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黄氏
黄叙在朱隽的大帐中并没有看到文聘,徐璆只是带了主薄前来。Www.Pinwenba.Com 吧虽然知道文聘此时在徐璆的军中,但徐璆的为人是水火不侵,而黄叙的诸多言论事迹,如果此时传入徐璆的耳中,则涅阳就有倾覆的危险,所以黄叙不敢轻易与徐璆发生交集,营中之事更是严密封锁消息,严禁任何非嫡系势力与外军接触。
时间进入七月三日,距离第二次宛城大战已过去十几日,南阳已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了,涅阳义军大营扎在淯水之畔,有东南风沿河而来,是诸部之中最为清爽的扎营地。黄叙正在帐中整理情报处送来的各种消息,门外典韦来报,江夏黄氏族长前来拜见黄忠。黄叙知道这是徐璆的江陵义兵终于将营寨按扎完毕,徐璆父亲为度辽将军,从小耳濡目染,对于骑兵训练扎营很是在行,但宛城北门地势开阔,独山又有秦颉的江夏水军驻扎,所以选取营地很是废了一番功夫。
南阳黄氏是江夏黄氏的支脉,黄氏族长黄祖亲临宛城,纵然平时来往极少,黄氏孝义传家,宗族内部家规森严,所以黄忠早就安排人去拜见,只是黄祖一直忙于扎营及后勤保障问题,没有时间相见,此时能主动上门,也是黄忠在黄氏宗族中辈分较高,此时又是独领义军,在此时的宛城诸部汉军中,地位不是黄祖能比的。
黄叙赶紧安排亲卫收拾大帐中的各种绝密物资,遣典韦去寻找巡营的黄忠,自己整理衣冠,亲去大营外迎接黄祖。
本来黄叙对黄祖没有任何好印象,但自从见了孙坚之后,黄叙对这个射杀孙坚的黄祖好感大增,黄祖能在刘表入荆州之后,半独立于荆州诸部之外,多年在前线抵挡孙氏父子的进攻,恐怕不是三国演义中所写的那么没用。江夏郡人口只有二十几万,黄祖能凭借江夏一郡之地抵挡孙氏父子十几年,先杀了号称江东猛虎的孙坚,孙策平定江东之后,多次征讨黄祖也没拿下这颗钉子,最后还是孙权继位多年之后才攻破江夏。因为是同姓,黄文的记忆中黄祖的事迹虽然没有完整的时间顺序,但大致的事迹还是知道的。
“族长来访,有失远迎,还请见谅,我父还在巡营,请大帐说话。”黄叙道“叙叔亲自来迎,小侄不胜荣幸,您先请。”胡须修剪非常讲究的黄祖回道。南阳黄氏是江夏黄氏支脉,人丁又是不旺,数代下来,所以黄叙辈分很高了,还是江夏黄氏族长黄祖的叔叔,黄氏家规森严,虽然黄祖是黄氏族长,还是要按辈分来称呼黄叙。
黄叙当先而行,步伐轻盈,黄祖带来两个黄氏子弟,三人紧随黄叙脚步,路上不时瞟过涅阳义军的寨内营帐布局。黄叙看到典韦和另一个叫孟熊的亲卫立在大帐之外,知道黄忠已经回来。
黄祖看到涅阳义军的中军大帐外站着两个身高近丈的巨汉,身挎长刀,披着超大号的精铁铠甲在烈日下,虽然汗流不止,但神完气足,肃立不动,只是黄叙走近,低头掀开大帐门帘,动作沉稳而敏捷。心中不禁感慨,南阳黄氏何时竟有如此实力!本以为黄忠父子招募的义兵都是些流民百姓,无赖子弟,侥幸得些军功。不想营中各部都是勇健之士,进退有度,兵甲齐备,帐前亲军更是雄健异常,世间竟有如此猛士,简直就是天降神兵,不知从何处招募而来,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竟不知人间有如此猛士。都说黄忠武艺冠盖天下,又收得如此亲军,如果悉心调教,千军万马之中,岂不是如入无人之境!
思考之间,已进入中军大帐,只见帐中陈设甚是奇怪,居中一张高案,案后,黄忠高坐在一个木架之上,绝不是军中大帐的陈设,自己竟不知是何物。只见黄忠虽已中年,面如冠玉,仿佛加冠之后的青年,丝毫不显岁月流逝之色,十数年未见倒是越发年轻。
“安世鞍马劳顿千里,为解南阳民之倒悬,可钦可敬,义之所向,真我黄氏之楷模!”看到黄祖进帐,黄忠起身迎道,黄忠此时是涅阳令,地位很高,又在军中,自然以黄祖的表字安世来称呼。
“黄氏为天下义之所在,南阳民众为贼所害,叔公居于危地,孝义所指,江夏黄氏怎敢不举族来援。”黄祖恭恭敬敬,回答公私兼顾。
一阵寒暄之后,黄叙觉得黄祖此人说话滴水不漏,是一个英杰人物,难怪能作为黄氏族长。黄祖对于涅阳来讲,战略意义重大,首先,黄氏孝义传天下,黄叙如果想逐鹿天下,必需要得到天下黄氏的支持,如果不能团结亲族,则天下人如何肯响应!你黄叙连自己族人都容不下,天下英雄如何能望风来归!此时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人人口碑相传,信息传递之时,会被加入诸多主观思想在其中,人都是自私的,黄叙不敢奢望自己跟江夏黄氏决裂之后,还能落下一个好名声。
现在黄祖已经见过,知道此人是一个人才,黄祖投奔涅阳的人才效应巨大,但黄祖投奔涅阳的口碑效应对于涅阳才是有战略意义的。之前归附自己的诸位英杰,从历史角度来看,大多数人的能力都不在黄祖之下,但黄祖对于其他枭雄的意义都不如对于黄叙巨大,因为他们是同族,而黄祖是孝传天下的黄香嫡系子孙,还是黄氏的族长。所以黄叙脑子中想的都是如何让江夏黄氏归附涅阳。
由于黄叙走神,黄祖后面的话语都是过而不入脑。黄祖此来主要是为了慰问南阳黄氏而来,只是提到了一件事,黄忠丧妻已久,一直没有续弦,黄祖带来了各大族的联姻之意。黄忠先夫人文氏,是南阳大族,此时已过世数年,黄忠已是涅阳令,此时又在剿贼之中屡立战功,前途远大,江夏黄氏虽然实力强大,但此时地位堪比黄忠的是一个都没有。大汉世族都是结连有亲,荆州各大族自然都愿意结连黄忠这样有前途的亲戚,此事倒是不能真的理解为黄祖代表各大族来求亲,恐怕更多的是黄祖代表黄氏宗族势力来了解黄忠的意思的。
黄忠对于续娶之事,回复黄祖说南阳大乱,黄氏子弟流落在外,有家而不能回,此时不是商议之时。黄祖得到肯定答复也不再追问,只需私下运作即可。黄叙倒是感慨良多,毕竟自己是成年人的思维了,这个时候黄忠续弦,自然不会反对,只是黄文的记忆之中就是因为后母的关系才与父亲有了隔阂的。黄文的父亲在生了黄文之后,事业成功,就有了黄文弟弟的母亲,但一直没有离婚,两个家庭三个孩子自然诸多坎坷,所以黄文一直与父亲的关系不佳,是终生的遗憾。黄忠对黄叙宠溺非常,此时正值壮年,于情于理黄叙都要支持此事,只不过心中有些感慨罢了。这个后母会不会是三国名人呢?
江夏黄氏此时投在荆州刺史徐璆的帐下,不可能直接拉拢,只能通过以后的联系和走动来收复他们,这就要有先决条件,就是黄忠的仕途发展必需要顺利,涅阳必需能在荆州有足够的实力控制局势,还要徐璆不能再平定宛城黄金之后荐举黄祖为要职。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前两个条件都是可控的,第三个条件不是容易实施的。徐璆此时已经成为挡在涅阳发展之路上的一个最大绊脚石,但徐璆的为官之道和此时的官职都不是黄叙此时能对付的。
黄忠和黄祖随时多年未见,但两人本就没有太多交情,寒暄之间也没有什么有意义的内容,黄祖介绍自己的儿子黄射和黄御给黄忠和黄叙认识,年龄都不到二十没有加冠,举止有礼有节,身材高大健壮,都是少年英才,只是眉宇间有些许傲气,估计也是听说黄叙文不成,武不就所以相见之中有了自傲的神色。
黄忠特意询问了荆州诸世家大族此次来南阳的人员组成,此次荆州世家大族如江夏黄氏、南郡蒯氏、蔡州蔡氏、南阳文氏都有参与,各家出钱出力,派遣亲族子弟和门人仆役充斥其中,从这方面来看,徐璆在荆州除南阳之外的各郡有着很大的号召力,这也让黄叙更加头疼。此时从荆州本地很难将徐璆移走,只能通过朝廷的力量才能搬动徐璆这块绊脚石。黄文穿越前是公司的营销总监,虽然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很强,但华夏国的风气很坏,事事都要潜规则,也是深通送礼之道。此时又知道十常侍权倾朝野,自然主义就打在了通过贿赂十常侍来搬走徐璆这块绊脚石的目的。
黄叙计议已定,在送走黄祖之后,立即安排情报处在洛阳的人员,找途径与十常侍取得联系,以便作为朝中的强援,毕竟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接下来的日子各部都在休整,宛城黄巾两次出城都损失惨重,此时天气闷热异常,自然也不愿兴兵,黄叙每日带领警卫营在淯水河畔训练之余,也就是处理各处传来的情报。这一日上午正在帐中练字,只见甘宁在帐外大喊,“贤弟,大事不好,我营中一个世家子弟昨夜失踪,有与他相熟的士兵来报,他曾经拉拢士兵要同去刺史处诬告兄弟有不轨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