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医圣和税政(1 / 1)

医圣和税政

“老朽年迈,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举荐族子张机为雉阳县令。Www.Pinwenba.Com 吧张机表字仲景,以前一直跟随我学医,后来在洛阳游学,此时听说宛城收复,已经回到涅阳。此子聪敏异常,医学已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难能可贵的是他博览群书非常善于总结,生平志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可以担此重任。”

“张仲景?此人是张院士族子吗?现在何处?”黄叙殷切的问道“正是张仲景,主公也听说过此子吗?”张理疑惑的问道“略有耳闻,只听说此人精通内科医学,我一直都想要寻访,却不知道是张院士族子,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可否请来一见?”黄叙对于这个后世被尊为医圣的张仲景印象深刻,但有了华佗和张理的投效就忘了对张仲景的寻访,虽然后世的南阳号称四圣故里,但黄叙也不知道医圣张仲景的家在南阳哪里,更不知道张仲景的名字叫张机,所以一直也不知道张仲景与张理是这种关系。

“此子现在正在医学院帮助我整理教材,只是此时进来,岂不是会打断会议进程?”张理不知道一向沉稳的黄叙怎么突然如此性急,黄叙曾经在以前的会议上要求大家,会议期间不得打断进程,再重要的事务也要留在会后去解决。就像刚才提到的马痴董骐,虽然对涅阳的作用巨大,但黄叙也是要求在会后安排相见。

“先派人去请张机先生和董骐先生,我们进行下面的议题,等会儿安排他们再参会!”黄叙对于张仲景的敬仰是无与伦比的,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中医术通神的人有很多,张仲景能被尊为医圣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就连华佗在华夏医术历史中的地位也无法与张仲景媲美,因为华佗的医术和医书并没有被传入后世,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两千年后还是中医的圣经,所以张仲景被尊为医圣。诸子百家学说之中能被称为圣人都是谁,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兵家孙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等等,就连孟子也只能被称为亚圣,可见张仲景对于华夏医学的贡献之大。

涅阳以后的财政政策这是黄叙的强项,在座的众人除了米迪有一些财务常识和税收知识外,其余众人都是不管这些琐碎的事务。大汉的税收制度来源于秦律,也说不上有什么先进之处,黄叙简单的论述了涅阳以后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情况,最主要的是税收,其次还有财政投入实业生产中的收益。大汉文人对于财政一直都不在意,因为儒家学说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朝廷想当然的认为天下的财产都是君主的,只是交给臣民打理而已,法家学说也认为收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他各家学说中大多不涉及税收政策,只有米迪这个在西域诸国和大汉之间行商的安息人对于税收的理解是正确的。

税收是政府提供服务的酬劳,税收的多少与政府提供的服务是成正比的。秦朝税赋极重,但秦始皇在全国修建驰道、驿站,在北方修筑长城,兴修水利等等,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大汉的驰道还是秦始皇留下的,包括长城、驿站,只是没有被当时的平民理解,也是因为秦朝过于**,政府提供的服务没有征求平民的意见所致。同样,政府的军事实力扩张、平民的医疗和教育,自然灾害的政府救援,公共设施的建设等等都需要财政的支持,而财政的主体收入就是税收。

财政包含税收,民生保障,公共设施投资,军队和政府的公共开支等等,好的财政政策会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黄叙虽然有闭门造车之嫌,但此事能给他提供帮助的人一个都没有,只能将这段时间自己的总结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涅阳的初期财政政策分为两个部分,税收和债券,涅阳税收政策不能违背大汉法律,原有的土地税和丁口税、车船税除了地方留存的部分外,大部分还要逐级上交。能作为新税制核心的只有商业的增值税,大汉虽然有商税,但都是各地随便收取,基本上都是定额,这就造成了各地商税不一,朝廷监管薄弱的地方,官吏都是涸泽而渔,造成局部商品价格奇高,百姓苦不堪言,也给商品流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涅阳此时不是独立的政府,推行新的税政只能通过军事科学院下设的交易市场,南阳的地理位置优越,又是大汉的中心位置,东南西北的商品都在南阳境内交易,大司农每年都在南阳发卖大量的粮食,此时已是全国的商业中心。涅阳距离宛城数十里,又有沔水连接,军事科学院下属工厂的玻璃制品、食盐、纸张、甚至规划中的棉纺品、民用铁器都会成为以后交易的重点,军事科学院一直都在筹建交易市场。黄叙设计中的交易市场是仿照后世的期货交易市场的现货部分设立的,商税中最主要的税种是增值税和交易税,同样为了鼓励本地工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向外流通,黄叙还设计了出口退税政策。

增值税部分可以抵扣,这就激发了商人交易中的纳税积极性和在本地进货的热情。一个西域商人在军事科学院卖掉两船细麻布,需要缴纳百分之十五的增值税和百分之五的交易税,看起来税收很重,但如果这个西域商人在军事科学院的下属工厂购进等值的产品,就会抵扣其中的增值税部分,两项交易加起来只有百分之十的税费,其中购进部分的交易税还是由工厂缴纳的,当然这部分肯定会包含在商品的售价中。此时的物流成本很大,商人不可能空手来收购商品,而带来的商品必然是涅阳紧缺的商品,否则就难以售出。本地工业可以享受百分之二的出口退税,当然对于工厂还会有增值税和教育附加等税种的收取,但此时涅阳的工厂主要是军事科学院的大工业和墨门为首的手工作坊两种,此时还没有开始征收。

债券部分也是黄叙深思熟虑之后定下的,由军事科院发行,分为长期喝短期两种债券,军事科学院用交易市场的税收为抵押。长期债券为一年期,年利息百分之五,短期债券为两月期,年利息为百分之四。发行方式为定向发行,主要针对军事科学院下属工厂、黄巾家眷、黄氏宗族、墨门弟子等核心力量。地方宗族此次不作为发行方,以免被误解为敛财手段。

首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二十亿钱,其中军事科学院下属工厂以股权抵押认购十亿债券,黄氏宗族变卖田产认购两亿钱,墨门子弟认购三亿钱,黄巾家眷从孙夏遗产中拿出五亿钱认购,其余两亿三千万钱作为各家的安家费用。

孙超本来以为黄叙会把这七亿三千万全部征用,因为当初孙夏搬取这些钱财也是为了作为投名状拿给黄叙的,没想到黄叙留出一部分给家眷安家还将五亿钱变成了债券。虽然孙超算不出来交易市场的税收能否支付这些债券的本金和利息,但也心中欣喜异常了。黄巾家眷投效涅阳是拿性命做赌注的,涅阳就是杀光黄金家眷去朝廷邀功,大家也只能怨恨所投非人,大家只想在乱世之中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没想到还能保留财产和分享涅阳的收益。虽然此时听得不明不白,但也知道黄叙的好意,立即起身大礼参拜,被黄叙扶起。

首期债券募集的二十亿钱作为涅阳财政的本金,主要是投入工厂的后续建设生产,军事科院的研发和保障工作,涅阳义军核心人员的奖励和培养,行政人员的基本开支上,剩余部分投入涅阳的公共设施建设中,比如码头、驰道、启蒙学堂、医院等等。

涅阳义军的整编和训练工作主要由黄忠论述,主体内容是保留黄氏、锦帆贼、墨门子弟从军人员的主体,涅阳招募的义勇根据个人意愿或者遣散或者归入郡兵编制。黄巾最后的三千多精锐,根据个人意愿,愿意从军的,划入地方保安团,不愿从军的,可以遣散在涅阳自由择业,军事科学院负责安排工作和安置入地方。由黄氏子弟、锦帆贼、墨门子弟组成的主体部分包括魏延的警卫营全部进入军事指挥学院学习,日常秘密训练,作为以后涅阳军事力量的军官队伍来进行培养。

此时门外的典韦进来禀报,张机和董骐二人已经到了,会议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时辰了,大家也都显出疲惫之色。尤其是黄叙讲述财政政策的时候,里面有太多的专有名词,大家都是似懂非懂,甘宁差点睡着了。黄叙看到这种情况,也就要求会议暂时休会。

黄叙来到旁边的汉江厅接见张机和董骐,张仲景年龄在三十岁左右,体格健壮而有儒雅之气,气息绵长,一看就是个学习过内家气功的武学高手。黄叙走进来的时候,张机目不斜视,而明显是混血儿的董骐则比较紧张,黄忠还要与甘宁等人敲定整编的细节所以没有来接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