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1 / 1)

女战俘的遭遇 赵大年 443 字 7天前

——要组织这七个被俘的女同志到各个部队去巡回诉苦……实际上是巡回展览!”

何倩还没说完,我已经跳了起来:“这太残忍啦!茶花怎么受得了?非把她逼疯了不可!”

“是呀,我当场就跟姓杨的吵了起来……如果有军事法庭,我就去控告他——侵犯人权!后来,姓白的出面打圆场,说是至少也要写成书面控诉材料,发到各个部队去当政治辅助教材。”

“告诉茶花,不给他们写!”

“当然不能叫茶花写啦。姓白的有录音,叫他对照录音去写吧。可是,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李茶花的父亲、姐姐都在国外,也许就在美国,那么李茶花为什么不去美国而坚决要求回中国呢?”

“混蛋问题!混蛋逻辑!”我气愤地大骂起来。

“明哥,你冷静下来想一想:如果按照他俩的要求,把这个问题写清楚了,对茶花今后的处境不是更有利吗?”

“谁写呀?”

“他们让我写,让你帮助我一块儿写。我问过茶花。她说,当时的真实思想,就是恨透了国民党特务——这一点,你我都了解的,在重庆南开中学,特务就要抓咱们嘛,没抓到就是了。所以,在战俘营里,茶花对特务们当然是势不两立啦!明哥,我想,应该帮助茶花把这件事写清楚。你记得吗?在登陆艇上,姓杨的就不相信咱们敢在解放前演《新霸王别姬》,敢骂蒋介石、宋美龄。说咱们小知识分子最喜欢往自己脸上擦粉。这是姓杨的无知!他一点也不了解重庆,更不相信重庆青年也是革命的。咱们为啥不把事实写出来哩!”

何倩的这段话使我感到吃惊和欣慰。参军四年当中,我俩单独在一起谈话的时间真是太少了,通信又不敢写真心话……以致我对她的思想进步缺少足够的了解。现在才发现,我的何倩不但身体发育成熟,思想也成熟多了!有独立见解,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完全可以信赖和放心。就从她对副部长杨清正的认识来看,我也完全可以放心了啊。“姓杨的无知!”这话虽然偏激,却也入骨三分呀!

“何倩,我服了你啦。那就写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