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京
天子诏书中的内容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朱儁、秦颉虽然设计徐璆,但也没想到徐璆会在收复宛城的大功劳之下被革职问罪。Www.Pinwenba.Com 吧秦颉虽然没有大功,但斩首之数已经有数万,张曼成之死成了历史的糊涂账,朝廷没有真凭实据,也没办法治秦颉之罪,但秦颉机关算尽也没能封侯,也是冥冥之中的定数了。徐璆的革职问罪恐怕与董太后和此时任司隶校尉的张忠有很大关系,徐璆为他的铁面无私付出了丢官罢职的惨痛代价,也让跟随他来南阳立功的荆州世家受到了惨重损失而一无所得。
情报处设在洛阳的机构仅次于涅阳的行政中枢,此时已经通过南阳商人连接上了中常侍毕岚,毕岚是墨门中人,是墨门此时有名的大匠,按辈分是黄回的师弟,此时是十常侍之一。毕岚是东平郡人,少年游学于南阳,为发扬墨门学说,净身入宫,此时任职掖庭令,掌管后宫账簿及蚕桑女工和采买宫女之事。虽然十常侍深得汉灵帝信任,此时权倾朝野,但毕岚并没有说动汉灵帝将墨门学说列为显学。张角起事之前,十常侍都有与张角勾连,毕岚也冒险与张角结交,但很快就知道张角不是成事之人,果断与张角撇清关系,所以最后只有封胥因此而死,十常侍都得以保全。此时收到师兄黄回的来信,提及涅阳大兴墨门百工之说,且将黄叙的思想大肆鼓吹,毕岚也是激动不已,动用关系为黄叙父子俩铺平了封侯之路。
黄叙的年龄太小,没有加冠就不能在地方为官,加上朱儁、徐璆、秦颉上表中多次提及黄氏父子在南阳名声大振。朝廷为了平衡地方势力,一方面对黄忠加官进爵,利用黄忠弹压南阳豪族,另一方面也怕黄氏父子在南阳成尾大不掉之势,同时征召黄叙为郎,进京就职,也是变相的人质。
郎官秦、汉,郎官属郎中令(汉武帝改为光禄勋),员额不定,最多时达五千人,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四等。以守卫门户,出充车骑为主要职责,亦随时备帝王顾问差遣。初以任子(因父兄功绩得保任授官者)、赀选(以有相当财产得任官资格者)为充任,武帝从董仲舒议,始使郡国每年保荐孝廉为郎中。两汉郎官常有出任地方长吏的机会,时人视为出仕的重要途径。东汉以尚书台为政务中枢,分曹(相当于后世的部和司)设尚书郎。郎官遂从侍从官变为各行政部门长官,不再隶属光禄勋。此外,汉代郎官亦称山郎。除议郎外,郎官均须执戟宿卫殿门,号为轮流当值,其实非出钱送礼,取得文书,不能出外。
此时虽然有朝廷诏书,但公车署的行文未到,黄叙并没有跟着来传旨的小黄门一起进京。这也是应有之义,凡是公车征拜的郎官,都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人走亲访友、大宴宾客、准备行装、安置家人等等,时间从十数日至数月不等,主要还是要看天子的心情。公车署行文未到就不会计算时间,黄叙心中虽有千百个不愿意,但也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何况此时的涅阳在大汉朝廷面前还没有一根手指头强大呢。
朝廷诏书中并没有除去黄忠的涅阳令的职务,此时南阳诸县的官吏被黄巾杀戮无数,一时间没有足够的人才被选为县令。南阳宗族势力复杂,原有的名门显贵受到朝廷的打压而不能出仕,新的世族还没有足够的影响力进入朝廷的视野。涅阳控制南阳西部十一县的政事,但只是此时朝廷无暇顾及之故,如果不能及时的安排心腹之人出任这些县令、县长,等到朝廷反应过来,到时候都会给涅阳的发展留下隐患。
举荐官员需要郡守和刺史的上表,此时徐璆被罢免,荆州刺史空置,秦颉也有自己的诉求,不可能同意黄忠的所有人事意见。黄叙必须要通过朝廷的影响力把这些职位控制在自己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毕岚影响十常侍的决策,这就需要用珍宝行贿了,好在,米迪从西域带来的玻璃器皿还有很多,黄叙赶紧安排情报处运作此事。
此时涅阳有足够的资历和政事能力的人员缺乏,但西部诸县也要为宗族势力留下一定的职位,也不可能不让秦颉安插人员,还有朱儁的一些边缘势力也希望借此机会入仕。
宛城何氏虽然出身低微,但此时一个皇后,一个大将军,俨然是宛城第一豪门,不可能在南阳的官吏中没有自己势力。
司空张温是兵家翘楚,又是南阳人,也会在南阳安插亲信。南阳的刘氏宗族都是光武帝同族的嫡系子孙,虽然也处在被打压的行列,但也会有一些人能脱颖而出。
黄叙如果想将南阳西部十一县控制在手中,就要准备足够的人才,还要妥协各方势力,最后拿到手中的能有一半的县令、县长就不错了。但县丞、县尉、主薄等职必须要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样纵然县令不是自己人,也不会影响涅阳的秘密发展。
孙夏留下的遗产是巨大的,在宛城登船离开的还有三千多黄巾精锐,两万家眷,以及七亿钱币。这些人很多都是赵弘的嫡系,虽然赵弘死在战场之上,黄叙是无心之失,但这些人一定有人暗恨黄叙。
这些钱币黄叙并不想直接征用,因为这是孙夏和五百黄巾力士的生命钱,他们还有家人,黄叙要想建立民主和共和的伟大时代,就要保证任何人都不能用权利剥夺他人的权利,包括他自己。虽然此时没有立下宪法,但行事的准则一定要定下来,让后来人不能找到理由在宪法上开口子。
涅阳军事科学院也不是黄叙的私产,此时百业待兴,各种军事装备及民用品都在研发之中,很多理论都需要黄叙的亲自指导和参与。在黄叙的设想中,军事科学院不是黄氏家天下的工具,军事科学院是属于所有汉人的,也是属于全世界所有渴望民主和共和的人们的,但它首先要保证汉人不会进入黑暗的五百年,不能让汉人沦入野蛮民族的屠刀之下。先进的武器是守护文明的,不是一少部分人奴役天下众生的工具。
虽然自己一直在怀疑孙坚阴谋策划了一系列的刺杀活动,但几次与孙坚见面,孙坚都是目不斜视,好像根本不认识自己,此事还有太多的蹊跷,周泰返回九江也是要调查此事。如果不找出刺杀的主使人,黄叙始终如芒刺在背,睡觉都不踏实。
当晚宛城所见的蒙面女子,黄叙猜测就是张曼成的妹妹,她这种混血儿的长相会让人过目不忘,所以一直要蒙着面纱。但能跟黄黎长的那么相像,黄叙不认为是巧合,虽然此时大汉有很多混血儿,但混血儿能如此相像绝非偶然,何况黄黎一开始也是被太平道收养的,十有**此女与黄黎是一对双胞胎。宛城被破之后,黄叙找遍全城也没有找到那面铜镜,此时黄叙想来,多半被蒙面女子带走了,文聘出身豪门不可能贪墨一面外表并无异常的铜镜。此铜镜关乎黄文的来源之谜,黄叙也要全力搜寻蒙面女子,也许能找到未解之谜。
黄叙一直对于此时涅阳的情报能力不满,但合适的情报人员需要长时间的选拔和培养,此时的交通和信息传递能力太慢,不管是以后的战争要求和政治要求,都需要一支强大而快捷的情报队伍。黄叙一时也不可能造出电台,信息传播最快的方式就是飞鸽传书。
但此事黄叙一直在秘密实验,效果非常的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此时的生态环境太好,鸽子的天敌鹰类猛禽到处都是,放出去十只鸽子,一只都飞不回来。
此时情报处只能驯练猎鹰,但收获有限,鹰类的活动范围较小,百里之外就很难收到情报。还需要选择更好的鸽子品种和猎鹰品种,以及庞大的种群数量才能打造一个令人满意的情报网络。
涅阳虽然空前团结,但依然有各种势力团体,墨门众人、道家的黄巾家眷、黄氏族人、甘宁的锦帆贼、周泰的九江水贼、各宗族势力及在涅阳义军中的子弟都需要强大的协调能力才能驾驭。
随着涅阳势力的扩张,各种矛盾都在悄悄的酝酿,这都需要一个好的制度来解决问题。只是此时涅阳还必须秘密发展,不可能立宪,通过宪法控制掌权人的行为。也不能公开设立法院,因为涅阳只是大汉的一个县,此时也没有能力独立成国。
此时讯息很不发达,大汉地域辽阔,辖下数千万子民,民主思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传播开来。但民主思想传播的过程中一旦被朝廷察觉,就会按谋反论处,涅阳要有足够的实力应对朝廷的讨伐还需要很长时间。
黄叙一旦离开南阳,黄忠大权在握,就会逐步发展黄氏家天下的能力,这不是黄忠贪权,而是受政治认知所限。民主和**从来都是对立的,在黄叙父子身上又是如此的矛盾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