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铭记(二)
当刘彻在未央宫筵宴上接到卫青部与协同作战的中尉卫尉终于彻底粉碎了千军战俑的进攻,保住了长安城以及汉宫的安全,始终悬在嗓子眼的心才沉下来一半,但他还需要等,他还在等待北方边境的消息,当一骑快马送来边关捷报,边郡的汉家将士浴血奋战,拼死抵抗,终于将匈奴大军挡在了塞外,尽管他们付出了生命和血的代价,也没能让他们的铁蹄踏入汉境半步,最终没能让他们侵略的野心得逞。Www.Pinwenba.Com 吧刘彻终于确认了大局已定,他这才发现自己的衣襟早已被汗水浸透,过度控制和压抑的情绪突然放松下来,反倒令他瞬间失去了活动的能力,他费力的扶着侍儿的肩站了起来,却发现自己的腿僵硬的几乎迈不开步子,他一步一步机械的挪动着双腿迈步走下殿来,来到群臣们中间,那些臣子听说逼近长安的威胁已经解除,北方前线也已经抵挡住匈奴的进攻,敌人已经撤退,人们额首欢庆,有的人则抬袖拭泪,接着他们全体叩首下拜山呼万岁,恭贺皇帝陛下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刘彻却已看不清身边的这一切,激动的泪水已经模糊了他的双眼,视线所及之处仿佛看到了边关的烽火,仿佛看到了秦陵的生死搏斗,仿佛看到了李广、卫青等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以及阵亡士兵们累累陈尸的疆场,是的,这一切都结束了,他赢了,就像他脚下的这片土地,虽然历经磨难,几经困苦摧残,但仍始终保持着站立的姿势,没有退缩,更没有倒下,他明白,这不止是他个人的胜利,而是把这片土地当做家园的人们共同的胜利,是属于所有人的胜利……
匈奴的大军从边境撤退后,刘彻嘉奖了边关的各级将领和士兵,对于卫青则另加恩赏,给卫青带的军队额外赏赐了虎贲健儿的称号,卫青所部得此殊荣无不感恩倍至,甚至比得了大量的赏赐还要荣光,当卫青告诉他霍去病等一干少年在对敌战斗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彻忙传令正式召见了几位少年,当他从排成一排的少年跟前一一走过,这些人当中有他熟悉的曹襄、司马迁,也有曾经见过一次的李敢,还有初次见面的霍去病、赵破奴,刘彻看着他们个个少年侠气,忍不住连声赞叹道:“好!好!自古英雄出少年,果然是年少有为,锋芒锐不可挡啊!我大汉有你们这些佼佼出众的后辈,何其幸哉!”
曹襄介绍道:“陛下,是赵破奴最后烧死了楚服,还有李敢,是他最后引导战俑回到他们长眠的地下……”
赵破奴憨憨的抓着后脑勺谦虚道:“我们也只是运气好,都是霍去病领着大伙战斗的,每次都是他冲在最前面……”
刘彻走到霍去病跟前将他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一番,忍不住深深的赞许道:“朕只道卫家出了子夫和卫青两个不入俗流的已经是世所难得,再不料,卫氏竟还有这样的后辈人才,真是令朕拍案惊奇啊!”
一年后,经过长期充分的战争筹备,刘彻派出大军正式拉开主动出击匈奴的战争序幕,拟以卫青为车骑将军带兵出上谷,并派遣公孙贺、公孙敖、李广等其他几位将军各将兵万骑分别出云中、代郡、雁门共同出击攻打匈奴。大军将行之前,霍去病急不可耐的找到卫青闹着要跟他去上战场,卫青拍拍他的肩关切的道:“你现在还小,等过几年大了,舅舅一定带你去打匈奴……”
可霍去病哪里听得进去,急切的道:“可是舅舅,我已经不小了,我、赵破奴、还有李敢、曹襄他们不是立了功了吗?连陛下都夸我们年少有为,我们什么都会,已经可以上战场了!”
卫青道:“就算我肯带你去,你母亲也不会放心的,何况陛下对你还寄予厚望,还希望你将来长大了能有大作为,舅舅这次也是第一次带兵远征,多少双眼睛都盯着呢,他们总说我是皇帝的小舅子,不相信我能带好兵,打好仗,所以舅舅的压力也很大,你在家只管练好本领,将来有的是上战场的机会!”
霍去病听得如此说,虽然很失望,但也只得罢了,只盼着舅舅能早日得胜回朝,卫青又嘱咐他好多话才带兵出征而去,平阳公主和卫少兒带着曹襄和霍去病一直送大军出城好远才返回。
司马迁整理好行囊,从头到脚换了一身粗布衣装束,背着行囊准备出门远行,刚出家门没多久,便远远望见一队轻骑飞一样的从长安街市上急驰而过,马蹄扬起的尘土几乎遮蔽了道路,那一队骑士全都是戎装打扮,他们看上去年纪都不很大,但却个个甲胄护身,英姿勃发,领头的那位尤其英俊,他身着大鱼鳞甲,胸前扎着红色缨组,戴着武盔,衬得本就棱角分明的脸越发英挺,一对星亮的眸子射出坚定的目光,眉宇间那份天生成的高贵与威严的气度随着他的成长和一身精良戎装骏马的衬托,已由内而外散发到全身,格外引人瞩目。这队人马过处,引得百姓驻足观望,人们为马上少年的英姿所倾倒,纷纷议论这是谁家的少年郎如此风姿俊逸,望之不俗。也有知道底细的人说,这便是如今宠冠后宫的卫夫人的外甥霍去病,小小年纪便已做了天子侍中,听说深受当今陛下赏识,贵幸无比,倒也难怪,只要看他一眼就知道,上哪里还能再找到这样标致人物?
霍去病在马上完全没心思理会这些人对他的议论品评,更加意识不到人们投射到他身上的种种倾慕艳羡的目光,他已经十六岁,脸上仍未完全脱去少年的稚气,但却比以往多了些成熟与坚毅,刘彻格外嘉许和喜欢他,留他在自己身边做了侍中,还给了他一队孩子兵命他统领,以盼在将来能够成为正规军的有力后备补充。霍去病打马经过围观的人群,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挤在人堆中间同其他人一样朝自己这边好奇张望的布衣读书郎,忙吆喝住马,后面的一队骑兵也一齐跟着他停了下来,围观的百姓见得如此英气逼人,且又身份尊贵的朝中新贵勒马在自己眼前,一时竟都被他的气场慑住,摒住呼吸说不出话来。但那令得霍去病特意为他停下马蹄的读书郎却从容大方、不卑不亢,他深施一礼道:“霍公子,许久未见,如今的你当真是今非昔比啊!”
霍去病并没有下马,只是在马上回了一礼,他身后几匹马上的骑士也纷纷行礼问候,司马迁这才看到平阳侯曹襄,赵破奴,李敢等人全都骑马跟从在霍去病身后,霍去病在马上问道:“看司马公子这身打扮,这是要出远门吗?”
司马迁道:“正是,父亲命我游历天下,他说从前我只在关中一带转悠,眼界还是太窄,学不了多少东西,如今我要去游历天下名山大川、遍访古代先贤留下的圣迹开拓眼界,我想去亲眼看看屈原吟咏《离骚》的地方,实地考察他投江的地点;还想去南方一观大禹治水的神迹,想到孔子的故乡听听当地儒生们讲说夫子的轶事,再到战国时的古战场去,搜寻一些被遗落的史料……”
霍去病手按马缰绳笑道:“还是在为了写你那部史书做准备吗?”
司马迁道:“然也。”
霍去病忽然从马上俯下身子,将脸凑近司马迁低声私语道:“你说,我们从前共同经历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是会被记录到你的那部史书里千古流传呢?还是会跟秘府里的收藏一样,永远成为秘密,从此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再也不为人所知呢?”
司马迁微微一笑答道:“不管有没有被记录在书面上,已经发生的事,都会留下独属于它自己的特有痕迹,都会被历史所铭记,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书写着关于自己的历史,至于要怎么写,全看每个人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他自己的选择。”
霍去病听了直起身子朗声道:“你说的很对,我们每个人的历史,全看他自己怎么做以及他选择怎样做,那么我们这就去各自去书写各自的历史,未来还在前方等着我们,祝你一路顺风,咱们就此别过!”
说完,他再次抱拳行礼告别后便策马扬鞭,意气风发的领着手下飞驰而去,而司马迁也独自踏上了壮游天下的漫漫征程,从此分道扬镳、各奔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