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会师虞桥(1 / 1)

汉魂 花孔孟 1813 字 7天前

会师虞桥

初战告捷,士兵们士气大盛。Www.Pinwenba.Com 吧而且,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经过此战的洗礼,士兵的心理素质也都大大提高。

虞桥位于常州东南方向,是一个普通的小镇,但今日,因为他们的到来。这里注定将不在普通。

“派的人和张全联系上了吗?”不久前,文天祥送来消息,朝廷对他派兵支援常州的做法非常赞同,但去的部队必须归张全节制。

看到这个消息时,刘致远心里非常不爽。他有些做法跟这个朝代的人有很大的不同,但对对付蒙古兵却很有效,所以,他非常不想有人制约他。

以前,朝廷没有下达准确的命令。他道可以和那张全虚与委蛇,但人算不如天算。他能想到的,那张全一样能想到。所以,张全便亲自写了一封信送到临安给陈宜中,这才有这么一出。

“没想到还真的打了一场大胜仗呀!”张全看着手中的捷报皱眉道。

他本来对朝廷把他派了支援常州,心里那是一百个不愿意。那里可是有好几万蒙古铁骑,就他手下的这两千兵,那还不够蒙古人塞牙缝的。

后来,听到文天祥派了八千赣军来配合他支援常州,他还是很高兴的。可看到手里的捷报他就开始犯嘀咕了。他一生仗到打过不少,但大都是赢少败多。要不是他的妹妹是陈宜中一个儿子的小妾,他根本就就根本混不到指挥使这个位置。当然,现在已升为统制。毕竟,支援常州是一见非常危险的事情,朝廷没有理由不给他一个甜头。

现在,看到刘致远打了胜仗,使他看到了危机。就好比两个人打架,一个人天天赢,另一个人天天输。而,现在要那个输的人去做领导。那个赢的人能服气吗?

“将军,前方的人传来消息,平江那边来的援军已经到达虞桥,不知我们是否加快速度与之会合。”这时,一个士兵来报道。

张全想了想,开口道:“全军加快速度前进。”

“我呀!也必须找个机会打一个胜仗,不然,这谁听谁的命令还真是不好说来。”张全喃喃自语道。

尽管他对张全很不感冒,而且对于朝廷的懦弱无能也非常气愤。但不管怎么样,他还甩不开朝廷,自己单干。

他现在之所以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因为他有文天祥在上面庇护。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文天祥对他来说就是高个子。

但是叫文天祥背叛朝廷,刘致远想都不敢想。不然,他也不会成为宋末三杰了。

到了虞桥后不久,张全就带着他的两千淮军来到了虞桥。刘致远也不想落下下乘,就道城外迎接。

看着,张全的两前兵马。刘致远算是知道什么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两千兵不仅队形散漫,最主要的是他们的精神,毫无士气。一个个垂头丧脸,跟一群斗败的公鸡没两样。

张全看起来四十多岁了,身体很胖,但眼睛很小,如果不仔细看,你还以为他没有眼睛呢?

“末将见过将军。”虽然,刘致远心里面一万个不愿意,但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

“刘将军客气了。”张全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道:“听闻将军刚打了一个大胜仗,狠狠的灭了敌军的气焰,这是我一定会禀报丞相,给安之你讨一个大大的封赏。”张全将丞相两个字说的很重,意思很明显,我的后台很大,你听我的话,我必将重重有赏。

刘致远听到张全叫自己的表字,心里一阵恶寒。但表面上却笑着说道:“那就多谢将军的栽培了。”

“客气,客气。”张全见刘致远如此上道,吾心甚慰呀!

刘致远前世虽然没有在社会上历练过,但也知道人特别是男人拉近关系的最好办法,就是在酒桌上。

几杯酒下肚,张全就开始和刘致远称兄道弟。天下的男人一般黑,即使宋朝的男人也不例外。不管以前熟不熟,但只有几杯酒下肚,都能好的穿一条裤子。当然,心里面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张全见刘致远面色桃红,知道差不多了,便开口道:“刘兄呀,你看我们去常州最起码还有两天两夜的路程,蒙古人可不会让我们完好无损的到达常州,与其到时候手忙脚乱的被动防御,不如我们在这里设下圈套,来的梦中捉鳖。”

刘致远甩甩脑袋,迷迷糊糊道:“有理,有理,张兄说的对呀!”

“那好,我们就这么说定了,等明天我们在一起讨论具体的作战方案。”张全见到目的达成,面露喜色道。

“好好。”说完,刘致远一头趴在了桌上。

张全见到刘致远倒了下去,阴笑道:“年轻人还是太嫩了呀!”至于刘致远醒来后会不会后悔,张全一点也不担心。他有的是办法。

“把他送回去吧!”张全对一旁的侍从道。

“姜还是老的辣呀,刘致远那小子怎么能是您的对手。”张全的侍从刚将刘致远抬出去,张全的副手,李明就走了进来,谄媚的表情溢于言表。

“那当然。”张全一脸的得意。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一场稳赚不赔的买卖。刘致远的兵马多,肯定是担当主力。赢了,他是刘致远的上司,功劳是他的。败了,他的人少目标小。只要他选一个位置好的地方,绝对可以全身而退。

侍者一将刘致远抬出大营,刘致远就猛然睁开了眼睛。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怎么可能喝醉。

他之所以答应张全,那是因为,有一点他说对了。那就是他后面与蒙古军必有一战。他又不向蒙古人大都是骑兵,即使败了,还可以逃走。

而他的,已蒙古骑兵的超机动能力,只有他一败,等待他的只有被宰割的命运。

而蒙古人就喜欢干的就是围点打援。因为,他有骑兵。在没有城墙的掩护下,宋朝的步兵与蒙古骑兵根本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对手。而在蒙古人围困襄阳时,就有不知多少的宋军在支援襄阳的途中丧命与蒙古的铁骑之下。

而且这一招,蒙古人屡试不爽。因为,你要么不管那些没困的城池,那么你是坐着的死,要么是派兵支援,那就是被蒙古人打死。

但打死总比等死要强的多呀!所以,就这样,宋军明知道这是送死,而依旧是前仆后继,络绎不绝。

宋朝的将领们也不是不知道这就等于慢性自杀,但他们却没有一人能想出与之对应的办法,但刘致远根本不是那没有一人之中的一员。

在刘致远眼里,那战无不胜的军事理论不是孙子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不是那句不则屈人之兵。而是那句并不太有名的:“以吾之长,攻汝之短。”

为了这一战,刘致远从一到赣州的时候,刘致远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没有点准备,文天祥和柳成夜不会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对于,这一战我真的很期待。”刘致远暗暗道。

“丞相,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任何关于宋军的发现。”一位士兵对伯颜禀报道。

听到,这里伯颜开始陷入沉思,按照他的了解,以宋军的速度,他们早应该与他们相遇。而现在没有一点宋军的痕迹。答案溢于言表。

宋军必在某个地方等着他们。可是,没有道理呀!他们是来支援常州的,不可能在找个小的城池躲起来。

他这一次共带来了近八千蒙古铁骑,正面相遇,以宋军的那点兵力绝对没有与他相抗衡实力。可是,与上一仗的表现来看,那个叫刘致远的宋军将领根本不可能不知道。

那只说明一点,他根本不知道敌军的虚实。因为,他亲自领兵也是他临时起意,宋军根本不可能知道。自以为想通了这一点,伯颜心里踏实许多。

其实,刘致远虽然不知道,蒙古军的虚实,但也能猜的差不多。杀鸡焉用牛刀,他总共也就那么些人,蒙古人根本不会派出超过一万的骑兵。在说,你当骑兵不要钱呐?蒙古族的人口本来就那么多。很多蒙古骑兵根本不是蒙古人。其中很多都是,蒙古人征服的一些其他少数民族。比如突厥和党项人。

只是,刘致远没有想到的是蒙元右丞相伯颜会亲自带兵前来。如果被刘致远知道了,一定会唏嘘不已。不知是夸自己运气好呢?还是运气差。只因他太牛逼了,整个南宋有一半就是他打下来的。

至于,会不会被蒙古军看出他的意图,刘致远一点也不担心。除非,那个叫伯颜的也是从现代穿越来的。

当然,这做这些事之前,刘致远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让张全全力的配合他。其实刘致远真不想让张全那两千淮军上战场的,毕竟是活生生的两千条人命呀!但概因他手中兵力不足,他也只好把这两千人拉出去当炮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