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夫
“张承宣使。Www.Pinwenba.Com 吧”刘致远一愣,似乎有点耳熟。
“是张世杰。”刘致远惊叫道。
“嗯?”刘致远抬起头,伊玉和那个路人眼睁得老大,一脸震惊的看着他。”口误,口误。”刘致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也难怪刘致远激动。“宋末三杰”里要所名气最大的要所文天祥了,但“宋末三杰”里最让他钦佩的不是他那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老师,也不是那位抱着小皇帝投海,被引出十万人效仿的陆秀夫。而是这位刚吃了败仗的张承宣使了。
“宋末三杰”里,陆秀夫是跳海自杀,算是最忠心的一位了。而文天祥是最有气节的,被俘多年,宋也早已灭亡但却誓死不详。而三人中,唯一一位死于意外的就是张世杰了。
张世杰是北方的汉人,因犯罪逃到南宋,所以最不忠于朝廷的就是他了。蒙元围困临安,第一个出逃的大将就是他。
可最有民族责任感的就是他了。蒙古占领临安后,曾多次招降他,都被他拒绝。崖山战败后,陆秀夫抱着幼帝跳海自杀,虽很有气概,但却是最愚蠢的行为。
而张世杰却是最清醒的一个,他带着杨太后突出重围,欲东山再起,可因为陆秀夫抱着幼帝自杀,可杨太后见幼帝已死遂也跳海自杀。如果不是陆秀夫抱着幼帝跳海,宋军完全可以退到琼州继续抗元。可即使张世杰也没放弃,要不是遇到海浪,张世杰不幸遇难,忽必烈或许还有一段才能占领全国。
蒙古灭宋期间,张世杰完全可以投降,他本不是宋人,对宋朝并没有什么归属感,不然也不会弃临安城而去。可知道他死时,他都没有放弃抗蒙。因为,他虽然不是宋人,但却是一个汉人。
他可以对宋朝没有归属感,但却不能汉人没有认同感。
“好了,我们该回去了。”刘致远摆摆手道。蒙古兵越来越近,要不了多久,朝廷就会发现谈判是不可能的了,那么,离启用文天祥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驿站里。文天祥垂头丧气的从外面回来。他今天去拜访了左右两位丞相,可是连面都没有见到,显然人家不想见他。
“文知州,你可回来了,陆侍郎已经在里面等候你多时了。”文天祥一回来,驿站的驿官就连忙迎了上来,着急道。侍郎可是正经的二品官衔,他可得罪不起。
“陆君实,他怎么来了。”文天祥心里奇怪道。陆秀夫字君实,礼部侍郎。文天祥没被贬之前,到也与他有过一面之缘,本来想过几天去拜访一下他,没想到他居然自己来了。
“宋端呀!你可终于回来了,让老夫好等呀!”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年轻男子从驿站里走了出来。
那中年男子大约四十岁,身高七尺有于,面目庄严。而他身后的年轻男子大约十七八岁,一身白衣,于八尺,面目白柔。是一个十足的美男子。
文天祥看着不远处的中年男子,隐约有些熟悉,上前微微拜道:“下官见过陆大人。”这个“大人”的意思与赵峨眉所称的大人就有些不同,宋朝一般称宰相为相公,而二品以上的官员称“大人”。而文天祥只是四品知州,赵峨眉称文天祥为大人,只是对他的敬称。
陆秀夫连忙扶起文天祥,假装怒道:“宋端这可就太见外了,在这样我可要生气了。”
文天祥这样做也就是个作作样子,这是态度问题。礼不能废。这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直到现在不还是一样吗?
“这位是?”文天祥看着陆秀夫身后的年轻男子疑惑道。
“哦,看我,连这个都忘了。”陆秀夫拍拍头道:“这是犬子,陆逸。”
“真是一表人才呀!”文天祥由衷的赞赏道。
“哪里,哪里。”陆秀夫脸上谦虚,但眉宇间的笑意谁都能看的出来。
“还不快来拜见。”陆秀夫指着陆逸大声斥道。
“学生拜见文大人。”陆逸双手抱拳,一直弯腰到文天祥的腰间。
文天祥连忙上前扶起陆逸:“使不得,使不得。”文天祥没想到陆逸行这么大礼。文天祥扶起陆逸,悠然道:“我哪能称的上“大人”。
陆逸正气道:“元年三月,贾似道败于芜湖,天下微,太皇太后号召天下义士北上勤王,而响应者唯有大人尔。”那时,刘致远还刚来,当时,整个临安都以危机,是张世杰领兵收复的镇江等地,才使临安的危机暂时解去。当然,现在张世杰也败了。
陆逸又开口道:“大人,不远万里而来,不惧险阻,我们所有太学学生全都心生钦佩。”陆秀夫这时开口道:“宋端呀!我这个儿子对你可不是一般的钦佩,在说你的大义天下人接知,到也受得他这么一拜。”
“君实呀!难道你也这么认为。”文天祥苦笑,一脸不忿道:“我三万义士从赣州而来,不远万里,可如今只能看着国土被侵蚀,却无能为力。”
“哎,可如今朝政都是太皇太后和那两位丞相说了算,他们正派人与蒙古议和,我们也无能无力呀!”陆秀夫感叹道。
“哼,那还不是那些奸臣所为,以前是贾似道,现在是那留梦炎和陈宜中,他们本来就是贾似道的走狗。”
“逸儿!”陆秀夫大声打断陆逸,在说下去,可就!要知道留梦炎和陈宜中都是太皇太后亲手提拔上来的。
“小儿不懂事,让宋端见怪了。”陆秀夫赔礼道。这是可大可小,要是传出去,事就闹大了。
“无事,无事。”文天祥当然也知道陆秀夫什么意思。其实,他们也知道陆逸说得对,只是几十年忠君思想的教育,使他们不敢往那边想而已。
“陆逸也知道自己说错了。”到底还是年轻了一些。
这时,刘致远和陆逸也赶回来了。“安之,你说我们还要在这里住多久。”伊玉看着眼前的驿站问道。
“不要急,用不了多久了。”刘致远淡淡道。其实,他到对这样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意见,毕竟,这样安全很多。只是他对文天祥感到不值而已。
“嗯。”刘致远和伊玉一进去,就发现陆秀夫和陆逸。这下刘致远还真感谢伊玉没有随便给他找见衣服了。不然!
“学生见过老师(文知州)。”刘致远和伊玉走到文天祥身旁拜道。
“嗯。”文天祥点点头,见陆秀夫忘了过来,指着伊玉道:“这位是伊玉,宦官之后,不忍我大宋江山被异族践踏,特到赣州来投奔于我。”
“真乃大义也?”陆秀夫赞许道。
“这位是我的学生,刘致远。”文天祥有指着他介绍道。
“一表人才呀!”陆秀夫满脸笑意道。
“哎。我哪能算一表人才。”刘致远看了看年轻男子心道。本来以刘致远七尺有于的身高,在加上他的相貌,道也能称得上一表人才。可跟那陆逸一比,就没了自信。
身高八尺,也只有伊玉可以与他能一比,可伊玉是肌肉型,在宋代哪有陆逸那奶油小生有市场。要是伊玉他俩结合在一起,到也可以能与之一比。
文天祥接着说道:“这是礼部侍郎陆大人,他身后的是他的公子,陆逸。”
“陆秀夫。”刘致远心里一惊:“宋末三杰”他算是见到了两位,也不知什么时候可以见到最后一位。
刘致远和伊玉,恭敬的拜道:“学生见过陆大人,见过陆公子。”虽然,他的陆秀夫的行为不太赞成,但是对于他的精神他还是很钦佩的。最起码,让他跳海自杀,他是办不到的,就这一点就值得他尊敬。
陆秀夫淡淡的点点头,算是见过。刘致远也不介意,毕竟他只是一个晚辈。
而陆逸却走到刘致远身边道:“刚才听刘兄说的意思,文大人不久之后就能复出,不知刘兄有何根据。”
“嗯,这人怎么一上来就跟我过不去呀。”刘致远心里非常郁闷。他总不能说我从未来来的,这一切他都从历史书上学过了。
好在,他的历史知识还算扎实,到也能说出一些:“有道是守江必守淮,可是襄阳一失后,淮河已无险可守,虽然我们有长江天险,但长江是两方共有,它不仅限制蒙古也限制了我们,而且自古靠着长江天险偏偶一隅者皆不可长久。而现在我们连长江天险都没有了,整个临安已无险可守,蒙古人围了襄阳十几年,费了这么大力气,怎么可能这这个时候放弃。”
刘致远说完,房间里一下安静了下来,良久,陆秀夫开口叹息道:“说的有理呀!可是朝中之人就怎么不明白呢?”
刘致远不以为然道:“他们不是不知道,只是抱有幻想,自欺欺人罢了。”
刘致远所说的,陆秀夫和文天祥都知道是对的,可是,他们能怎么办呢?毕竟抱有幻想的就是他们效忠的对象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