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大好
忽然,城外有一大片黑影正向他这边而来。Www.Pinwenba.Com 吧黄万石的神经一下子崩了起来。
难道宋军这么快就打来了,黄万石的心思就有些害怕。他现在总兵力也不过两万,都是和他一起投降而来的。以前他们是保家卫国,或许还有些战斗力。但现在当兵也只是为了能有一个活命的机会,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黑影越来越近,黄万石也慢慢的看到这一支军队的情况。人数大约三千多人,神情狼狈,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人。
“快点开门,我是李恒李元帅帐下的万户武秀。”武秀站在城下下面大声喊道。
黄万石一听,心里大惊,这个武秀他是见过的。虽然,他也是汉人,但地位确不是他这种半吊子的人可以比拟的。
“快开城门。”黄万石连忙下令道,虽然这个武秀看样子打了败仗,但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战败还影响不了他的地位。
就这样,武秀不会吹灰之力,便进入了虔化城。
武秀一进来,黄万石连忙迎了上来,一脸关心的问道:“武将军你没事吧!”
武秀看着黄万石,叹了一口气道:“没事,只是这打了败仗怎么和元帅交代。”
虽然,黄万石巴不得武秀多打点胜仗,不然他哪有什么出头的机会。虽然心里这样想,但脸上却装作痛苦的样子,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立过这么多的战功,元帅是不会介意的。”
“只能这样了。”武秀装作叹了一口气道。
“不知能不能跟我讲讲你们的情况。”黄万石弱弱的问道,虽然他知道这样有可能会使武秀不高兴,但宋军既然攻破兴国,那下一步必是他。
“你正想知道?”武秀往黄万石靠了靠。
黄万石没有注意武秀的动作,开口道:“兵法上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想宋军下一步必是虔化,多了解了解宋军的情况我也好多做点准备。”
武秀淡淡一笑道:“这支宋军很强,他们趁我不注意,挖了地道混了进来,然后偷偷把大门给打开了。宋军有一支很厉害的火器,我们很快就把他们给包围了。”
“那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黄万石连忙问道,如果宋军正是这样厉害的话,他还是要另谋出路。
“我没有逃。”武秀嘴角微微撅起一个幅度。
“嗯?”黄万石一愣,然后一个一刀就架在他的脖子上。
“因为,我投降了。”武秀一脸的冷笑。
将士们见到他们的主将被劫持,顿时如热锅上的蚂蚁。
武秀一声令下,他带来的三千士兵,便纷纷冲了上来,将他围在中间护着他们。
“黄制置使还是让你的手下投降吧!”武秀将手里的刀紧了紧道。
“你当我傻吗?”他知道落到宋军手里,即使投降了,他也没有什么好的下场。既然,投降和不投降下场都一样,还不如在黄泉路上找几个伴。
“你认为他们会为你拼命。”武秀一脸冷笑。
“你。”这句话说道黄万石心坎里了,他知道他手下的人绝不可能为了他拼命的。
“降者不杀。”武秀大声喊道。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三千宋军一起大声喊道。
听到宋军的喊声,黄万石的士兵果然开始慢慢安静下来。
“我们怎么能相信你们?”人群中一个士兵问道。
“哈哈哈。”武秀大笑道:“你们看看我,刘元帅连我都能饶恕,何况你们。”
是呀,他们是宋人,而武秀是北边的人。既然连武秀宋军都能够饶恕,何况他们。这样一想,很多人的心理就开始慢慢动摇了。
武秀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动摇,再次开口道:“我来之前已经得到刘元帅的命令,以前的事全都不在追究。只要投降的人,不仅不会受罚,而且愿意离开的,可以离开。而愿意的留下的也可以继续为朝廷效力。”
“大家不要相信,他这都是骗。”黄万石还没有说完,就被武秀给阻止了。
“黄制置使你这样是找死。”武秀大怒道。
“哈哈哈。”黄万石一脸冷笑道:“你认为我还有机会活命呀!”
1武秀的话被黄万石给打断,对面的士兵又开始议论起来。
武秀再次开口道:“或许你们不知道刘元帅是谁,我告诉你们。刘元帅在常州时打败蒙古丞相伯颜,被朝廷新任命为西南制置使,军令如山,他的话就是军令。”
“我们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的?”这时人群中有一人问道。
“他说的就是真的。”一个声音从城门处传来,刘致远骑着马走到那些士兵面前大声道:“我说降者不杀,就不杀。”
李恒最近心情很不好,自从他攻破隆兴府后。在江西各地哪次不是战无不胜。可是唯独这个小小的雾都他却久攻不下。
攻不下来也就算了,上一次宋军派来援军他们来的里应外合,狠狠的给了他一个教训。他发现这支宋军真的很不一样。别的宋军见到他的骑兵都有天生的畏惧感,可这支宋军到好,他看到他的骑兵全都满脸战意,没有一脸畏惧。
其实,有的时候敌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心魔。别的宋军是被蒙古的骑兵给打怕了。所以,他们见到蒙古骑兵有种天生的畏惧感。
但刘致远手下的士兵不同,他们自从跟着刘致远就看到蒙古骑兵在他们手下败了一次又一次。在使他们产生一种蒙古骑兵也不过如此的感觉。所以,他们不会害怕李恒的骑兵。当人们不怕一件事时,这件事就成功一半了。
“李元帅,不好了,宋军已经攻破兴国和虔化,现在虔化那边的宋军正往这边敢呢?”吕师义焦急道。他是最早一匹投降蒙古人汉人,自从忽必烈上台后,想他这样的“儒生”还是很受重用的。
“什么?”李恒一脸的不敢相信。就算败了也不能败了这么快呀!
“是武秀武万户叛变了,黄将军一时不察被武秀劫持。”
“武秀!”李恒大怒道。打了这么多年仗,他还是第一次被人“包了饺子”,这对他而言该是多么大的耻辱呀!
“李元帅,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吕师义有点焦急的问道。即使他不懂军事也知道他们现在四面受敌,是兵家大忌。
“撤。”李恒毫不犹豫说道,现在他只有这条路可走。不撤人家光耗都能将你耗死。
吕师义点点头,道:“那从哪里撤呢?”
“从东面。“李恒想了想道:“只有那里没有刘致远的兵力。”
“好。”
等刘致远赶到雾都的时候,李恒已经走得干干净净。他还真没想到这个李恒居然会这样拿得起,放得下。看来历史上蒙古军能够打败宋朝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亮被刘致远留在了兴国,至于虔化刘致远并没有派兵留守,哪里离蒙古军的势力太近了。黄万里被刘致远当在全军将士的面给绞死了。算是给他手下的人提了一个醒。黄万石手下那两万人,全都被他打散安排到各营。至于武秀手下的那一万人,刘致远还是没敢用。只是把他们当作后勤的人员。毕竟他们心里面找已经不知宋了,而且各营的人对他们也充满仇恨,甚至比痛恨蒙古人还有厉害一点。
刘致远打败李恒的消息很快便传遍整个江南西路。在这种潮流下,江西南部那些本来已经投降的宋军纷纷反叛。
所以,陈子敬和杨虎很快便收复赣州南部三县和南安军。而杨虎在收复南安军后,立即便带兵赶往吉州。龙泉知县孙桌和永新知县彭震龙听到是刘致远的军队立即起兵响应。他们两人都是文天祥的妹夫。
在孙桌和彭震龙两人的帮助下,很快便收复吉州南部四县。而在吉州北部的安抚使邹凤也乘机占领吉州北部三县。现在除了吉州首府庐陵,其余各县全都在宋军的掌握下了。至此,整个江南西路南部基本全被宋军收复,一时抗蒙形势大好。
千里之外临安府。
因为刘致远的逃跑和谢太皇太后的投降,伯颜没有会一兵一卒便占领了临安。在或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占领一朝首都说付出代价最小的一次。
临安皇宫的一处宅院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静静的坐着那儿。而对面坐着一个病态隆重的一个好太婆。
“文相公,是哀家对不起你?”谢太皇太后开口道。
文天祥没有抬头,淡淡道:“你们是君,我是臣。臣不言君之过。”文天祥为了朝廷甘愿沦为阶下囚,可他却没有想到拼了性命保卫的朝廷,居然就这样一声不吭的降了。
“我知道是我们赵家不好,但是。”
“好了。”文天祥大声打断太皇太后的话道:“你不要想着劝我了,我是不会降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如果我就这样投了降,也妄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
太皇太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如果自己早一点重用他的话。或许就不会沦落到如此地步。但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自从他率文武百官投降一来,伯颜让她写了无数的劝降信。前几日,听说蒙古人进攻广西南路的静江府遇到的很大的麻烦。伯颜便让她带小皇帝给静江的守将马暨写了一封劝降信,也不知结果怎么样了。虽然她现在投降了,但思想上还是希望宋军胜的。
但现在她和小皇帝的小命全都落在了蒙古人手里,她也没用办法,不然也不会才劝文天祥投降。
“先生大义呀!”太皇太后深深的鞠了一躬,缓缓的走了出去。
文天祥不肯投降的消息再次传到了众蒙古武将的耳中。
“丞相,那文天祥不知好歹,还劝什么,不如直接杀了了事。怀都气呼呼的说道。自从他上次打了败仗后,他看文天祥那叫一个厌烦。
“是呀!丞相,汉人们都是不可信的,还不如杀掉。”下面的人也跟着随声附和。
“好了,文天祥这个人在汉人心中的地位很高。他是宋人主战派的代表,如果连他投降的话,必会大大打击汉人们反抗的信心。”对于文天祥伯颜是起了爱才之心。
“可是他不投降,我们也不能总是这样吧!”
伯颜想了想道:“让他跟着宋朝小皇帝一起押回大都,至于文天祥是杀是留,让大汗决定吧!”
“对了怀都,那个刘致远有消息了吗?”伯颜问道。
一想到这个人,怀都就恨的牙痒痒。虽然,伯颜对他不听军令,擅自孤军深入不予追究,但对于他来说,那是一个耻辱。
“李恒那边刚回了消息,说刘致远已经收复赣州的大部分县城,他已经派兵去攻打他了。”怀都回道。
“阿里海牙现在在哪?”伯颜问道。
“左丞相现在正在围攻静江府,上次我们不是让那个太皇太后写过一封劝降信吧!但好像静将府的守将不吃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