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
李正一只能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他做这个决断。
不管信还是不信,李正一和薛曜似乎一样,只能赌一把了。
可在下赌注之前,他还得要先搞清楚一件事情,那便是在叶家小院遇刺那日,薛曜是真的要对他下死手吗?
顿了顿,李正一沉声问道:
“那日,在叶家小院,你的箭招招致命,是真的打算弄死我?”
薛曜没有太多犹豫,直接点了点头,随后轻声回道:
“我实言相告,想过,毕竟如果你死了,陛下也定会彻查此事,我在一旁煽风点火,估计很快就能将这火烧到武三思身上去......”
李正一冷笑一声,反问道:
“我不过是你的一颗棋子?”
薛曜却又摇了摇头,应道:
“并非如此,在我射出那致命一箭之前,就已经看见了薛云童躲在暗处,我知他定会出手相助,而且,当时,武三思的人就在我身边监督着,所以,我才迫不得已......射出了那一箭!”
话音刚落。
李正一便想起了那日,他母亲聂语谨年轻时候的扈从老方,就是在突然飞来的那两箭之下,替他和阿杳挡剑而死去的,遂满腔怒火,质问道:
“你可知,你的那两箭,终究还是杀害了一个无辜之人!”
薛曜满脸疑惑,坚定地说道:
“我射出去的箭,被薛云童那小子的箭给回挡了,并未射中任何人,只是射中了叶家小院内的一个大水缸而已......”
李正一也疑惑不解,开始回忆当时的场景,片刻之后,他缓缓说道:
“当时,有人放火箭到叶家小院,不出几秒,就有人趁着烟雾滚滚,朝我和阿杳射出了两支一模一样的短箭,老方用身体替我们挡箭......”
话还没说完。
薛曜就有些着急了,回道:
“放暗箭之人,不是我!”
“武三思派去的人在放了火箭之后,就远远瞧见上官舍人和宋舍人前来,便佯装打斗了一番,就扬长而去了......绝对无人放冷箭!”
这一刻。
李正一也有些懵了。
他想起,老方临死前,一直紧紧地拽着这两只箭,还断断续续地告诉了他一个地址,好似与这两支箭有些关联......或许,和他母亲有关。
想到这儿。
李正一没有再多说什么。
毕竟关于“他母亲还有可能活着”这件事,暂时不能让其他人知晓。
几秒之后,李正一转而问道:
“如此说来,你并无弄死我的想法,可武三思确实想要弄死我......”
话,刚说到此处。
李正一忽然停了下来。
他意识到一件事情,刚才他在怀疑,巫马实借“偷走新开岭洞中夜明珠”之事要挟武三思他们突厥人做事......
至于让武三思所做之事是什么。
刚才他一直没有想明白,如今,倒是忽然想通了。
巫马实身为突厥人,自导自演了“偷夜明珠、找郭令欢借狗,然后悄无声息地让郭令欢将此事传至武三思耳中,再以此相胁”这一出戏码......
实则就是想让武三思替他从兵部偷运出兵器,等大周一切都风平浪静之后,再派人慢慢地转运回突厥......
要知道,北方草原上,虽然有很多套马的汉子,但却一直很缺兵器,尤其缺少质量上乘的兵器,如大周精心打制的这般兵器,便是极好的。
而武三思又有如此大的把柄握在他们手里,倒是只能任人宰割,就算是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不,武三思是不敢说。
想通了这一点。
李正一心里畅快了许多。
可是,如果那两支暗箭真的不是薛曜或是武三思的人射来的,又会是谁在背后......死死地盯着他和杜萧杳,盼着弄死他们俩呢?
难道是......突厥人?
可总觉得没有道理。
根据他之前的推断,突厥皇室应该是早就猜到了李正一的身份,甚至还刻意从中回旋,想要李正一坐上“皇太孙”这个未来皇帝的宝座。
所以,他们遣使者前来,商议突厥小公主阿史那允臻嫁入大周之事。
而且,李正一已经猜到,根据胡天韫这些时日的种种表现,她应该就是那个突厥小公主——阿史那允臻。
突厥人既然有心撮合两国和亲之事,又怎会想要使暗箭杀了李正一?
越想,就越觉得不对劲。
片刻之后。
李正一坐直了身子,直直地看向亭外的花花草草,在春日里茂盛着。
突然间,他眉头微微一颤,嘴唇也轻轻地嗫嚅着,自言自语道:
“若那些人的目标不是我呢?”
如此一来。
就能说得通了。
他们或许一开始想要的,就是老方的性命,而不是李正一和杜萧杳的,但把箭射向李正一,足以证明老方是个忠仆,他的话是可信的。
可要如此做,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认识老方,而且还认识李正一的亲生母亲聂语谨,知晓她的过往......
只有这样,才能完全说得通。
只要老方是可信的,那么他所说的当年之事也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当年,聂语谨一家老小,无论主子还是仆从,都是被一伙口口声声说是手持“宫中密令”的神秘人带走的。
从此便没了踪迹......
但也仅仅是失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