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大将军何进(1 / 1)

大将军何进

将一月份作为一年的开始,是汉武帝所钦定的。Www.Pinwenba.Com 吧大汉富庶,为了慰劳辛苦一年的自己,平民百姓也会拿出一年的积累在年底大肆庆祝,结合朝廷官府的一系列祭祀活动,就形成了大汉民族所特有的过年的盛大节日氛围。经历几百年的发展,过年已经成为汉人最重要的节日了。

十二月二十日的安然楼诗会,能够有这么多的豪门子弟参与,也是临近过年的缘故。此次诗会由于参与人员众多,又是在安然楼中,所以每个人倒是都没有再创作新的诗作,也是避免百家争鸣的情况出现在这场主要是为推广涅阳白纸的宴会上。

黄叙作为涅阳白纸的发明人和持有人在宴会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袁绍也一改狂傲的本性主动跟黄叙深入交谈,倒是不知道如何转了性子。

孔融这个影响华夏儿童数千年的偶像级人物,让黄叙印象深刻。孔融出身孔氏这么一个圣人家族嫡系,除了为人谦逊的良好风度外,难能可贵的是言谈之间的坦诚。孔融直接指出涅阳白纸会因为低价而冲击市场上的各家纸品,虽然能让读书人用到好纸而不用耗费太多金钱,但也让白纸形制单一,让读书人逐渐对纸失去尊重,甚至对纸上面的文字失去原有的崇拜。

对于孔融的问题,黄叙也只能避而不谈,因为他知道两千年后的世界,纸已经失去了他原有的地位,就连刚入学的蒙童都会把书籍撕下来纸页折成玩具。后世的电脑推广也让纸失去了文字第一载体的地位,很多地方,纸已经消失了。

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如此,每一种先进的产品出现的时候,都会带来很多负面因素,如果畏首畏尾,就会错失良机而让文明遭受危机,只是这些东西黄叙知道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释清楚的,何况儒门一直崇古,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一直是各家学说中最差的。

马日磾是一个很严肃的人,连面相都给人一种方方正正的感觉,就是身边有孔融、杨彪这种同门好友,还有曹操这么一个心思灵动,待人接物无微不至的好友亲自接待,他也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

杨彪倒是一副老好人的样子,杨氏也是近百年崛起的弘农大家族。其祖父位列三公,其父杨赐官至太尉,此时位极人臣,不光没有显出盛气凌人的气焰来,反而给人一种忠厚老实的感觉,让人不免的有亲近之感。

十二月二十日是上朝之日,曹操带着他的一帮议郎朋友是从北宫赶过来的,到达安然楼已经是接近午时了,曹操也在抱怨常安坊中的交通混乱。因为接近过年,雒阳城中的居民都不免到常安坊来购物,车马行人挤成一团,让人寸步难行。常安坊中半里地,硬是让这些人走了半个时辰。

这边酒至半酣,忽然听到外面的大街上锣鼓齐鸣,一声声短促的号子声吼着,闲人避道。厅中诸人听完都是一愣,只有黄叙莫名其妙。

曹操看到黄叙的错愕,低声告诉黄叙这是三公出行的规格,只是不知道是哪位有好兴致会来到常安坊中。在座的几位倒是都见过大世面,尤其曹操、袁绍、杨赐的父亲都是三公之一,其余几人也是家中出过三公的豪门,自然不会如普通人一般跑到窗户边去看是何人出行。

众人略微一愣,也就继续喝酒聊天,此时楼下一阵蹬蹬的脚步声传来,听着一路上楼的架势,是直接来顶楼的凌烟阁的。

黄叙和曹操坐在主位上,主位对着凌烟阁的主门。黄叙看到主门一动,知道是有人来访,回头看了一眼曹操,见曹操也是错愕,知道来人不是曹操所请。

凌烟阁有两个门,主门是给宾客走的,侧门主要是给传递菜品和伺候的仆役、歌舞伎走的。主门打开,来人一身赤色锦袍,头戴进贤冠,却不是黄叙所认识的人,曹操看了一眼也没有起身,想必也不熟悉。

来人略微一看凌烟阁中众人,略略抱拳,当做施礼,直接到袁绍面前,朗声说道:“大将军来访,请本初做好迎接准备。”

黄叙、曹操相对一笑,都看出彼此眼中的意外之意。曹操跟大将军何进有一定的交集,主要也是法家内部的交往,何进对于曹操有提携之意,但曹操志向远大,又不愿意放弃法家掌门人的争夺,所以何进在曹操立功之后,就把曹操调回京城。此时正在运作让曹操外放为官,避免曹操在京城威胁何进的门内地位。

当日梅园诗会,张温走后,曹操也曾经提及黄叙的另一个南阳老乡大将军何进。说到当时诗中的讥讽之意,曹操毫不讳言对于何进的不屑一顾,甚至将沐猴而冠再次拿出比喻何进。黄叙到了雒阳之后,也曾经往大将军府投拜帖,但杳无音讯,黄叙自然也没有拜见大将军的机会。

袁绍此时在大将军何进的幕中为官,自然要迎接大将军何进。曹操、孔融、马日磾、杨彪都是议郎,包括黄叙都算大汉天子的近臣,何进也没有办法直接下令让他们出门迎接,但曹操、黄叙作为今日宴会的主人,自然不能拒人门外,更何况这个人是大汉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将军。

曹操、黄叙、袁绍当先下楼,其他人也跟着下楼来迎接。黄叙看到安然楼外一幅鸡飞狗跳的场景,大将军府的属官和仆役驱赶街道上的人群,走避不及的人就会被鞭子抽打,看着何进属下如狼似虎的行为,黄叙也只能暗自摇头。

大汉礼制,三公出行,可以鸣锣开道,有专人静街,百官避让,百姓更要走避。但三公府、大将军府都在雒阳城的东南角,这些享受礼遇的大汉栋梁基本不会出现在常安坊这种平民出没的地方。黄叙不知道何进是不是近年唯一出现在常安坊的三公以上高官,但看到常安坊这种鸡飞狗跳的场面,也知道这里的居民肯定不知道要如何避让大将军的车骑。

大将军府的人员效率很高,比得上后世的城市管理者。很快大将军的车骑就出现在街角,黄叙看着一对对骠骑当先开道,总数约有百骑,后面几十个铠甲整齐的精锐军士跟随,之后才是大将军的车驾,后面还有军兵不断从街角转过来,黄叙也对大将军的威风艳羡不已。

大将军可以开牙建府,有自己的属官和常备军队,跟黄忠的杂牌将军没法比。一个是大汉帝**中第一人,一个是没有固定部属的杂牌郡兵指挥者,正如天际神龙和地上蝼蚁的差别一般。这就是大汉帝国的威严,任何人都只能在其中往上爬,挑战大汉威严的人,就像此时被掘墓鞭尸的张角一样,死了都不得安生。

曹操拉了拉出神的黄叙,两人跟着袁绍迎上前去。有袁绍开道,两人倒是没有被大将军府的属官查验身份。袁绍上前在车驾前给何进介绍了一下黄叙,黄叙也规规矩矩的大礼拜见。

黄叙听着何进的夸奖之语,仔细打量这个大汉军中第一人。何进长的五大三粗,蓄着长须,极有威严,只是说话之间气息散乱,看来不是修习内功之人。

黄叙对于何进倒是知之甚详,何氏是宛城人,祖上是宛城有名的屠户,所以让南阳豪门很看不起,说他出身低贱。但何进为人精明,重金结交宫中宦官南阳郭胜,把自己的妹妹送到宫中,在十常侍的帮助下,坐稳了后宫第一人的位置,更是生下了大皇子刘辩,被立为皇后而母仪天下。

何氏不是南阳豪门,在朝中没有根基,这种出身看似是一大劣势,但恰恰是何氏兄妹的最大优势。十常侍忌惮南阳豪族,汉灵帝也忌惮天下豪门,他们都希望扶植出来的外戚能够为自己所用,这也是何氏能够显贵天下的原因,何进更是将另一个妹妹送给张让的儿子为妻,此时与十常侍关系极为密切。

黄叙想不出何进有什么理由出现在这里,如果只是法家的掌门人之争,此时投在法家门下的袁绍已经在他的幕中,虽然他出身低微,才疏学浅,但有袁绍为他鼓吹,曹操此时也是没有还手之力,何须自己这个跟墨门亲近的人帮助呢,其余的人都是儒门中人,对于法家的门户之争也不会插手。

如果是为张温说项,自然不需要他亲自出面,因为他一旦出面连接儒家,就会彻底跟十常侍翻脸。以汉灵帝对于十常侍的信任,如果十常侍推动汉灵帝立二皇子刘协为储君,何氏的荣华富贵就会顷刻化为乌有。

何进自然不会跟黄叙解释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黄叙也只能小心的在旁边伺候着。听着何进对于他和曹操的夸奖之词,黄叙觉得汗毛都竖起来了。何进虽然为人精明,但到底家世低微,一张口就尽显商人本色,文辞粗俗不说,更是把两人夸得都没了边了,虽然黄叙脸皮厚,也觉得何进说的太过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