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舍利威(1 / 1)

汉魂 花孔孟 1833 字 7天前

舍利威

太平河,着名的“彩云之国”西南部的一条河流。Www.Pinwenba.Com 吧这里山川密布,条件恶劣。在太平河畔有两个部落为干额于金齿。他们世世代代的生活于这个地方,经久不息。

可是今日注定不是一个太平的日子。南边的蒲人来犯,让他们投降。可是他们已经依附于北边的那个更加强大的帝国,怎么可能投降者一时得势的小人。

于是,蒲人很愤怒,他们开始杀人,开始强夺他们的东西,掠夺他们的妻女。他们没有办法自好去向他们背后的大帝国求援。

“王敌人以退,我们该怎么办。”一个蒲人将领对他们的王问道。

“那我就就继续进军。”王咧咧嘴淡淡道。他叫交斯华是他们国王的亲弟弟,蒲甘的五王之一。

“可是北面的蒙古人。”将领有点担心道。

“哼。”交斯华一点也不在乎道:“他们不是在和宋人打仗吗?哪能管得了这些小事,在说就算来了人数也多不了哪里去,我们有近三万大军足够抵御他们的了。”

这个将领想了想也是,便没有说什么。他们所不知道的是,现在他们进犯的小心已经传到了善阐府。

蒙古灭亡大理后,为了加强对大理的统治。便将大理的首府从大理迁到了善阐府,而大理便交给了大理国王皇室后裔信直日为大理总管。

不久,忽必烈即大汗位,便令其五子忽哥刺为云南王,从而加强对大理的统治。

忽哥刺虽然是忽必烈的儿子,但好像一点也没有遗传到忽必烈的优良基因。忽必烈的几个儿子,个个都是性格暴躁之辈。唯独这个忽哥刺非常特殊。他自幼体弱多病,这也造就出他有些懦弱的性格。或许是忽必烈也看自己这个儿子不舒服,所以就早早的把他丢在了大理。

“老师,你说现在该怎么办?”忽哥刺对下面的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客气的问道。

这个男子名曰张立道,汉人。忽哥刺出生后不久,他便担任他的老师。他是看着忽哥刺长大的,可以这样说,这忽哥刺心中。张立道比忽必烈的地位还要高一些。

所以在忽哥刺被封为云南王的时候,他也跟着来到了云南,担任了大理劝农官。忽哥刺性格懦弱,几乎所有的政事都是他在处理。

张立道想了想,开口道:“善阐离大都路途遥远,可以先让平章政事赛典刺带兵前去阻拦蒲人,然后在向皇上请示。”

对于张立道这个汉人,赛典刺早就看不顺眼了。你一个汉人,凭什么在这指手划脚。

“王万万不可呀!现在宋军在邕州那边有很大的动作,我要是走的话,宋军恐对王不利呀!”赛典刺担心道。

“皇上已经派安西王前往潭州平叛,宋军哪还有精力攻打大理呀!”张立道不屑道。仿佛在说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

“你。”赛典刺颇有秀才遇到兵,兵却有理说不清的感觉。你懂兵,就不要瞎指挥。他现在知道宋朝为什么会灭亡了,让这些不知道什么的书生执政,想不灭亡都难。可问题是,他的顶头上司还不听自己的。

“好了,一切全都依老师所言。”正是担心什么它来什么,但他也无法违背忽哥刺的命令,只能硬着头皮答应。现在,他只希望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吧!不然,这里的几个人没有一个能跑的了的。

善阐府东面有一个郡名为石城郡,而石城郡有一部落为落温部。而此时,落温部里面正坐着几个特殊的人。

他们自然是从静江赶来的刘致远等人,而大军就驻扎于大理于广西的接壤处,只等着刘致远一声令下,便可长驱直入。

在刘致远走边呆在一个和尚,他就是刘致远当时在常州认识的相国寺长老莫谦之。在莫谦之左边站在一个红眼睛的奇怪和尚。

奇怪和尚名为舍利威,本事善阐府一座寺庙的主持。因为看不惯蒙古人屠杀大理百姓,遂发誓进入杀魔道。

几年前,聚众起义,聚齐大军数十万。后失败,十万大军被蒙古大军屠杀,心灰意冷。隐居于山林。

后来,刘致远在静江的时候听到关于舍利威的事情,便让莫谦之去找他。大理情况和宋朝不同。在大理,佛教的地位很高。而舍利威又是善阐着名的高僧,所以。他的号召力无人能及。不然,几年前他也不会这短短的时间内聚集数十万大军。而且,蒙古人找了他几年也没有找到。

忽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跑了进来。刘致远认识这个男子。他是落温部落部长的儿子,叫高义,好像还是大理高式的后代。

说道大理高式那就不得不说一下了,大理的皇帝虽然是段式,但到大理开国没有多久。高式举行叛乱,并成功夺得政权。并当上了国王。但后来,大理民间反对的声音很大,特别是佛教人士的反对。

从而使高式不得不退位于段式,自己担任丞相。但国家大权依旧在高式手里,这总情况一直维持在蒙古占领大理。

蒙古占领大理后,便开始扶持没有实权的段式,打压掌握着实权的高式。以至于现在高式的子孙都惨死殆尽。而段式也因为这个原因,对蒙古是忠心耿耿。

“好消息呀!蒲人进攻金齿等地,忽哥刺以命赛典威带兵去驱逐蒲人。”高义兴奋的说道。

“嗯?蒲人”刘致远邹了邹眉。他虽然是穿越过来的,但也不知道所有的是呀!云南南部有一个叫蒲甘的国家他还是知道的,好像后来被忽必烈派兵给灭了。至于其他的,刘致远就不知道了。不然他也不会带十万这么多的大军而来了,要知道柳成那边的兵力也不太充裕。

众人听得这个消息都非常兴奋,刘致远也不耽搁赶忙派人回去,准备进军大理。而舍利威也不太耽搁,开始联系其他部落的人马。

大理的百姓是有乌蛮和白蛮两个民族组成。高式虽然是白蛮贵族,但他的封地都在乌蛮境内,这使得高式基本上是代表乌蛮的利益。蒙古攻占大理后,开始打压以高式为首的乌蛮,从而以段式为首的白蛮势力开始占据上风。这也是舍利威起义能有这么多人响应的群众基础。

不久后,王洪带着十万宋军浩浩荡荡的来到石城郡,很快便将蒙古人在石城设立的郡首府占领,并杀死了蒙古守将。

石城、秀山和威楚等地的乌蛮等部在舍利威的号召下纷纷起兵,不到七天便聚集近五万大军。

乌族的百姓和大宋的百姓不同,因为生活环境恶劣的原因,使得乌族民风彪悍。所有的乌族男子,放下武器是弱弱的百姓,拿起武器就是凶悍的勇士。

乌族虽然人数不多,但贵在全民皆兵。他们不像宋人那样,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根本无法上战场。

现在,不断有各部的百姓在舍利威的号召下聚集。他们和刘致远都有同一个目标,攻占善阐府。

宋军和各地乌蛮的反应一下子吓坏了忽哥刺,他现在所能依仗的也只有张立道。可是要是让张立道写写文章,教教百姓重重田还行,但让他打仗。

忽哥刺现在想起了赛典刺,但现在他已经走了一个月了,还能不能找到他还两说,就是找到了也不一定行。远水解不了近渴呀!

因为没有了赛典刺的统领,又有着张立道这个近乎蒙奸的瞎指挥,蒙古军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

曾经勇猛无比的蒙古骑兵成为了一支又一支庸兵。刘致远他们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便抵达了善阐府城下。

各路大军齐聚善阐,近十五万大军将善阐围了个水泄不通。而善阐城内的蒙古大军只剩下不到两万。两万对十五万,蒙古军没有一点胜算。

忽哥刺现在就和热锅上的蚂蚁没有一点区别,他唯一的一个依仗张立道业素手无策。

“元帅,要不要现在就攻城。”高义建议道。

刘致远摇摇头,他这次带来了足够的攻城机械,而且蒙古人根本不善守城。但只要攻城就会有伤亡,刘致远还是希望可以兵不血刃。

张立道现在很苦恼,恨当初自己没有听赛典刺的劝告,又懊恼自己没有在一开始就带领忽哥刺逃跑。以至于后来想逃也来不及了。

忽然,一个人影出现在他的后面。

“你是谁?”张立道一惊。

“张大人是汉人吗?”张立道看清来人,是一个乌人,但说的是汉语。

“是。”张立道机械的点点头。他现在在想他是什么人。

“宋朝刘元帅让我告诉你。”乌人开口道:“你我同是汉人,又何必为那蒙古人卖命。蒙古人狼子野心,想染指中原,痴心妄想。你何不弃暗投明,打开城门,迎我正义之师。”

“我时间不多,我只给你三个时辰考虑。过时不候。”那乌人传完话,便飞快离开了。谁知道张立道怎么想的,万一他对蒙古人忠心耿耿。还是自己的安全重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