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乱(2)
刘致远从赵青轩那儿出来时,天以至黄昏。Www.Pinwenba.Com 吧真是造化弄人呀!刘致远看着手里的玉笛,久久不语。
第二日,刘致远陪着文天祥去送陆秀夫,也没有见到赵青轩。蒙古军越来越近,但太皇太后仿佛并不着急,每日照常的上朝。但对于文天祥背水一战的建议,却久久不回应。
太皇太后和小皇帝能呆的住,可底下的大臣却没有那么大的毅力。只从两王走后,每日都有大臣悄悄外逃,原本满朝的大臣只剩下不到一半。
留梦炎最近很苦恼,眼看着朝堂上的大臣越来越少,他的心就像涨了草一样。可是,他毕竟是大宋的丞相,如果就这样跑了,他的名声怕死彻底费了。可是,他也不想傻乎乎的呆在临安城,谁知道蒙古人会不会发疯,大杀群臣。
“爹,我们到底走不走了。”留知一脸着急道。他眼看着以前和他玩的很好的朋友一个个全都离开的临安,而他却只有干瞪眼。
“好了,容为父再想想。”留梦炎皱眉道。
“老爷,老爷,陈相公今早从南门走了,朝廷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很多大臣现在全来到大厅,要让你去主持大局。”
“爹,你可千万不能去呀!”留知一脸着急道。
留梦炎当然不会傻到现在出去,他算是看明白了,那些来他府上的大臣,全是想守节的大臣。他们来主要是怕他也逃了。可现在出去,那是摆明了和蒙古人对着干。
“知而,快收拾收拾东西,我们现在就走。”
“好。”留知闻言大喜。
“安之,就此别过吧!还有,带我向你老师道歉,是张某对不起他。”张世杰看着刘致远道。
“嗯,我会的。”刘致远并没有告诉他文天祥并没有怪他。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自己该怎么办。其实此时和张世杰一样,带兵南下是最好的选择。可是自己能背弃文天祥而去吗?
“刘安抚使,多多保重。”刘师勇上前道。
“保重。”张世杰带兵南下并没有请示谢太皇太后和小皇帝,当然,现在也没有几个人将他俩放在眼里。蒙古军日日进逼,眼看就要步当年靖康之耻的后尘,谁还会把他们当成皇帝。
第二日,刘致远来到太和殿时,还以为走错了地方。前几日,人山人海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大殿上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几个人。陈宜中和刘梦炎的离去,大大刺激了众朝臣,很多人都学着他俩南下了。毕竟,不管在任何时候,有气节的人都是很稀少的。
太皇太后神色落寞的坐着大殿上,一旁的小皇帝昏昏欲睡她也不管了。
“众卿有事就快说吧!”太皇太后没气道。
“禀太皇太后,右丞相陈宜中和左丞相留梦炎昨日皆南逃了。但国不可一日无相,臣请另立丞相。”一个老臣走了出来道。
“嗯。”太皇太后点点头:“那你看谁毕竟合适。”
“浙东制置使文天祥德才兼备,可担此任。”那个老臣再次说道。
“那就这样吧!”太皇太后淡淡道。
“还有,兵部侍郎姚勇也走了,臣认为,浙东安抚使刘致远可担此任。”老臣继续道。
太皇太后看了看文天祥,又看了看刘致远,叹了口气道:“命浙东制置使文天祥为枢密院事兼右丞相,浙东安抚使刘致远为兵部侍郎兼枢密院事。”
枢密院是宋最高的行政机构,想当于国务院,刘致远真没想到,自己来宋朝后,还能混到了副部级的官。
“好了,都退下吧!”太皇太后摆摆手,国之将灭,他这个太皇太后也要到头了。
“爹,别人都往南走,你到好,偏偏往北走。”留知看着快要磨出泡的脚抱怨道。
“你懂什么,你以为南边就安全了,蒙古人迟早会追上的。”留梦炎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在说前面就要靠近海边了,我也准备好了船,到时,我们随便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到也能过得安稳。”留梦炎摸了摸包袱,心里面安全许多。里面全都是他这些年收集的各种珠宝,主够他下半辈子过的舒舒服服了。
“杀!”忽然,杀声震天。
“啊,是蒙古人。”留知和留梦炎两人顿时面如死白。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是宋朝的丞相。”留梦炎一边举手投降,一边大声叫道。他可怕那些蒙古兵一不小心把他给杀了。
蒙古兵中也有一些汉人,他们听到留梦炎的话,到也没有为难他。刘梦炎被带到一座大营,里面有好几个大汉。
“吕将军,吕将军是我呀!”刘梦炎一脸便认出了吕文焕,连忙套交情。
吕文焕撇了撇留梦炎,走到伯颜身边道:“却是宋军丞相留梦炎无疑。”
伯颜一脸笑意的看着留梦炎,虽然他心里很看不起向留梦炎这样的人。但他现在正要了解临安城宋军的虚实,所以,留梦炎来的可正是时候。
留梦炎是什么人,怎么说也是在官场上混了大半辈子的人。他哪能不知道伯颜的意思。虽然,他知道这样做肯定会被后人给骂个半死。但相对于他的命说,那些东西什么也不是。
“丞相,要是想知道什么事,留某必定会言无不尽。”留梦炎一脸谄媚道。
伯颜看到留梦炎这么上道,一脸欣慰道:“留丞相这么明事理,我一定会禀报皇上,好好犒赏。”忽必烈为了显示正统,在汉人面前也称皇帝。而蒙古人大都称忽必烈为大汉。
“多谢丞相。”留梦炎一脸兴奋,能在当官,虽然是蛮夷的,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知,宋军现在在临安有多少兵力吗?”伯颜进入正题道。
既然决定反叛,留梦炎当然会言无不尽:“宋人大都畏惧丞相威严,现在除了那文天祥还有那个叫刘致远的,其他的人全都难逃而去了。”
伯颜听到刘致远的名字,两眼微眯。对于这个给他带来很大麻烦的宋将,他可是印象深刻呀!
当天下午,伯颜便率领二十万大军来到临安城下。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蒙古军,刘致远一脸苦笑。他现在对自己留下来的决定的正确性深表怀疑。
现在,整个临安城除了文天祥和他带来的六万多兵马,就只剩下那不到两万的禁军。就凭着这点兵力,如何能抵挡的住凶猛的蒙古军。
“安之,不好了,蒙古人送来了劝降表,太皇太后居然答应了。”这时陆逸跑了过来道。
“什么?”刘致远一脸的震惊,这还没打呢?就投降。
“不是,不是你想的那样。”
原来是,那个太皇太后不想和蒙古人打仗,她怕蒙古人生气。要知道她要是不抵抗的话,蒙古人怎么也会给她和小皇帝一个善终。可是如果她们抵抗的太过激烈,蒙古人一生气,她们搞不好连命也保不住。
于是,她便想和蒙古人谈判,可以不要国号,不称帝,只求可以在临安苟延残喘。刘致远现在真是那个太皇太后怎么想的。
当年宋太宗时,宋与辽也只不过送岁币,到了南宋高宗时,却要向金称臣。今日,更绝,什么都不要了。可是就是这样蒙古人也不见得愿意。可这些刘致远都可以不在乎,可问题是伯颜让文天祥亲自出城谈判。而且那个太皇太后居然答应了。
虽然,病急乱投医,可是你也不能这么愚蠢吧!现在,让文天祥出城,那不是肉包子打狗,想回都回不来。可是,文天祥也居然也答应了。
“安之,你来了,快劝劝文大人。”王洪看见刘致远,连忙开口道。
“老师,你可千万不能去呀!”刘致远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他知道历史上文天祥是绝对不会有事的,可问题是因为他的到来,历史已经被改的乱七八糟。他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安之,你不要劝了,我意已决。”文天祥一脸坚定道。
“老师,可是你去了又有什么用呢?你不可能成功的,蒙古人会了这么大的力气,怎么可能就这样放弃。”刘致远不死心道。
“但不去,一定不会成功。”文天祥毫不动摇道:“这事我不去总有人要去吧!”
刘致远沉默了,他能体会到文天祥的心情。他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大宋就这样完了。他只有进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他的国家,大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中国文人的气节。可泣而悲壮。
“安之,那些跟我从平江而来的将士都交给你了。”文天祥注视着刘致远说道:“如果,我没有回来,你就带着他们南下吧!”
刘致远沉默了,他发现这一切的受益者居然是自己。文天祥走了,临安城里面就属他最大了,没有了文天祥的制约,他能做他想做的事。
可是,这一切全是已牺牲文天祥为代价。刘致远很恨自己,因为,文天祥的话,死死的堵住了他的嘴。
“刘致远你就是这个世上最大的伪君子。”刘致远在心里大声的呐喊。这一刻,他无比痛恨自己。但他却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要将蒙古人彻底赶出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