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将朱儁
奏的官员,把州牧的奏章加以改动,于是尹端才得输作左校。尹端见罪过减轻,大喜,但心中疑惑,不知为何得减罪过。朱儁下一任太守徐珪荐举朱儁为孝廉。后升任兰陵令。朱儁力官,有过人的才能,东海相又上表推荐。正好交趾群盗并起,州牧、郡守软弱无能,不能禁止。另外,交趾梁龙率众万人,和南海太守孔芝一起反叛,攻破郡县。光和元年,朝廷便任命朱儁为交趾刺史。
朱儁受到任命,回到本郡捡选家兵,调发士众,得五千人,分两路直奔交趾。到州界后,朱儁整束兵众,屯驻不动,派使者到南海郡察看虚实,宣扬威德,以震慑敌人之心。接着调集七郡兵士,一齐进逼,终于斩杀了梁龙,逼降几万人,旬月之间,州郡平定。朝廷论功行赏,封他为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赐黄金五十斤,并征他入朝任谏议大夫。及黄巾起,公卿多荐隽有才略,拜为右中郎将,持节,与皇甫嵩诸贼,悉破平之。嵩乃上言其状,而以功归隽,于是进封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
朱隽出身寒微,能快速成长为大汉的名将之星,身后兵家传人的影子非常活跃。每次出战都会选取家兵,这对于朱隽的出身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从小没有父亲的孩子在家族里的地位很难保证,就是做到一州刺史,没有庞大的财力也很难满足五千私兵的出征千里之外的所需,想到这些资料黄叙又看了一眼这个传说中的名将。
只见朱隽年龄在四十岁左右,头发之中有很多白发,与黑发混在一起,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眼窝较深,肤色较深,留着短髯,身高有一米七多,在此时的汉人中算是中上的身高,身材魁梧,虽然多年为官,但并没有世家子弟的儒雅之气。眼神很凌厉,给人一种心机深沉的感觉。此时穿着一袭锦袍,但身上的气质却与锦袍格格不入,如果穿上一袭布袍更配他的气质,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老兵而不是一个统领三军的名将。
大帐之中也陈设简陋,居中的岸上供奉着代表皇权的八尺长节,竹木为骨,上面用金铁装饰,顶端有羽毛装饰,整个颜色以黄色为主,极其奢华。汉制掌地方军政的高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此时持节的朱隽对自己这种没有朝廷任命官职的人可以不问而杀,这就是皇权,这就是国家机器的威力,这让有了民主、平等、共和思维的黄叙不寒而栗,如果不能走入真正的民主和共和,谁能保证自家世世代代都是名门显贵,南阳豪门无数,举族而助光武中兴者,今日子孙也多是平民百姓,随便一个持节的官员就能不问而杀,这要造成多少的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