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
周远山最近比较烦,做什么事都不顺。Www.Pinwenba.Com 吧他门家是赣州的望族。父亲现在还是瑞金的知县。家里的老太爷也曾在外地做过知县。前几年才告老还乡。可问题也就出在这。他父亲那一辈,家里人丁很兴旺。周家在赣州很是风光。可到了他这一代就不行了。首先家里人丁不旺。几个叔叔伯伯生的全都是女儿。所以他很光荣的成为了周家的独子。周家未来的希望。
所以一大家子吧精力全都放在他的身上。熟话说的好,物极必反。一大家的希望全在他身上。压力很大呀!十年寒窗,什么没学会,溜须拍马,逛妓院、斗蛐蛐到很是在行。家里人见考功名没了希望。只好将他拉了回来,好一心一意的孕育下一代。也不知老天是不是专跟他们家过不去。妻妾到是娶了好几房,可肚子却没有一个有动静的。
有道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里见香火就要断了,心里那是一个急呀!于是又是吃药,又是拜神的。搞得他很是没有面子。
这么,今天上午他又被老太爷给骂了,心里郁闷,就叫上几个朋友来街上散心。忽然见到前方一少年很是眼熟。
这不仔细一看,还真让他给认出来了。话说我们的刘致远那天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在者他那天回去后,还被老太爷骂了一顿。说他败坏了周家名声。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呀!他们家老太爷其实也就是借题发挥一下。可周远山可不这么想。这些年他是被欺负的那叫一个惨呀!是人都是有脾气的。
你不是说我败坏我们家名声吗?那我就证明给你们看?我周远山可不是孬种。那怎么证明呢?当然是报国了。在他看来与其天天在这被骂,还不如去和蒙古人拼命,说不定还能活出一个名堂。
说干就干,怎么说他和刘致远还有一面之缘,而刘致远还是文知州的学生。只有自己给他一份厚礼,到也可以混到一份差事。于是就叫上一些兄弟去堵刘致远。于是就出现春月气喘吁吁跑回来的一幕。
“怎么了?”李如玉皱眉道。
“不好了,小姐,刘公子,外面来了好多书生,我看都是来找刘公子的。”春月喘着气道。
李如玉一听,满脸担心道:“这可怎么办,要不你躲躲吧!”
刘致远一听,一脸苦笑,心道:“我倒是想躲,可船就这么大,能躲到哪去,总不能躲在船底下吧!”
他现在心里也郁闷,这帮人也太小心眼了吧!不就骂你们一句,不至于过来这么多天还要找他麻烦。
刘致远紧了紧拳头,咬咬牙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到底看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我陪你一起出去。”李如玉走到他身边道。
刘致远看了看李如玉,见其面目坚定,点点头道:“好。我到要看看他们能翻出什么浪来。”
刘致远一出去,一看居然有近三十多人。刘致远心道:“好家伙,这么大排场。”
“那个,你们到底想干什么。”刘致远一脸镇定道。心里却想着,他们是读书人,应该不会动手。只有不动手,什么都好办。诸葛亮都可以舌战群儒,他为什么不可以。在后世,他的口才是出了名的,一个班没有几个人能说过他。
周远山看着跟着刘致远身后的李大家,心里还真是有些妒忌。他见过不少女子,可能与眼前之人相比的,却少之又少。
听说刘致远认识李大家也没几天,可人家就是这么快就泡上了。心里不免有些钦佩。
“在下,周远山带着各位同窗来给刘公子陪罪了。”周远山弯了弯腰拜道。后面的人见到如此,也都跟着弯腰拜到。其实这些人里面也没有几人是那天被刘致远骂过的。大都是他找来充数的。他在赣州混的很开,别的人看在他的面子上,也都不会再找刘致远麻烦。所以到也不怕穿帮。
而作为当事人的刘致远却愣住了。今天他还真是人品大爆发。先是有李大家投怀送抱,这又有人来给自己道歉。来到这里后,他一直事事不顺,他自己都有些怀疑自己的人品了。可今天他才体会到了什么叫时来运转。
他看了看站在最前面的周远山,感到有些面熟,但一时却却想不起来。但也知道众人都是以他马首是瞻。他连忙走到那人身边,道:“周兄使不得呀!是我当时冒犯各位,应该是我向各位道歉才是。”
“刘兄客气了,那日听了刘兄的话,有如醍醐灌顶,痛定思痛。今日有幸遇到,特意带上同窗来赔罪。”周远山客气道。
刘致远撇撇嘴,心道:“我信你才怪。”他有看了看周远山,越看越眼熟。
“哎呀,这不是那天和自己搭话的那人人吗?”刘致远拍了拍头心道。
周远山见到刘致远的样子,心道:“兄弟,你终于想起来了呀!”
走在路上,刘致远心里那叫一个舒心呀!他那天确实太冲动了。要不是有文天祥他们报自己,光是赣州那些书生的口水就能将他淹死。
刚回到,房间柳燕妮就来到他的房里说文知州要见他。他不的感慨自己还真是劳碌命。来到文天祥的书房,刘致远敲了敲门,走了进去。走到文天祥前面,拜道:“不知老师找学生有什么事。”
文天祥看了他一眼,道:“安之,在过一段时间我就要北上了,不知你有何打算。”
刘致远心里一沉,心里有些摇摆。跟着文天祥会失败,可留在赣州也不安全。但心理面他还是希望可以留在赣州的。比较赣州多山,很适合作为根据地的。毕竟毛爷爷的经验可不是假的。
但人都是有感情的,文天祥,柳成何王洪这些人都是真心为他好的。他又怎么忍心看着他们去送死呢?
刘致远紧紧的握着拳头:“老师去哪,学生就跟到哪?”
文天祥叹了一口气:“其实,你可以不去的,我不会怪你的。”刘致远沉默了。他能感到文天祥的话没有一分作作。
文天祥又开口道:“你是我一生收过最好的学生。也是最聪明和最有前途的学生。”
刘致远没想到文天祥对他的评价这么高,他一直认为文天祥是因为王洪才收了他的。可今天听文天祥这么说,他真的很感动。“老师。”刘致远红着眼睛道。
“呵呵。”文天祥微微一笑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这些天你的努力我全都看着眼里。你不怕吃苦,肯屈就学武。乱世用武将,我大宋就是打压武人太厉害,不然也不会沦落如此。”
刘致远能感到文天祥声音里的消极情绪,不忍道:“我大宋能人还是很多的,高祖当年也是在快要灭国时实现中兴的。”
“嘿嘿,你不知道,现在不一样了,蒙古鞑子已经快打到临安城了。”文天祥苦笑道。
文天祥说的他岂能不知,这世上没有人更了解这段历史了。可他没想到文天祥这么悲观,他原本以为文天祥对大宋还是很有信心的。不然也不会北上勤王。
“那老师为什么不留在赣州,赣州多山,对于抵抗蒙古人很有利。”虽然知道希望很渺茫,但刘致远还是劝道。这是现在最好的选择了。
文天祥摇了摇头道:“朝廷从正月里开始下诏让各地北上勤王,可现在已经五月了,却没有一人起兵响应。我再不去,天下人还有谁再去抵抗蒙古了。”
听了文天祥的话,刘致远竖然起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们的精神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来到宋朝时间越长,他越能感到元朝对汉人精神上的破坏。即使后来中国人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国人们的精神都没有完全恢复。
从文天祥那出来,刘致远没有会房间。他现在必须好好想想以后的路。他不断整理脑海里关于这段的历史。从德佑二年,宋恭帝投降。再到崖山海战。宋庭仅仅坚持了三年。他知道文天祥现在只招收了三万兵士。且都是步兵。至唐亡后,汉民族先失去幽云十六州,又失去河套地区。至此汉民族再也无法组建出像汉唐那样强大的骑兵。在火药还没有特别发达的时候,骑兵那超强的机动性,无疑产生了巨大的优越性。
没有马匹来源的汉民族空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了没牙的老虎。任由群狼撕咬。而现在这只没牙的老虎经过一群又一群狼后,越来越虚弱。现在已成为认人宰割的病猫。
而刘致远有幸成为了这只病猫被撕碎的见证者。
有道是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唐王朝将汉民族的发展达到极致。而宋有幸成为反的那一面。是汉民族最衰落的时刻,但物极必反这条一样适用。只有挺过这最艰难的时刻,汉民族必能腾飞。
可这一切他可以做到吗?刘致远心里一点底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