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欣慰一笑。
她听出李正一这话里的回避之意,但与此同时,也听出了李正一对自己父亲母亲的孝顺之意……
半晌,武则天缓缓说道:
“寻儿,今日在大典之前,朕倒是想和你聊聊关于你母亲的事情……”
虽然李正一不知武则天为何在这个时候说出这般话,可是,既然武则天都已经先开口了,他总不能直言拒绝吧?
稍顿了顿。
李正一拱手回道:
“孙儿恭听皇祖母教诲!”
这时,武则天眼里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沉声一叹之后,说道:
“其实,你母亲有可能尚在人世,只是朕也不确定她身在何处。”
听到武则天的这句话,李正一尽量表现得很惊讶,轻声追问道:
“我母亲不是死于难产吗?”
武则天摇了摇头,回道:
“并非如此!”
“只不过,当年你母亲这件事情扑朔迷离,牵涉甚广,又时隔久远,朕便没有在一开始的时候,全部将其告知于你。”
“可寻儿,今日有所不同,你很快就要正式成为大周皇室的一员,那么,有些事情,就是时候应该知道了!”
李正一尽量克制内心的好奇,只表现出惊讶和疑惑,沉声说道:
“皇祖母,实不相瞒,刚得知身份之时,孙儿曾查探过母亲当年之事,虽仍不知前前后后的具体缘由,但也查知,当年的聂家应该是卷入了一场吐蕃军械案之中,不知孙儿所言对否?”
武则天点了点头,叹息道:
“确实如此,就是那场震惊朝野的吐蕃军械案!”
“遥想当年,大唐与吐蕃的那场仗,打得甚是艰辛,一路丢盔弃甲,最后可堪损失惨重,输得一败涂地,而当时军中幸存者兵败归来之后,纷纷指证,说河北道押送过去的兵器装备全是银样蜡头枪!”
“所以,根本就不堪一击。”
其实,武则天所言,李正一早就听老方和许公子提起过,但此时的他仍要顺着武则天的思路,颇为疑惑地反问道:
“河北道?”
武则天先是微楞,然后自解道:
“河北道军械,是聂语谨的父亲也就是你外翁......负责掌管的!”
“这不怪你,当时,是朕下令,把宫中甲库所有关于你母亲当年之事的只言片语都悄悄抹去,或是转移到别处,你自然无法得知这些缘由。”
“就由朕来亲自告诉你吧!”
说罢。
武则天稍缓了缓。
端起桌案上的一盏茶,揭茶盖,看着氤氲而出的雾气,浅尝了一口。
李正一也适时地追问道:
“皇祖母,当年吐蕃军械这件事,和我母亲和外翁真的有关系吗?”
虽然拿不准武则天为何之前要对聂语谨之事秘而不宣,还胡诌谎话,可李正一身为人子,对自己母亲最起码的关心,还是要有的。
武则天放下茶盏,摇了摇头,脸上带着颇为无奈的表情,沉声说道:
“朕也不知......”
“当年这件事发生之后,你皇爷爷就派人到河北道,把聂安秘密押进宫中,只为审问此事,可没过多久,聂家就传来了全家失踪的消息......”
“而你外翁聂安在得知家人消息之后,急火攻心,当场就吐血身亡,以至于当年吐蕃军械之事就成了一桩悬案,二十年来无人知晓真相!”
李正一复又追问道:
“聂家所有人都失踪了?”
武则天微闭双眼,点头应道:
“是一伙蒙面黑衣人,他们假传宫中密令,在一个深夜里,带走了聂家上下所有人,你母亲自然也在其中,不知所踪......”
李正一已经慢慢适应了和武则天聊家常的节奏,竟小声插话问道:
“皇祖母,那您和皇爷爷又如何得知孙儿还活着?还派人寻找?”
武则天微微一笑,点头应道:
“出事之后,你皇爷爷亲自去了一趟河北道,查问了当时聂家的几户邻居,才得知当时被蒙面黑衣人带走的人之中,并没有一个婴孩!”
“那便说明,寻儿你没被那伙人带走,而是被聂语谨托付于人了。”
“所以,这些年,你皇爷爷和朕会派人四处秘寻你的下落,总算是不负弘儿在天之灵,唯一遗憾的是,你皇爷爷竟未亲眼瞧见自己的长孙......”
说及此。
武则天的眼角竟又泛起了泪花。
许是提到了先帝李治,这个与她几十年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丈夫,武则天的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又被触碰到了吧?
其实。
李正一始终愿意相信,当年的武媚娘与李治之间是有过真情的,哪怕是在皇室这样一个冷冰冰的地方,也是有过真爱的。
再回顾武则天刚才的话,李正一恍然大悟,遂点头说道:
“难怪,皇祖母你在民间寻了孙儿这么多年!”
听罢这话。
武则天冲李正一笑了笑,又端起桌案上的茶盏抿了口,接着回忆道:
“当年,你皇爷爷是在得知聂家无故失踪的消息之后,才把弘儿在聂家小住回宫后,与你母亲的书信往来给朕看了......”
“也正是那时,朕才知道,原来弘儿与聂语谨之间早有情愫,而且临回宫之时,聂语谨就已经怀上了弘儿的骨肉。”
“而弘儿刚一回宫,本欲呈报此事,却因与朕政见不合而闹矛盾,故而我们母子冷战一番,弘儿便刻意瞒下此事,以至于后来,朕没有及时将聂语谨接回宫中安心养胎,甚至还因朕的过失,让聂家陷入此般遭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