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剑指涅阳(1 / 1)

剑指涅阳

慷慨激昂的给大家鼓劲倒是容易,但黄文自己知道自己的战略规划能力,其实就是普通人的水平,唯一的优势就是知道汉末到三国的大致发展脉络。Www.Pinwenba.Com 吧黄叙是个被父母护在羽翼下的雏儿!又加上身体单薄,丧母之后更是精神状态也不好,加上有一个对他溺爱父亲,十二年的人生平静的没有可供值得借鉴的经验。自己前世的管理经验大多对自己此时没有任何帮助,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一个能在三国乱世中生存发展的好战略。目标有了,自己也知道三国的一些名人,如果可以招募到手,自然可以有一支高战斗力的团队,但那是假设。

甘宁是个被家族赶出家门的浪子,加上今日种种机缘巧合,才能被自己招募。黄回是墨门当代钜子,墨门此时地位尴尬,墨门思想本就接近后世的民主思想,偶然所吟出的半首潼关怀古中对乱世百姓的关切,横渠先生的传世警句,才能打动这位当世的隐居大宗师。试想黄回生长皆在黄家,被传钜子之位后并未以宗师自居,连黄忠都不知道他的事情。如果不是看着黄叙长大,就凭这些话,纵然能打动这位大宗师,也不知道要考察自己多少年才会表露身份。其他门人本就是黄氏的守护人或者族人,本就是一体。

黄甲也跟自己分析过与甘宁结义的弊端。此时世家豪门以刘氏宗亲最为显贵,其次是光武中兴的军功后裔,再次就是袁绍袁术兄弟这种所谓四世三公的官二代,曹操这种祖父是十常侍之一官二代多如牛毛,这些人都可以归入到贵族的行列。自己这种所谓的出身世家,在这个黄巾起义的时代只能是名门而非显贵!此时士族的自尊与自信心都让他们对甘宁的商家出身和贼寇经历极度鄙视,且耻与此等人为伍!得一个甘宁而失去天下士族的人心,这是黄文根本无法想象的!

综合考虑之后,黄文决定召集核心成员开个会,用众人之力解决当前问题!

月已西斜,春寒料峭,静静的沔水蜿蜒南流,沔水上黄家楼船之中灯火辉煌!黄忠、黄叙高坐主位,以下众人分坐左右,此时却是鸦雀无声!黄文想了想开口言道:“承蒙各位不弃,奉我为主,此时朝廷**,内有阉人、外戚弄权,外有太平道妖人作乱,攻城杀官。我有肃清环宇的雄心,但此时却无良策!诸位有何良策?”

众人四顾之后,目光都投向高坐的黄忠。黄忠身为黄氏家主,又是主公的父亲,自然众望所归!黄忠扫视众人之后道:“汉室衰微!天下已乱!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我黄氏一族,世居江淮之地,当以此为基业,厉兵秣马,建立不世之功!”

众人听完之后,都是一言不发,黄文看了看众人。此时属下虽然英才不少,但黄回是墨门钜子,不愿看到天下大乱;黄甲等人是黄氏门人,不会反驳黄忠;甘宁此时年轻,缺乏战略思维能力!黄忠这几句话,独立之意已经表达出来了!但此时独立就是出头之鸟,自己这点实力,弹指间就会灰飞烟灭!这并不符合自己的乱世保命大计!众人都以为自己此时已有自立之心,却是无人反驳黄忠之言!

“父亲大人之言有理!我欲解救天下万民,开万世之太平,却不欲将天下人送入战火之中!我有九字与诸君共参详!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诸君可随意发表意见!”黄文自己先把目标提了出来。后世文山会海打拼出来的黄文自然知道,会议如果没有目标议题,必将无果而终!黄忠见儿子发言且有自立之心,便不再说话!

黄回见主公把目光定在自己身上,便道:“朝廷虽乱,天下承平已久,民心不思乱!太平道也是一时疥癣之疾,难动汉室之根基!刘氏宗亲遍布天下,若有雄才大略之人拨乱反正,则天下弹指即平,怎会有乱世之说?主公当兴义兵,内抚州郡外剿贼首,建功立业,以主公之英明神武,当为汉室中兴之名臣!继诸圣之绝学,假以时日,不难开万世之太平!”

墨门衰落,恐怕也不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责任啊!墨门钜子的战略眼光也有问题,黄文不禁感慨。

“回伯此言差矣!朝廷昏庸,沽名钓誉之辈充斥朝堂,阉人横行于内廷,外戚祸乱于四方,天降灾祸,瘟疫流行,是为帝王失德也;如今黄巾贼众起于四方,攻占州府,仅南阳一郡,流民集聚数十万,是为官员失政也;贼首张角二月即在巨鹿起事,至今天下各州祸乱,朝廷无应急处置之法,是朝堂为失策也。党锢仕人,使良材不得为用,不修兵备,使各州无可御之兵,雄才大略之人如何能用于朝堂之上。主公兴义兵当以何名?自有汉以来,为用者,俱为外戚阉宦之流,主公天纵之才如何能为朝廷所用?”黄甲见黄回反对自立,侃侃而谈道。

“我弟有降龙之能,礼贤下士,我听说太平道人都唱黄天当立,莫不是应在我弟身上!我们就称皇帝也无不可,那张角虽作乱却未称帝,莫不是知道我弟应为皇帝!”甘宁豪气的道。

“我兄慎言!太平道乃妖言惑众之辈!鼓动无知良民作乱,是居心叵测!流民背井离乡,若不能快速疏导,会耽误夏粮收割,今年夏粮不如仓,就会造成粮食危机,流民吃不饱肚子就会抢掠。人一旦做强盗得了好处,就很难再去辛勤耕作了。这才会造成天下大乱。到时候生灵涂炭,我欲解救天下万民,岂可与张角之辈为伍!”黄文赶紧打断甘宁之言。一则,他知道黄巾起义很快会被平定,不能牵涉其中。二则,他自己来历不明,太平道神神秘秘,他也不愿意变成太平道的小白鼠。

却见左右议论纷纷,甘宁还要争辩,却有锦帆贼中兄弟与他说话。这次会议锦帆贼有三个人参加,都是甘宁的左膀右臂,却也都是聪明之人。黄回与黄甲也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黄忠沉默不语!一时间席间人声鼎沸。黄文的目的也算达到了,会议就是求同存异的过程,争论中各人意见妥协之后才会有最好的方案!此时黄文势力虽小,众人也是各有追求,如果不能有效妥协,都会给以后工作留下隐患。所以也不去参与各人的辩论。

一番争执之后,大家逐渐取得共识,占据有利之地,静观天下变化,积蓄实力,或自立或辅汉,依情况发展而定!黄文见各人不再争论,便提出第一个议题。我们以何处为根基之地?黄忠提出江夏,乃是黄氏根基之地,江夏黄氏乃是天下黄氏之首。黄回提出宛城,宛城乃是天下墨门圣地,本朝墨门钜子多出于此地,墨门势力庞大,资源天下最丰富!甘宁提出巴蜀之地,易守难攻,人民富裕,资源丰富,随时可自立。又是一番争论,各自都有理由,黄忠说据江夏控江东,有项羽王霸天下之基。黄回说据宛城控河洛,才有经略天下之本。甘宁说,江夏、宛城皆为四战之地,一旦自立,防守困难,巴蜀据大江上游,有山川之险,进可攻,退可守,是成就帝业之地!一时间意见不一,再难达成一致!

各位之言都有道理!黄文盖棺定论!难怪这些人都能成为名人啊!能力都很突出,刚来个黄巾之乱,这些人就有三分天下的雄心了。这是个能人辈出的时代啊!自己本以为甘宁也就是一介武夫,可也能说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理论来!不由的窃喜。能得这么多英杰之辈相助,天下何愁不得!想那诸葛军师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也就是这个道理。自己要不是知道历史发展,必定会被这帮人说动!随便选一个也能成为一世之枭雄!但自己穿越而来,知道历史走向,如果留在这里,必定以统一三国为己任。这也是喜欢三国游戏的最主要原因!

“若想经略天下,解救万民,一定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成事!江夏乃天下黄氏宗祠所在之地,黄氏经营已久,势力庞大,我家从江夏迁出已历数代,父亲如何能保证江夏黄氏必立我为主,纵然得立,主弱而仆强,如何能遂我之志!”黄文接着说道。黄叙的记忆中南阳黄氏与江夏黄氏来往不多,且三国时期黄氏还有一个半独立的军阀黄祖占据江夏,恐怕也不是良善之辈,怎会将基业拱手让人!黄忠此时也是想到江夏黄氏野心勃勃,自己短时间真收拾不下来!所以也不再说!

“宛城乃光武龙兴之地,皇亲贵戚多如牛毛。此时虽有黄巾之乱,但京都稳固,朝廷大军一旦开出洛阳,南阳外有强敌,内有贵族作乱,我等何能立足,若转投他人,岂不有负诸位之心!”黄文侃侃而谈。黄回也是与众人争论之后,已觉得宛城不是此时的最佳选择!甘宁一阵窃喜!其实黄文是高看甘宁的战略规划能力了。甘宁建议占据巴蜀无非是为了能衣锦还乡,毕竟他生在巴蜀、长在巴蜀,他就是想回去跟父亲较劲,让那些认为他不学无术、不配做官的人看看,这是典型的富二代心理。此时一看兄弟否定了江夏和宛城,自以为得计,早就喜形于色!

“巴蜀之地有山川之险,有大江之利,土地肥沃,人民富足,进可以图谋江东,退可以自保于天下,秦汉都是得巴蜀而后能平天下,但此时我们实力不强,且巴蜀之地,汉人少而蛮人多,文明不同,我们贸然进驻,会疲于征战,纵能平定巴蜀,也会坐失平定天下之良机!北方人口众多,以益州之力,必不能取天下!”黄文把巴蜀也给否定了。以刘备诸葛亮之能都让益州只能联吴抗曹,黄文不觉得自己能造出机枪大炮而平定天下,纵能造出,也不应该用于内战啊!自己是救人的,不是来杀人的!

大家一看,三个地方全给否定了,都诧异的看着黄叙。黄叙扫视众人后,笑了一下。甘宁终究是先憋不住,“我弟否定大家之言,可是已经有了更好的地方?”疑问道。“我们就选南阳!”“这不是师祖说的,你已经给否定了吗?”甘宁更是不解的问道。黄忠等人眼睛一亮,都闭口不语,心中已是明了。“我兄是把概念弄错了,我们在南阳郡内选取有利之地,不占宛城。”甘宁此时也明白了,甘宁生在巴蜀,把南阳与宛城混为一谈,却是忘了南阳郡下辖三十六县之地。

宛城的雄伟险峻、资源丰富真是乱世的绝佳立足之地,可是此时朝政虽然已有乱相,四百年的传承,宗室子弟遍布天下,掌握势力之强仍不是哪个世家贵族能够抗衡的。南阳又是光武帝起兵之所在,南阳境内名门显贵之多也是天下之冠;自己这点实力一旦想独立,必然成为天下公敌,瞬间就会被灭掉!但知道三国发展趋势的自己也知道荆州南阳是自己成就大业的最好选择!

“此时黄巾之乱,虽然气势汹汹,但难成大事;朝廷若想平定天下各州之乱,必会发诏兴各地之义兵;黄巾之乱纵然短时间内能平,但人心从此再难平静,必有枭雄之辈不甘寂寞欲王霸天下。那时,纷争四起,天下大乱。我们要成大事,必需有足够的实力和有利的地形。南阳郡内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背靠荆州有千里之地,北距京都,快马数日可到,天下但又风吹草动,我们都能早作准备。信息和实力才是经略天下的真正根本!”黄文越说越有自信。

众人都是愕然不语,在座几人都是当世之英杰,有了大方向之后,自然都能举一反三。黄忠沉思不语,甘宁与几个兄弟低声商议。黄回与黄甲交谈几句之后,率先起立说道:“涅阳有湍水之利,前汉召公所筑六门堰,灌田万顷,我墨门在此地工坊林立,人才众多,粮铁之多,诸县之冠,兼且境内无皇亲贵戚之封地,距宛城不足百里,又是上游,东有山川与宛城相隔,西有河水结连汉中,南关之险,天下闻名,湍水两岸良田万顷,山中之铁,天下第一,我们先占涅阳,图谋南阳之势即成。”

一言祭出,众人皆言有理,黄文对此时地理并不了解,问过黄忠之后才知道,此时湍水是沔水主干,涅阳就在后世的镇平、邓州一带,往东有遮山与宛城相隔,往西有内乡、西峡、淅川等地,确实是个好地方。此时新野、邓州、唐河等地虽然也很富,但多数都是皇亲贵戚的封地,宗族势力庞大,动辄有仆役万人,却是占据不了。

“好,就定在涅阳了,各位马上准备相关事宜,我们即刻出发!”黄文踌躇满志,豪气顿生!三国乱世!我来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