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成功
其实也轮不到黄叙担心张温的前途,汉灵帝的这次反击传递的意思恐怕不是针对任何一家的,这位年轻的天子要传递的信息是自己对于朝政的掌控能力,他不允许任何人联合起来对他施压。Www.Pinwenba.Com 吧
也许是皇帝之位来的太过曲折,他对于这个位置的迷恋超过了他的各位祖先,他不允许任何人有挑战他尊严的机会。虽然此时张温出战是最好的选择,但他也不愿意在此事上失去话语权,这是一种的对于权利的疯狂痴迷表现,他为此背负上了昏君的恶名。
此事对于各家来说,并不是一个过不去的坎儿,尤其儒家,宋枭的失职和无能,自然不需要整个儒家给他买单。袁氏屹立百年而不倒,自然有他们过人的风险处理能力,这点事情还不至于让袁氏为此付出太大的代价。
法家对于此事也没有太多的危机感,此事虽然有何进和曹操两人参与,但两人都不是法家的掌门人,自然也代表不了整个法家的意思。何况此事成了,也是何进得到最大利益,曹操本来就跟张温有香火情,自然也不在乎此事不成张温能跟他有隔阂。
此事对于兵家的打击是比较大的,兵家已经成了天子显示自己威严的牺牲品。虽然此时并没有议定下来最终的方案,但天子没有及时表态支持张温为将,后面就会不断有人进言反对张温为将,大家都是在朝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自然知道天子的心意。
但出战的人选,此时依然存在变数。朱儁、皇甫嵩二人资历相仿,战功相同,但皇甫嵩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生在凉州,对于凉州的地理、气候、人口、城防的了解自然不是朱儁这个江东人所能比拟的。可是这既是皇甫嵩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天子此时表现出来的疑心,已经造成了人人自危的局面,皇甫嵩在自己家乡剿匪,瓜田李下之嫌还是要避的。
黄叙甚至在想,此事背后是不是有天子对于南阳豪门重新崛起的担忧。张温是兵家的掌门人,但他也是一个南阳人;何进是法家人,也是南阳人;曹操虽然不是南阳人,可是这段时间跟黄叙来往密切。
想及此处,黄叙也觉得冷汗直冒,张温串联各人的背后,黄氏的喽啰形象呼之欲出。黄叙觉得京城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黄叙再婚的事情,张温和黄叙的关系恐怕此时也落入到了天子的眼中。
自己以为自己在雒阳夹着尾巴做人,没想到一件远在千里之外的凉州剿贼的事,就将自己扯了出来,如果涅阳的布置被人举报,黄氏以及整个涅阳集团都会面临灭顶之灾。
整个大汉的波诡云谲,让黄叙心惊胆战,自己真的希望天下太平吗,还是自己已经变成了涅阳利益的代言人,此时想到的都是涅阳的生死存亡,自己和自己鄙视的那些乱世枭雄又有什么两样。
祭天的贡品分给黄叙的就是一条牛肉和一些瓜果,虽然名贵,对于黄叙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这些贡品代表了天子的恩德,自然不能随便处理。黄叙跟曹操聊了几句,也就回了常安坊,宫中毕竟不是他的家,他自然不会给人留下把柄说他把皇宫当成了自己家。
尤其是分析出了,天子对于南阳的再次崛起的反感和打压,黄叙觉得自己以后行事更需要谨慎了。别人不知道后面的发展,可是黄叙却知道这个年轻的天子几年之后,就会一命呜呼,而他驾崩之前,虽然凉州叛乱一直没有解决,但大汉江山依然安稳如山。
是时候要搬出永安宫了,黄叙一边走一边想着。常安坊的珍宝坊不是可以长期居住的地方,黄叙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可是所有人都在看着他呢。
他这个年龄的贵族子弟正是飞鹰走狗的时候,天子对于贵族子弟的纨绔风气并不打击,也是希望贵族子弟能在飞鹰走狗中迷了心智,不会成为乱臣贼子。而黄叙来到雒阳之后的种种表现,都让人觉得他是个异类。
哪有十二三岁的少年不迷恋玩乐,整天跟着一般成年人混在一起的。他倒是有点感激曹操了,如果不是曹操的出现,自己会不会在安然楼风流呢,恐怕是不会,那么他就永远没有回到南阳的机会了。
光武帝对于南阳民风的评价就是这里的人逐利心太重,民风彪悍,又富庶至极,小恩小惠根本打动不了他们。南阳是光武帝当初起兵的大本营,光武帝自然不希望他的子孙再被自己的同乡推翻,恐怕皇宫之中会留下警示南阳人的密诏存在也说不定。
看来是需要在南阳购置一套宅子了,年前收到的信中,也说了涅阳此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工厂的投资已经结束,而食盐已经成为涅阳的重要财政来源,食盐的利润之大,远超白纸太多,只是因为盐为朝廷专营,此事自然不能被任何人知道,尤其是曹操。
黄叙回到珍宝阁的时候,情报处的几个人已经准备好了饭菜。黄叙也是很长时间没有回珍宝阁,看到情报处的人员有所变动,一时也叫不上名字来。情报处在选取人员的时候,都是选择了相貌普通的人,这些人只要口音有所变化,扔在人群里谁都不会注意。
此时担任掌柜的人是一个黄氏子弟,名叫黄子佼,是和黄甲他们一代的人,年龄在四十岁左右,上次的信中黄叙已经知道,只是一直都不认识。
黄子佼的武艺和文才都不出众,所以没能被选入到黄氏的天干地支当中。常年跟随黄氏的商队在全国经商,倒是没有任何的口音,长相普通,为人精明又给人一种老实巴交的感觉。这种人守在雒阳,自然不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黄叙进门的时候,黄子佼就低声说了,南阳有人到,知道黄叙去参加祭天了,此时一直歇在珍宝阁中。黄叙让他直接上菜,一边吃饭,一边接见南阳来的信使。
此次来送信的人是典韦,典韦没有留在南阳过年,让黄叙心中有点过意不去。典韦是有家的人,此时刚刚得了一个儿子,家中已经是三个儿子,老大叫典满,老二叫典仓。新得的小儿子因为生在南阳,就叫典宛。
典韦赶到南阳从军,留下有身孕的妻子,后来因为被黄叙赏识,所以把家眷全部接来了南阳,已经在南阳定居。黄叙之所以把典韦派回南阳,也是为了让他能陪在妻子身旁,毕竟女人在生产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
典韦进来的时候说自己已经用过饭了,从身上拿出密信,静静的立在一旁,看着黄叙一边吃饭,一边看信,也不插话。
南阳的信中,除了说南阳的收支情况之外,重点也说了南阳各工厂的建设情况。最大的喜讯就是米迪的玻璃研发成功,信中说典韦已经带了了。此事虽然会引起一些雒阳豪门的反感,但黄叙正是需要自污的时候,巴不得有人弹劾黄氏囤积琉璃器皿,谋取暴利呢。
只要黄氏贪财,天子自然不会再怀疑黄氏有不轨之心,黄叙在雒阳负责家族生意,纵然偷懒不去宫中当值,也不会引起天子的怀疑。有一个偷奸耍滑的员工总比有一个图谋不轨的员工要强得多,这个道理当了十几年天子的汉灵帝刘宏自然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