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行引发的血案
宛城自春秋时期就是楚国的大城,是全国冶铁中心。Www.Pinwenba.Com 吧秦灭六国,多迁富商大贾于此。其中孔氏更是其中翘楚、世代经商、早就是富可敌国之家,虽然后来没落,但后人在宛城极多。此次恐怕与黄巾贼人早有联系啊!光武帝起兵之初,南阳豪族多倾族协助、其中以宛城李氏、新野阴氏、新野邓氏最为显贵。云台二十八将近半出自南阳、封侯者不知凡几。宛城虽经新莽篡汉时的战乱,但被光武帝定为为陪都,又是全国的数百年的冶铁中心,经济在开国后快速发展起来,城中工坊林立,街道以青石铺就,远处城楼高耸、近处商铺林立,此时繁华远胜西都长安。至今开国诸侯多有没落,但城中依然名门显贵云集,何皇后就是宛城人,急于脱离乱世的黄文也没心情去看这古都的繁华。在两个门人的陪伴下驱车赶往北城门,太平道乱贼皆围在北门,父亲黄忠此时也在北门协助守城。黄忠因勇冠南阳,二十岁即被举为茂才,更因熟读兵书深得此时南阳郡太守褚贡赏识,因太平道作乱临时被征辟为贼曹,却是无朝廷任命,只待平完贼乱就能正式任命。
两座马车在吱呀声中来到宛城北门。此时宛城北门紧闭,三天前的太平道人叛乱,城内乱贼虽被杀尽,但城外各县却相继落到太平道贼人之手。宛城依山傍水,城高池深,但本朝兵制在光武帝时大变又加上天下承平已久,城内无常备之军。此时骤然间遇到太平道作乱,郡守只能临时征发郡兵平贼,由于事发突然、兼且南阳豪门太多、相互制约,虽宛城城中有居民几万户,但三天来只征发郡兵五百余人。仅靠城中官吏与五百郡兵一边要弹压城中暴民,还要守城却是让郡守褚贡头疼不已,南阳郡守褚贡遂听从建议征发城中各豪族门人守城。
南阳文氏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在南阳拥田千顷,此时派出门人家丁百人参与守城,文聘此时就在城头参战。当日黄忠担心太平道人破城,更怕儿子有失,匆匆离了孔家大宅;文聘随后赶到,随后孔家别业即被封禁,最有可能得到铜镜的人就是文聘。文黄两家结连有亲,黄叙的母亲即为文聘族中姑母,文聘曾向黄忠学艺,两家走动频繁,文聘黄叙是老相识,但文聘少年成名,为人高傲,此事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黄文无论如何也要见一见文聘。
城防早已戒严、若不是门人黄乙两人前几日跟随黄忠守城,城墙都上不去。黄文无意留在乱世,所以也不去关注这城防的人员安排和物资调运。在两人陪同下,登上十米高的南阳城头已气喘嘘嘘的黄公子却是明显感觉到别人怜悯的眼神。
都说黄叙是个病秧子,但在黄文对这个时代最震惊的却是这个时代的人都是变态啊。随便一个人都是魁梧的不像话、起初以为是自己家人多是奇人、可这一路走来看到大街上的平民都是肩宽背阔。这让前世一直羡慕黑白人种四肢发达的黄文惊奇不已,难怪大汉朝能传下来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这是何等气概啊!汉人竟是如此的雄壮!这是大汉强冠天下的人种优势吗?难怪三国中动辄一个武将的兵器就是数十斤,还能冲杀半日!黄叙的身体跟后世的黄文比可是很有优势的,虽然只有十二岁,却已经长到一米七了,在两千年后的汉族人中也是魁梧之人,只是跟这个时代个个大猩猩身材的汉人比却是柔弱了。这些人走上十多米高的城墙气儿都不喘,两个习武的门人更是闲庭信步,太变态了!
大受刺激的黄文向下望去,虽有两世记忆却依然震惊了!
只看到城下野地里如蚂蚁一般头裹黄巾的流民,一团团的聚在一起、衣衫褴褛。时已近中午,近处护城河边上一群毫无队形的青壮乱民沿河叫骂。口中多是让城内人众弃城投降,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诸如此类。远处数十米外的黄巾贼人却是老弱妇孺皆有。一堆堆的草棚前,有妇女正在拔地里野菜,有儿童在草棚前玩耍打闹、有老人搓着干草。更多的是聚在一起闲聊的!看似杂乱却是井然有序的草棚前的已飘起袅袅炊烟!
“王二牛!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巾起义?这不是后世踏春旅游的吗?看着一堆堆的乱民却无人进入此时已青苗没过脚踝的田地里扎下草棚!沿着道路和田埂搭建的草棚正像是一座大阵!甚至还有年长的老人驱赶顽皮的儿童不让在护城河的水中撒尿!这就是传说中的流贼!这就是造反?沿护城河的青壮除了头裹黄巾之外,几乎都是手无寸铁。提着几根木棍喊口号,这充其量也就是罢工和游行吧!黄巾起义刚到后,天下杀人者死,可是天下公认的道理!就是郡守也不能无故杀人!何况此时还杀了这么多兄弟!看到城上头裹黄巾的人头,一定要将杀人者车裂!
韩氏在淯阳也是世家大族,先祖被暴秦迁来南阳,虽然这几代没有显贵之人,但也家资丰厚。几代人以来因为天下太平,学武的没有机会马上觅封侯,学文的也没出过天下楷模的人物。想想人家天下楷模李元礼,去李家的人都被称为登龙门!韩氏一族上万人甚至连个登龙门的人都没有!这让韩氏当代家主引以为憾!更是历代韩氏族人的心头痛处!想我韩氏也是出过齐王韩信的家门啊!韩忠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家族与韩信的后裔有多少血缘关系,只是都想找个名人当祖宗不是,只是后来韩信的齐王终究还是被削了!谁不想一出门就跟人介绍!小生淮阴侯韩信后人,世袭什么侯的!人都自然潇洒几分。这次举族投入起义军中!不正是为博一个封侯拜相!
自己可不像那些不懂经营,不读经书的草民,就是有把子傻力气,除了侍弄地就是侍弄女人。自己可是文武双全的,弓马娴熟得到张师的赏识任了渠帅之职。带领教众三万多人,这可是几个县的人口啊。只是这些草民连个战阵也不懂,真要打仗,还要靠族中的青壮子弟啊!孙家这些年私下积存兵器可是都献了出来!环首刀都有上百把!戟头戈锋无数。也让孙家这次得了两个渠帅的名额!要论文韬武略孙家兄弟加起来也比不上自己啊!满脑子功名只在马上取思想的韩忠正在一株大树下闭目养神。
却不想此时宛城城门打开、吊桥落下。一群骑士纵马而出,手中戟槊齐举。是宛城中狗官要来偷袭!刚刚还在叫嚣要将杀害太平道兄弟的狗贼斩尽杀绝的孙仲渠帅。此时却是手忙脚乱,急于将自己的青壮教众约束在一起。可这些青壮教众没有训练过,后面的继续走向自己的草窝棚,前面的看到城中人马杀出,此时推推搡搡不知如何是好,根本就排不出个雁行阵来。孙家嫡系子弟此时都在离自己百丈外荒坡上休息。孙仲暗骂狗官太阴险,自己摆开阵势的时候怎么骂都不出来,准备吃饭去却被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