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选择(2)(1 / 1)

选择(2)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国医馆左院判姚燕语医术精湛,曾几度救治先帝性命,功在社稷,特晋封为从一品右院判,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国医馆所请在一十三省设立医学院一事应尽快开始,早些为朝廷培养可用之才,云云。WwW.pinWenba.CoM 品-文-吧

姚燕语听张随喜宣读完了圣旨之后,三叩九拜,口称万岁万万岁。

张随喜笑眯眯的把圣旨卷起递给姚燕语,拱手道:“咱家给姚大人道喜了。”说着,朝着身后一摆手,四个太监各自托着一品医官的袍服,冠带,丝履,以及朝珠等奉上前来。

旁边的管事媳妇忙替姚燕语把东西接过来退至一旁。

“公公辛苦了。”姚燕语忙笑着看了一眼旁边的长矛。长矛立刻递上一个赭色绣芝兰纹的荷包。

张随喜也不推脱,接过荷包朝着姚燕语一拱手,又笑道:“皇上还有口谕,着姚大人接到圣旨后立刻进宫觐见。”

“好,公公请稍等。”官升一级,自然要进宫谢恩的。姚燕语朝着张随喜欠了欠身,“容我去更衣。”

一品官袍跟二品官袍大致相同,只有胸前的刺绣由孔雀纹改为了一品仙鹤。锦丝冠上装饰的孔雀簪也换成了赤金仙鹤簪,原来的金花腰带改为了墨玉带。

姚燕语换过衣服后,人更加精神,她以前就嫌官袍上的孔雀美感有余而庄严不足,那华丽的羽毛总是给人以花瓶的感觉。现在终于把孔雀换成了仙鹤,看着穿衣镜里玉树临风,风骨傲然的样子,心里终于舒服了一点。

景隆皇帝登基之后,把自己日常起居召见大臣的地方定在了乾元殿而非先帝曾用的紫宸殿,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到紫宸殿他便想起先帝,顿觉心情沉痛,哀思无限,遂沉浸其中不能理事。所以紫宸殿便空闲下来。

姚燕语随着张随喜入宫进了乾元殿参见皇上。景隆皇帝便把她之前上奏的那篇请在各省府修建医学院,设立药监署的奏折拿了出来与她重新议论此事。

在皇上的询问下,姚燕语又把设立药监署的重要性认真的阐述了一遍。在她看来,没有监督就没有公正,民间的药商全凭一颗良心做事,但良心这东西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谁也不敢保证不会长歪了。

而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生病就要请医延药。医药和民生息息相关,所以若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医药的监督必不可少。

姚燕语对此事想了很久了,奏折写完之后皇上虽然说好,但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所以姚燕语便一直在想,是什么因素让皇上犹豫不决。

今日皇上再次询问,姚燕语便把经过深思熟虑的话说出来,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让景隆皇帝听得连连点头,最后叹道:“卿术业专攻,一心为民,忠心可嘉。这事儿先帝也曾跟朕说过,但当时先帝沉疴缠身,爱卿也身怀六甲,的确不适合四处奔走。如今你们的女儿也不小了,朕青春鼎盛,暂时也没有什么可忧虑的,正是夫人大展才华的时候。即日起,朕便下旨给户部,拨银子在下面各省建医学院和药监署。爱卿觉得这还是笑了笑,凑过去替她拉起短袄的衣襟打着衣带,叹道:“依依那么小,你舍得把她丢家里?”

姚燕语忙道:“我没打算把她丢家里,我是打算带着她一起去啊。”

卫章一听这话,脸上淡淡的微笑又凝结了几分。姚燕语忙又道:“凌霄我也带上,放心,孩子我都带,你不必为家事操心的。”

“那我呢?”卫章轻声叹道:“你把孩子们都带上,只把我一个人留在京城?”

姚燕语忙伸手抚着他的脸,然后勾住他的脖子靠进他的怀里,轻声说道:“我当然也想把你带上啊,可就是怕皇上不愿意嘛。”

卫章伸手把人搂紧,无奈的抚着她背后的长发,默默地叹气。

他是真的想把这个人困在怀里一辈子,宠着她,疼着她,不让她受一丁点的委屈。

可是不行。他的夫人不是惹人怜惜的娇花弱柳,她是穿云直上的飞燕,注定一生不平凡。

他当初喜欢上的就是她这双回春妙手,他爱重她的也是她的绝世医术。所以即便是忍受相思之苦,夜夜孤寂一人,他也觉得值了。

相反,如果让他去取一个名门闺秀,每天只知道对自己嘘寒问暖,然后为博贤名给自己买一屋子通房妾室,再耍弄手段争宠吃醋,彰显大妇的威风……想想那样的日子,卫章便觉得难受——与其那样还不如孤身一人自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姚燕语就是他卫章这辈子的选择,不管她将来的路怎么走,会走多远,他都会选择支持,敬重,爱护。

为她遮风挡雨,为她保驾护航,与她手握手并肩而笑,相携白首。

圣旨一下,宁侯府上下又忙碌起来。夫人要择日南下,还要带着两个奶娃,而且一去至少一年半载不回来,所以该带的东西一定要带齐全了。

姚燕语还特别回了一趟姚府,算是拜别,姚远之还专门为此事在家里等着她,把她叫到书房里父女二人关起门来长谈了一次。

姚远之对此事寄予厚望,但也给姚燕语泼了一瓢冷水。凡事有热情是好事,但药监署一事触动药商的利益,那些商家不敢明着跟朝廷作对,肯定会暗地里捅刀子,姚远之一再叮嘱姚燕语要徐徐图之,不可一蹴而就,云云。

从姚府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帝都城的街道上,青石路面泛着白灼的冷光。姚燕语靠在马车里思考着父亲的话,浑然不在意外边的人来车往。

对面的街道上也有一队车马徐徐的经过,领头的是几个体面的护卫,后面跟着一辆青呢子车棚的牛车,牛车旁边一个青布衫的男子骑马跟随,他脸色苍白,身形消瘦,眼神黯淡无华,偶尔扫过一眼,便叫人忍不住为之惋惜悲伤。

再往后跟着的则是七八辆拉行李的驴车,还有托着箱子笼子的驴子。

街上来往的百姓围观的围观,议论的议论,车队依然以其沉默的态度往南城门的方向走。

忽然前面的锦麟卫停了下来,接着后面的牛车驴车等等全都跟着停下。骑马的年轻公子微微抬头,淡淡的问了一句:“怎么回事儿?”

跟在他旁边的一个锦麟卫欠身回道:“丰公子,前面是宁侯府夫人的马车,等她过去咱们再走。”

“宁侯夫人?”丰少琛朦胧的眼神里带着疑惑。自从丰宗邺出事,他和灵溪郡主被禁足在灵溪郡主府内,几乎与外边隔绝,很多事情都不知道。

“就是卫将军夫人,现在的国医馆右院判姚大人。”

“是她?”丰少琛的眼神陡然闪过一丝亮光,仿佛玉石出水,灵气乍现。

旁边的锦麟卫并没有发现丰公子眼神里的不妥,只顾淡笑着说道:“说起这位姚夫人可真是不一般,先帝在时已经是荣宠无限了,想不到咱们万岁爷对她依然信赖的很,前些日子刚升了从一品,执掌国医馆,还负责将来的药监署。这一道圣旨无意于把天下药商都送到她手里,任其宰割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