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仍是端坐。
深吸一口气。
眉间微蹙,正色严肃地问道:
“我问你,昨日未时二刻,你是否去过刑部大狱,还见过薛曜?”
李正一没有丝毫惊讶。
他知晓。
宋璟曾是刑部侍郎。
所以,想要探知一些刑部之事,于宋璟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
于是,李正一点头回道:
“舅父,确实如此,昨日我去过刑部大狱,也见过薛曜……”
宋璟又追问道:
“可是未时二刻?”
李正一很不解地回道:
“正是……舅父为何强调时辰?”
听罢,宋璟沉声回道:
“仵作来报,薛曜死于昨夜亥时,而所中之毒,从中毒到毒发正好需三至四个时辰……也就是说,薛曜是在昨日未时前后,被人下毒!”
李正一听明白了。
喃喃自语道:
“舅父,您怀疑是我?”
宋璟看着李正一,回道:
“不是我怀疑,是有人怀疑!”
想来也是,薛曜中毒的时辰,正好与李正一前去刑部大狱、看望薛曜的时辰相吻合……
自然而然。
就有人怀疑到他头上了。
李正一自然知道,自己并没有下毒,因为他与薛曜本无什么私仇。
当初,之所以帮忙查探此案,不过是答应了杜少府,还有就是为王勃前辈洗冤,以及为被薛曜害过的人打抱不平……
“舅父,刑部那边怎么说?”
李正一小声追问道。
“负责看守的狱卒说,昨日,除了你手执令牌,去大狱看过薛曜,并无其他人前去探望过……”
宋璟也是一脸疑惑地,回道。
“若是如此,那只能是他了……”
李正一自言自语道。
“只能是……谁?”
宋璟又问道。
“只能是……薛云童了!”
说完。
李正一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就连自己,都不太相信这个判断。
宋璟也同样不解,追问道:
“何出此言?”
李正一虽是不信,仍回忆道:
“昨日,薛云童给我的感觉,就是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奇怪……他明明很愤怒,却又很明显地在压抑自己,到了薛曜牢房的门口,都不肯进去。而且,是他让我……把食盒带给他阿耶!”
说到这儿。
李正一恍然大悟,又叹道:
“坏了,就是那壶酒!”
宋璟也明白了几分,回道:
“你是说,薛云童昨日虽未走进牢房,但薛曜喝的酒,其实,是薛云童让你带进去的?”
李正一点点头。
没有说话。
宋璟亦凝神,缓缓说道:
“可薛云童天性纯善,无论如何,薛曜是他父亲,他怎会如此?”
“许是为了……他母亲吧!”
李正一眉头紧皱,小声回道。
心内却百感交集。
他确实没有想到,外表纯善的薛云童,竟也是个借刀杀人之人。
而且。
他杀的人。
还是自己的父亲。
一时之间,竟看不懂薛云童了。
正纠结其中。
宋璟却起身说道:
“既是如此,正一,你现在就进宫,和陛下言明情况吧……”
李正一惊讶道:
“陛下要见我?”
宋璟拍了拍李正一肩膀,说道:
“对,陛下说让你进宫去见她。不过,你也不必紧张,此事没那么严重,薛曜本身就是死囚,只是早死一刻晚死一刻的问题……”
…………………………
约莫一个时辰后。
李正一赶到上阳宫,当然,没有忘记带上昨日赶制出来的样本。
下了马。
却见宫门处。
好似有太平公主的仪仗。
再侧耳一听,上阳宫正殿内,时不时还有丝竹之声……悠悠传出。
看这情形,难道是武则天和太平公主……在正殿里,闲聊家常?
正犹豫要不要等会再进去。
蔡公公却迎面走来。
待走近,躬身行礼后,笑道:
“奴婢见过李小郎君,陛下刚才吩咐过,若是您来了,直接带您到正殿……李小郎君您且随我来,奴婢这就带您去!”
李正一也拱手笑回:
“有劳蔡给使!”
随后,便进了正殿。
正殿之内。
除了武则天、上官婉儿。
还有太平公主和一个李正一不认识的、年约十四五岁的小郎君。
简单行礼之后,武则天让李正一入座,还缓缓说道:
“正一,这是太平公主,那日在武三思寿宴上,你们应该见过。”
听罢,太平公主莞尔笑道:
“久闻李小郎君才子之名,今日在母亲这儿,总算能面对面地,说上几句话了……对了,崇简,还不快见过李小郎君!”
崇简?
难道是太平公主的次子薛崇简?
看年龄,应该就是他。
提起薛崇简,李正一知晓,此人和李隆基关系匪浅,在历史上,还曾参与唐隆政变,拥立李旦登基,还因坚定地反对母亲叛乱,而被李隆基赐予国姓李氏,更名为李崇简。
只是,如今才十五岁的薛崇简,应该还没有和他母亲彻底闹掰。
于是,薛崇简在太平公主示意后,缓缓站起身,拱手行礼道:
“崇简见过正一兄!”
话音刚落。
太平公主就又说道:
“崇简,日后在太学,你切记要谨言慎行,更要见贤思齐,尤其是像李小郎君这样的大才子,你一定要多多向他请教学问,知道吗?”
完了。
显而易见。
太平公主这一番耳提面命,像极了一个操碎心的邻家母亲……
李正一立马就被塑造成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的形象,估计此时此刻,在薛崇简心里,对他这个人,已经没什么好感可言了。
就像现代时,父母对着自己的孩子,念叨班里某个同学的成绩好,你要多向人家学习……想必很多人听到这样的唠叨,心态都炸了。
若不出意外,薛崇简也是如此。
只不过。
不敢表露出来罢了。
见状,李正一只好客套两句:
“多谢公主谬赞!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日后在太学,众位学子都是各有所长,只能说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求进步……”
听完这话,太平公主欣慰笑道:
“李小郎君能有此番气量,果真名不虚传!崇简,从今往后,记得要多和你正一兄走动,也好沾染一些文气,去去你那鲁莽的性子!”
得,这下可好。
太平公主的刀,补得不错……
直接戳进了薛崇简的心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