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遗产(三)
“小时候的事情,我都记不住了,可是我印象中没有任何家人的记忆,我小时候被太平道的人收养过,这些早就跟家主说了,太平道的人当初让我带公子跟他们见面也不是想害公子,我也告诉家主了,可是这些人都不相信我!”黄黎说着更是委屈,声音哽咽。Www.Pinwenba.Com 吧
“我相信你,此事以后谁也不要再提。”黄叙说道,甲子日太平道劫持他,事后黄忠也对黄黎仔细的盘问了,这次黄忠也仔细调查了军事科学院的禁卫,知道黄黎不可能无声无息的离开军事科学院,所以才会让黄黎在此照顾他。
“甘司马可有消息传来,黄巾家眷现况如何?”黄叙问典韦道“甘司马已派人回来告知,黄巾家眷会沿江到九江,由周泰的人马接应,分批送回涅阳,主公请勿挂念。”典韦沉稳的答道。
“可惜了孙夏,一个好汉子,年纪轻轻的死在乱世之中,都是我没能力啊。”黄叙黯然神伤“主公勿要悲伤,男子汉大丈夫,能如孙夏这般轰轰烈烈而活,维护家眷老弱慷慨赴死,是我大汉男儿的追求。孙坚此人武艺出神入化,手下个个精锐,遇上此人也是孙夏命中注定,主公仁心仁术,相信孙夏泉下有知,必不会埋怨主公。”华佗进门说道。
“华院士、张院士,劳烦二位了!”黄叙站起来施了一礼。
“主公多礼了,我们没出什么力,主公只是劳累过度,加上运功岔气而已!”张理赶紧接道。
“叙儿无碍了吗?”黄忠也来到黄叙房中。
“禀告父亲,我无碍了,只是腹中饥饿,近日各种情况,还请父亲告知。”黄叙施礼道“我已安排人备下饭食,我们一起去吧,边吃边说。”黄忠看了一眼黄黎典韦,黄黎只顾着哭,典韦也没想到黄叙几天没吃饭,都没有安排饭食。
黄忠当先而走,黄叙紧跟其后,再后面是张理和华佗、黄黎,典韦和孟熊在后跟随。此时宛城平定,各部军卒都在城外扎营,城中各种势力复杂,虽然在黄氏大宅中,内卫一样要小心谨慎,这也是日常黄叙不断重复内卫工作就是要防患于未然所致。
大汉的饮食以谷物和肉食为主,但做法都比较原始。比如小麦虽然被碾碎而食用,但没有分离麸皮与面粉,基本做法都是麦饼,没有面条和馒头等做法。菜肴的做法也都是烹煮,没有煎炒之法,也跟此时的铁锅并没有大量使用有关。黄叙改良了家中的食物烹调方式,加入了很多煎炒的菜肴,让涅阳核心团队赞不绝口,每次只要说请吃饭,连华佗这个谦谦君子都喜形于色。
桌上都是一些后世常见的炒菜,涅阳军为了有更好的机动能力,在后勤保障上进行了很大的投入,此时军中使用的都是水力锻锤锻造出的熟铁锅,虽然容量比铸铁铁锅要小,可是更轻便,更结实。熟铁锅的应用也让涅阳军的伙食发生改变,煎炒的菜肴需要的时间更少,士兵吃饭的时间就会更短,部队的机动能力就会提高,只是此时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而已。
“孙夏此子,有仁有义,害怕黄巾家眷给涅阳后勤造成负担,从内城各库房中搬出了数亿钱,就是因为搬运这些钱,才造成了登船时间的拖延,不想最后因此而死,想来是我涅阳对他不住啊!”黄忠一直都是一个冷静的人,此时也感慨良多。
“竟有此事,孙夏太迂腐了,只要有人在,钱都是可以赚来的,他好糊涂啊!”黄叙乍闻孙夏因为搬运钱币而造成登船时机延误,想想孙夏当时欲言又止的样子,心中更是悲愤。孙夏不是爱财之人,但他毕竟受眼界所限,不知道钱财只是流通的代用品而已,涅阳虽然现在财政状况不佳,但已经有了生财之道,改善财政状况只是时间问题。对于黄叙来讲,百亿钱财也比不上孙夏一条人命啊。
“主公不爱财货,独尊人才,我们感动不已,孙夏功劳巨大,是我辈楷模。”席间众人纷纷应道。
“今日在这里,我跟各位重申一下,人是最宝贵的,我在此立誓,我愿倾天下之财富换取诸位的一生平安,请各位广为传达,我涅阳众人不需视钱财如粪土,但任何人的生命都是钱财无法衡量的,留着有用之身,一切才有可能。”黄叙严肃的说道。
“诺!谢主公!”众人都起立行礼。
孙夏从宛城内城搬出的钱对于涅阳来讲,意义无比重大。涅阳百业待兴,初期需要很大的投资,虽然此时涅阳的大规模工业计划已经完成基础设施的初步建设,但后续的工人招募,原材料的生产和采购,工人的薪水,工业产品的包装和流通都需要很大的货币支持;此时涅阳义军连战连捷,各部都积累了大量的军功,后续的奖赏也是少不了的,大汉军律对于义军的赏赐本来就小于正规军,此时朝政混乱,更不知道分到涅阳义军手中的赏赐能有多少,何况黄叙还有争雄天下之心,士卒必然要重赏才能收心。
军事科学院此时已经筹建了玻璃工厂,食盐工厂和造纸厂,棉纺厂也在建设之中。玻璃工厂需要的原料主要是石英矿和添加剂,食盐工厂出来生产食盐外,还负责向玻璃工厂和造纸厂以及秘密筹建中的高炉炼钢厂提供添加剂和漂白剂,造纸工厂除了生产书写用的白纸之外,还生产包装玻璃器皿的包装箱纸、彩纸和包装食盐的油纸。涅阳的产业链在规划之初就是完整的闭合链条,此时需要大量的工人填充其中,黄巾家眷人口虽多,也能被各工厂吸收。
只是工厂的启动需要很大的货币支持,毕竟现在涅阳还没有能力发行货币。矿山所有人的各地宗族需要有足够的收益才能死心塌地的跟自己绑在一起,此时没有大型工程机械,采矿工作非常危险,矿工的收益要很高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工厂的工人也要有足够的收入保障才能吸引农业人口转移,黄金家眷中的青少年要有良好的教育同样需要大量的钱财,涅阳军的军事装备更是一个无底洞。有了这数亿钱币,涅阳就能进入良性循环而不用动用非常手段,就不会给涅阳的后续发展留下原始资本肮脏的隐患,可以说孙夏对于黄叙的帮助居功至伟,从此黄叙不用再为第一桶金而留下骂名。
此时涅阳众人大多都停留在用这些钱财解决后续军事发展的认识上,黄叙也不可能一一解释,毕竟此时涅阳没有系统的商务教育,此时的众人理财理念都停留在盈余和投机之上,对于税收的理解都停留在皇粮的基本层次上,根本不知道投资拉动经济,经济水平提高带动消费,消费带动税收的基本规律。
此时甘宁没来得及清点具体的数字,但这批钱币大致在七亿左右,按照此时的购买力可买粮食七十万石,如果在二十年前,这些钱能买到一百三十万石。涅阳控制西部十一县的税赋每年也就是三到四亿钱之间,甘宁当初买的蜀郡郡丞也不过花了七百万钱,可见这些钱币的重要性。当然这只是最粗略的算法,这七亿钱带给涅阳的是整个工业产业的盘活,这些工业产业以后所产生的价值是百倍千倍的,就是按此时民间借贷这七亿钱的年利息就需要近四亿钱。
孙夏搬出这些钱是为了给黄巾家眷个投名状,没有对这些钱财做什么安排,可是黄叙不能把这些钱财据为己有,因为这些钱是黄巾最后的精英们用生命换来的。黄叙在这些钱币的使用上也犹豫不定,可以由军事科学院发行债券,以固定利率回报给黄巾家眷;也可以设立产业基金,直接折算股权投入工厂。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利弊,如果发行债券,利率的确定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此时的大额借贷年利率都在百分之五十上下,连大汉朝廷借贷都是这个价,有时候特别紧急还会达到两倍三倍的利率,怎么协调利率绝非黄叙一句话就能解决的。如果直接折算成产业基金,一开始黄巾家眷的回报是很难保证的,毕竟大工厂的建设周期很长,加上此时产品都在研发之中,产生效益还不知道要何时呢。
这些问题黄叙一时之间还没办法与众人商议,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此时黄巾家眷缺席,怎么商议都不可能保障黄金家眷的利益。
宛城收复,朱儁第一时间就上报了朝廷,涅阳义军此时实力强大,各部都不能忽视。都是人精,谁也不愿意在大功告成之时,被流寇残匪给刺杀。朱儁的报捷文书中,涅阳义军功劳只在北军五校的三河精锐之下,比秦颉和徐璆的部下功劳都大也成了此时众人的共识。
十月十五日,天子使者来到宛城,也带来了朝廷对于各部将士的封赏。朱儁剿贼有功,拜右车骑将军,封钱塘侯,三河精锐赐钱千万;黄忠应诏命,兴义兵,收复十一县,破宛城有功,拜平南将军、封古城乡侯,赐钱百万,领南阳郡兵;黄叙年少而有勇,阵斩贼首,为天下少年楷模,封列侯;秦颉讨贼不力,但能阵斩贼首,功过相抵,赐钱百万,抚恤江夏士卒;徐璆剿贼不利,致使朝廷损失惨重,军马损失五千余匹,擅自招安贼寇,革职查办。孙坚破宛城有先登之功,封别部司马,正式进入朝廷正规军序列。同时天使带来的还有黄巾贼首张角病死于广宗,黄巾之乱正式拉下了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