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
李正一看向帘外。
周遭之景,已渐趋荒芜。
看样子,距离目的地不远了。
马车的轱辘,仍在不停地翻滚。
一圈一圈地,向前行进着,好似历史的车轮,或许,因了李正一的突然到来,会发生许多未知的变化。
至于是福,还是祸,无从揣测。
沉寂了片刻。
武则天轻轻掀开车帘,问道:
“婉儿,还需多久?”
上官婉儿微微扭头,仍是一手举着马鞭,稳稳地驾着马车,回道:
“回陛下,约一盏茶功夫。”
放下车帘,武则天看向李正一。
过了半晌,轻声问道:
“寻儿,关于今日之事,你可有什么疑惑,或是想问的?”
李正一微微摇头,小心回道:
“孙儿不敢妄议……”
他心里豁朗。
凡事,过犹不及。
还是稍微谨慎一些,比较好。
而武则天却面容平静,拂袖道:
“无妨,如今就你我祖孙二人,无需多虑,可以大胆问!”
李正一拱手回道:
“是,孙儿多谢皇祖母!”
其实,提起疑惑。
太多了……
思量一番后,决定直入主题:
“皇祖母,您带孙儿去拜祭父亲,为何要到颜祭酒的府上呢?”
“朕之前不是答应过你,暂时隐藏身世,不急着昭告天下,所以,今日带你拜祭父亲之事,自然不可大张旗鼓!”
武则天缓缓回道。
“那祭酒他……知晓孙儿?”
李正一追问道。
“闻宽他,并不知你的身份,朕昨日遣婉儿告知于他,只说是想私下找你散散心,聊聊薛曜案情罢了……寻儿不必担心,朕答应你的事情,自会办到,不会食言!”
武则天眼含和蔼之色,笑道。
“皇祖母,祭酒是您的心腹?”
李正一又问了一句。
“寻儿,你且说说?”
武则天故作神秘,反问道。
见状,李正一抿了抿嘴,思忖片刻,慢条斯理地回道:
“孙儿愚见,私以为颜祭酒,应是皇祖母您的心腹……”
“何以见得?”
武则天还在故意追问。
“回皇祖母,一来,孙儿发现,您私下时,基本都是称祭酒之名闻宽,而非官职之称,可见亲近;二来,方才离府前,您对祭酒说的照例二字,想来应是心照不宣,不止一次到祭酒府上,另派他用……”
李正一不疾不徐地,道出此话。
“寻儿果然目光如炬,心细如发!确实如此,闻宽他是朕的心腹,但此事,朝中少有人知……”
武则天先是面含笑意,随后却表情复杂,脸上好似半喜半忧。
“孙儿,自会守口如瓶!”
近乎条件反射,李正一立马回道。
“朕,自然知晓你会守口如瓶。只是,提起祭酒,朕不由得想起来一些往事,有些伤感罢了!”
武则天说着,便陷入了沉思。
都说,一个人若是开始莫名怀旧,就意味着,他开始慢慢变老了。
那么,像武则天这把年纪的老人,估摸着,哪怕随便想起一件事,都很有可能,是上了年头的……陈年旧事。
顿了片刻,李正一小声问道:
“皇祖母,何故伤感?”
“闻宽他,原是有儿子的……”
武则天的声音里,有些悲戚。
“少棠兄?”
李正一脱口而出。
“易少棠,并非闻宽亲子,只是义子。而闻宽的儿子颜凝之,在十三年前,替朕挡下刺客的致命一剑,最终不治身亡……”
武则天看上去愁绪满怀。
而李正一却在脑海里,沉思着。
十三年前,也就是公元684年。
这一年,徐敬业举兵。
反对武则天把持朝政。
还有骆宾王。
也是在这一年,留下了千古奇文《代徐敬业讨武瞾檄》,若是想看文人如何优雅地、不带一个脏字地骂人,大可参考这篇文章。
祭酒之子,死于十三年前。
而且,还是帮武则天挡剑而死……
李正一喃喃自语道:
“十三年前,难道是徐敬业谋反之时?”
武则天点点头,说道:
“对,十三年前,徐敬业举兵造反之时,又逢民间饥荒年,故而,朕行出洛阳宫,前去为灾民祭祀祈福,却路遇刺客,当时若非颜凝之挺身相救,朕恐怕早已……”
说罢,武则天的神情有些黯然。
“皇祖母,孙儿没想到,您和祭酒之间,还有这样的一段往事……”
李正一面带疑色,很是惊讶。
“是啊,这些年,这些事,都恍如眼前……四十二年前,闻宽的父亲,支持朕成为皇后,七年前,闻宽他又极力支持朕登基称帝,可谓是给了朕最大的帮助,这颜家祖孙三代,于朕,都有大恩情!”
说罢,武则天沉沉一叹。
她的眼里,写满了往事的回忆。
双眸间,似乎有着化不开的浓愁。
听到这儿。
李正一算是明白了。
祭酒与武则天之间,居然还有这样一层关系,所以,武则天会信任祭酒,也难怪……祭酒会成为武则天的心腹。
再一回想。
一直以来,李正一对祭酒这个人的政治立场,颇有些摸不清头脑。
明面上,祭酒是武三思的人,也就是武家势力的一员,可背地里,又好像在悄悄地,帮助李正一。
似乎是朝三暮四之人。
可如今一看。
祭酒之前做的每一件事。
都不再令人费解。
刚穿越来时,李正一深陷科场舞弊案,而祭酒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从旁委婉说情。
不是自作主张。
分明是揣摩了武则天心思的。
说起来,当时的武则天对宋璟,也并未全然怀疑,加之崔氏玉娇与上官婉儿之间“结拜姐妹”的这层关系,祭酒才会暗中帮助李正一。
还有那次。
在厚德布庄。
李正一“偶遇”武传宁郡主。
祭酒之所以提前告知郡主,也是在揣摩武则天心思后做的决定。
很明显,武则天是想要撮合这一桩“乱点鸳鸯谱”的婚事。
所以,祭酒通风报信,不难理解。
思虑至此。
李正一兀自慨叹道:
“皇祖母,其实,孙儿觉得,短短一生中,能遇到彼此都信任的人,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于您,于祭酒而言,都是如此!”
这话,他说的是自己的心声。
确实。
人生在世。
能遇到一个彼此都信任的人,实在不容易。
武则天不仅遇到了,还不止一个。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祭酒一家三代,都可以算是武则天的贵人了。
这对武则天来说,无疑是幸运的。
“寻儿,你倒是看得通透……”
说罢,武则天的眼里,不经意地,闪过一丝隐隐的惊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