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簪缨世家(3)
等京中消息传来时让他更为惊讶的是——东陵王云启竟然为了大周公主而放弃挥师北上的绝好机会,心甘情愿跑去渝阳去做个西南王?
果然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想不到东陵王这样的人也难过美人关。
卫长卿还没来得及感慨几句,西回鹘又发起进攻,他有不得不披上战袍打仗去了。
又是数日酣战,一番厮杀下来,双方各有损失,战争再次陷入胶合状态。
恰逢此时京中来信,说北方战事连连失利,唐毅将军身负重伤,烈鹰卫要跟随大周公主一起上战场,卫长卿才忽然想起,如今在帝都城中执掌江山的是大周天子——那个曾经的东陵商人。
烈鹰卫能有多大的能力,卫长卿已经没有多少把握。虽然有唐毅和萧祚在,但毕竟经过好几年的打压,任何一支精英力量,都来自朝廷的培养和维持,在政权的打击之下,烈鹰卫还能保存几分战斗力,真是不好说。
更别说带领他们去凤城的是一个乳臭味干的毛丫头了!好吧,幸好唐毅萧祚他们在两军阵前,指挥战争这样的事情就算是用脚心想想也轮不到这毛丫头多嘴。
所以身经百战的宁侯爷对这次的战事完全不看好。只是对他的夫人抱怨了一句,但愿他们不要把烈鹰卫都折损在北边就好。若不是当时西边的战事也交合着,他甚至都想是不是应该从自己麾下挑几名战将带一队人马去救唐毅和萧祚。
是的,他当时想的只是去救唐毅和萧祚。
北方的战事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关注,朝中奸党为了换取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城池百姓的事情他早就听说过无数遍了。如今帝都城往北的大片土地根本都是一片荒芜,百姓们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所谓山河破碎风飘絮,他一介武将如今哪里顾得上那么多?
然而,世事难料。
那天卫奕星忽然跑来对他说北方战胜的消息时,卫长卿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卫奕星握拳垂着自己的大腿,感慨道:“父帅,舅父的伤已经控制住了,多亏了那个公主带着烈鹰卫及时赶过去,表兄来信说,若非如此,舅父这次恐怕要为国殉职了。”
唐氏叹道:“不管怎么说,这大周的公主算是唐家的恩人了。”
卫长卿皱眉道:“打胜仗是将士们的事情,跟她一个毛丫头有什么关系?”
“父帅有所不知,我听说这次大胜北胡的作战计划可是这位大周公主指定的。她弄了一个什么突击计划,就是让烈鹰卫乔装打扮潜伏进对方的营地,摸清他们胡王所在的位置,然后带了准确的位置图回来,再把一千烈鹰卫分成几组,分别夜袭胡王和他的几个儿子们。突袭成功之后立刻发动大进攻为突袭队掩护,也正好乘胜追击,把北胡打得溃不成军,一路逃回了图母河以北。”
卫长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作战计划倒是有趣,烈鹰卫单兵素质很好,情报也搞得不错,就是没有跟数万人并肩作战的经验。这样的计划正好扬长避短。”
“是啊!”卫奕星不吝于自己的赞美之词,“要不然他们也不肯能一击把北胡打垮。说起来,这大周公主也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真的是那丫头的计划?”卫长卿皱眉问。
唐氏沉思道:“这事儿是唐虞写信来说的,唐虞那孩子虽然有些浮夸,但对于这样的事情应该还不至于胡说八道。”
卫长卿摇了摇头,嘴角带着淡淡的冷笑。
不是宁侯爷看不起女人,事实上卫家的男人秉承祖训都知道该怎样尊重女人。但是懂战略能打仗的女人——宁侯爷还真是不服。
不过宁侯的不服还没来得及回味,便有掌管粮草的孙将军急匆匆进来汇报:“元帅,朝廷给我们送了十万石粮草来,已经全部清点完毕送入库房了。还有一大批御寒的被服,弓箭等兵器。”
“哟,这大周皇帝还真是挺友好。”卫奕星笑道。
孙将军冷笑道:“咱们在这里替他挡着西回鹘这群狼崽子,他才能稳坐龙椅。给点粮草算什么。”
“话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咱们还没有明确表示归顺的态度。”唐氏笑道。
“所以他们也没给我们军饷啊,不过就是送些粮草和兵器罢了。”孙将军满不在乎的摇头。
卫长卿忽的站起来,皱眉道:“好了,不要说这些没用的,既然有了粮草,那么把所有作战将军都召集到大堂,我们商议一下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是,属下遵命。”孙将军拱手退了出去。
之后的一段时间算是安定了许多。北胡元气大伤,西回鹘也安分了许多,卫长卿这边的压力也小了不少,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二十万人打成十来万,宁侯军队也损失惨重,如今终于可以安静下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了。
然而唐毅将军病重的消息传来,把唐夫人给急的坐立不安:“侯爷,妾身要回京。妾身一定要回去。”
卫长卿看着妻子已经粗笨的腰身,无奈的握着她的手,低声劝道:“让星儿回去看看,你现在的身体状况,不适宜长途奔波。”
“可是兄长……兄长的病,我怕……”唐氏说着,眼圈泛红便开始掉眼泪。
“没事没事,你别担心。”卫长卿拍着唐氏的手低声安慰,“星儿回京是一样的。兄长这次虽然伤重,但帝都城里医术好的太医不在少数,你放心,他肯定不会有事的。”
“可是,我担心……”
“没什么可担心的,你要相信我,嗯?”卫长卿轻笑看着唐氏,“你快四十了,又怀了孩子,这身体可经不起长途跋涉。你若有事,你让兄长怎么样呢?”
唐氏听了这话,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无奈的点了点头。
卫长卿吩咐门外的校尉:“叫星儿进来。”
“是。”校尉应声而去,没多会儿的功夫便把卫奕星寻了来。
卫奕星听说父母要派自己回京探望舅父,一时间又惊又喜,笑道:“儿子自从六年前跟母亲一起离京来西凉城,就再也没回去过。帝都城是什么样子,儿子都快忘了。”
“此番回去不可贪玩任性,你父亲一直担心大周天子对我们的态度,你见了你舅父要细细的问个清楚。”唐氏叮嘱道。
“母亲放心,儿子也不是小孩子了,这点事儿肯定给父帅办妥。”
“不仅仅是大周天子对我们的态度,我这边收到情报,说大周户部成立了什么皇家银行,利用这银行发行纸钞,我怎么想都觉得这事儿不靠谱,你这一路回去要隐匿自己的身份,一路查探进京,把所见所闻回来全都跟我细说。”
卫奕星拱手道:“儿子明白了,请父帅放心。”
唐氏为儿子收拾行囊,千叮咛万嘱咐的把他送出西凉城。
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一骑绝尘渐渐地离开自己的视线,唐氏忍不住长叹一声,说道:“当年妾身送侯爷离京,侯爷也是这般年纪。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咱们的儿子都这么大了。”
“是啊。”卫长卿也颇多感慨,“二十年过去,京城里早就换了天日,而我这个拥兵自重的前朝带兵元帅,将来该如何自出呢?”
丈夫的感慨却让唐氏心中的委屈散去更生起几分豪气来,她素手一拍城楼的女墙,冷笑道:“管他如何改天换日,若那大周天子对侯爷不能以礼相待,咱们还怕他不成?”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夫人还是当初的样子。”卫长卿微笑着把唐氏的手握住,并把她轻轻地搂进怀里。
“怎么,你厌了?”唐氏靠在丈夫的怀里,也展了笑颜。
宁侯轻笑:“哪里会厌?爱还爱不过来。”
“侯爷放心,我卫家世代簪缨,这侯爵之位断不会丢。不管是大云朝还是大周朝,王爷都是国柱之将。天子决不能轻视。”唐氏低声劝道。
“世代簪缨。”卫长卿看着东方渐渐升起的太阳,缓缓地重复着这四个字。
按照卫长卿的估算,卫奕星进京两月可回。然而卫奕星这一去竟然到了年底才回来。
病重的唐毅将军身体已经渐渐恢复,唐氏可以放心待产,而他带回来的关于皇家银行以及大周朝堂上下的各种消息都让卫长卿深思,而更让他捉摸不透的是那支长铳,以及他儿子张口闭口都离不开的那个名字——李钰。
“这个李钰,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神?”卫长卿皱眉看着神采飞扬的儿子,纳闷的问。
“她这个人么,怎么说呢……”卫奕星没注意到他父亲狼一样的眼神,依然沉浸在跟李钰在一起的那些快乐之中,“跟别的女子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她很特别。”
“怎么个特别?跟父亲说说。”
“父帅看这把长铳,她能打中二百四十丈以外的目标。父帅相信吗?”
“哼!”卫长卿冷笑,“怎么可能,二百四十丈以外的东西,寻常人看都看不清楚。就算能看清楚,就算子弹比羽箭更精准,但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在空气中穿过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而偏离目标。”
“父帅说的不错。”卫奕星从怀里拿出一本书来递到他父亲的面前,微笑道:“这本书里面就是李钰找人精心测算的,根据风速,空气湿度等各种外界因素而造成偏差几率,根据这个换算出来的偏差精准无误,儿子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便已经能够打中二百四十丈以外的目标。”
卫长卿若有所思的接过那本书,随手翻开看了一眼里面蝌蚪一样的怪异字符,当然这些字符对别人来说无异于天书,但对卫长卿来说却不是。卫家的藏书中尤其是先祖老夫人姚氏留下的医书手稿里几乎每本书籍里面都有这些字符。他虽然不谙医术,对这些东西从不上心,但也知道这些字符代表的都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