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今夜之事,李正一也并不是全然有把握。
可他知道。
这世间,难有万全之事。
所以,很多事情,哪怕只有三成把握,也是可以勇敢一试的。
武则天所问的话,李正一在心里也问过自己,因而回道:
“回陛下……对于今夜之事,我其实也无十足把握,只是,我想着,若是能在一个人,意志力最薄弱之时,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意志力……最薄弱之时?”
武则天好奇地反问道。
“对,所以,我先命人把薛曜全身捆绑,蒙上眼,赌上嘴,在审问之前,先绑他个半天,既不会出人命,又能消磨他的意志……”
李正一还未说完。
武则天就插话,问道:
“那,滴下的水珠……也是如此?”
“是!那水珠,会时不时地,滴到薛曜的额上,说得夸张些,那砸下的水滴,给薛曜的感觉,略逊于凌迟,也正是如此,便会让他的意志力一点点削弱,直至完全失去思考的能力……”
李正一耐心解释道。
“正所谓……水滴石穿!朕没想到,寻儿,你竟还是个审案好手!”
武则天慈祥地说道。
“陛下谬赞,这些不过雕虫小技,是晚生无意间,在电视剧和动漫里看来的,诸如少年包青天、名侦探柯南……”
正说着,李正一猛地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方才说的这些话,恐怕没有一个字,是武则天能听懂的。
果然,武则天眉头紧蹙。
思忖片刻后,说道:
“寻儿刚才所言,朕甚为不解……可否详述,朕愿闻其详!”
李正一有些尴尬,不经意地耸了耸肩,赶紧敷衍道:
“回陛下……晚生是想说……”
谁知武则天瞪了瞪眼,打断李正一的话,半生气地说了句:
“寻儿,以后……凡无外人之时,你便叫朕皇祖母吧!虽然现在,你的身份没有昭告天下,但也是迟早的事情!”
听罢,李正一恍然回过神来。
对于皇长孙这个身份,他还真的不适应,不提醒的话,总会忘记。
再看武则天的眼神。
慈爱中,带有几分欣赏。
毕竟,李正一的每次出现,好像都能带给武则天,不同程度的惊喜,比如,诗词才华,军费献策,还有刚才的夜审薛曜……
如此,武则天似乎认定了,李正一就是李弘的遗腹子,她的孙儿。
皇家的这趟浑水,李正一穿越来的这辈子,恐怕是躲不掉了。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平衡好与各方势力的关系,然后,静待时机。
顿了顿,李正一拱手回道:
“是,皇祖母,孙儿记住了!方才,孙儿是想说,俗话道,打蛇打七寸,孙儿一开始让薛曜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再适时拿掉他的布条,他一睁眼,就瞧见满屋子的陈设,已然有几分相信这是地府……”
“说起这个,朕倒是想问问,这满屋子的鬼尸,你是如何弄的?”
武则天又一次打断了李正一。
“回皇祖母,就是用稻草扎成人形,再加一件白色的飘衣,即可!”
李正一回道。
“原来如此,那后面呢?”
武则天追问道。
“再之后,孙儿就掐他脖子,让他实实在在地感受一番,身体的窒息,这时的他,便已是临近崩溃,可还不够。最后,知邻兄以王勃前辈的身份出场,才是击溃薛曜最后一层心理防线的关键所在……”
李正一端坐马车内,神情淡然,不紧不慢地回道。
“看来,审案还是有学问的!”
说罢,武则天看着李正一,脸上的神情,就像是普通祖母,看着自家孙儿有出息时,那种藏不住的欣慰和自豪……
李正一见状,也笑了笑。
突然。
马儿,传来一阵嘶鸣。
“陛下,宋府到了!”
是蔡公公的声音。
宋府?
武则天居然……
亲自把他送到家门口?
李正一受宠若惊,呆愣片刻,道:
“多谢皇祖母!”
武则天却沉声问道:
“寻儿,在你回府前,朕还有一个问题要问,方才你为何,要问薛曜,聂语谨是不是他杀的?”
“回皇祖母的话,孙儿只是想试探一下,看薛曜说的,是否为疯话……若是他连与自己无关之人,都胡乱承认是自己杀的,那便是彻底疯了,之前所说的话,便成了疯话,不足为信!”
李正一亦是轻声回道。
“朕知这个道理,不然,也不会当场发落了薛曜……现在,朕想问的是,你为何会提你母亲的名字?”
武则天眼神深邃,语气却不严厉。
“孙儿当时并未多想,只是突然想到我母亲,便问出了口……孙儿自知失言,还望皇祖母恕罪!”
李正一小心翼翼地答道。
听罢,武则天看着李正一,意味深长地说了句:
“倒也无妨,你母亲的旧档,是朕派人去寻来的,你可见着了?”
“孙儿见到了,多谢皇祖母!”
李正一不由得有一丝紧张。
感觉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武则天看在眼里,果然,皇帝都是一样的,不出宫门,却能尽知天下事……
“寻儿,你且回府去吧,平日没事多来宫里,陪朕说说话……”
武则天面含笑意,说道。
“是,皇祖母,那孙儿先行告退!”
李正一行礼后,下了马车。
……………………
子时。
李正一回到自己屋里。
累到爆炸。
想起来,这两日,几乎没有合眼,一直在来回奔波,不过,好在上天不负有心人,王勃、丹娘当年的旧案,总算是沉冤昭雪。
累,也值得。
深深地舒了口气。
李正一四肢舒展,平躺到榻上。
这一刻,前所未有的放松。
掐指一算。
穿越来这个世界,已经数日。
日子,犹如过山车一般,有起有伏,有高有低,有刺激也有惊吓。
这些,是现代时的李正一,从未体验过的,也从未想过的。
还记得,初来大唐时,潇洒自在、退隐江湖便是他最大的追求。
现在看来,几乎不可能实现了。
这些时日。
他好似解决了很多问题。
但是,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马上就迎面而来了,而且还是源源不断的,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来……
比如,还有十多日,太学就要开学了。
太学,乃鱼龙混杂之地,各方势力交织错杂,明争暗斗。
李正一又该如何自处?
而且,他还听说,武传宁郡主、温久、武家三兄弟、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等人,都会进太学……读书。
这些人,光是想想,都脑仁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