曲折婉转,其故事之曲折,内容之离奇,构思之奇巧,遣词之灵妙,声律之娴熟,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同时代的大才子张岱,是当时的戏曲鉴赏专家,虽然对阮大铖其人颇有微词,但对他的戏曲,却盛赞不已,认为“簇簇能新,不落窠臼”,并且“本本出色,脚脚出色,出出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他一口气连用了五个“出色”,可谓推崇备至,喜爱之极。

清朝人写的《曲栏闲话》上也说:“圆海词笔,灵妙无匹。”《花朝生笔记》评价阮圆海“所作诸曲,直可追步元人……至于《燕子笺》则美不胜收矣。”近代藏书家刘世珩指出:“明末阮圆海所撰《燕子笺》,《春灯谜》二种,曲文隽妙,尚存元人余韵,脍炙艺林,传播最广。”

为了说明阮大铖的戏曲成就,古今的学者不约而同地都拿他跟一个人相比,那个人就是享有“中国的莎士比亚”美誉的大戏剧家,千古名剧《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

阮大铖与汤显祖相比,戏剧成就究竟如何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