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小国迷思(1 / 1)

读史读人心 风乍起 1485 字 6天前

小国迷思

最经这几章都是写一些小国的事情。Www.Pinwenba.Com 吧说实话,挺没劲的。但是他们毕竟在我国的历史上存在过,是我们国家历史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我们不能够忽略。即使是小国,他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也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他的兴衰,成败无论是对于治国,还是对于普通人的修身都有借鉴意义。

《史记》记载陈国国君是舜的后代,杞国国君是禹的后代。我倒是非常佩服古人,经过几百年了,还知道自己的老祖宗的荣耀。在那个时代,可能都没有文字记载,仅凭口口相传,就能记得那么清楚。

我只能说,在那个科技极端落后的时代,生活是静止的,一个家族在一个地方生活可能就不挪窝,所以清楚的记得自己的祖先是谁。又或者,周武王夺取天下,要收买天下的人心,分封那些圣王的后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随便找个人,就说你是舜的后代,然后封你一大片土地。你也不会不承认,谁不愿意自己有高贵的出生呢?

杞国的历史可能真的没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司马迁自己都说了,禹在周时其后代就是杞国之君,很弱小,不值得一说。那我们今天就讲讲陈国的历史给我们今人有什么。

陈国这个国家这么弱小,其君主没有出现过什么励精图治,荒唐的倒是出现了不少。通奸是他们最大的爱好。《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陈灵公和陈国大夫孔宁、仪行父都与夏姬通奸,而且贴身穿着夏姬的衣服在朝中嬉笑。

大夫泄冶劝谏说:“国君和大臣如此*乱,让人民如何效法?”陈灵公把此话告诉孔宁、仪行父二人,二人要求杀死泄冶,陈灵公也不禁止他们,于是二人果然杀死了泄治。前599年(十五年),陈灵公和孔宁、仪行父在夏姬家饮酒取乐。陈灵公对二人开玩笑说:“夏徵舒长得像你们。”二人反唇相讥说:“他长得也像您。”夏徵舒听了十分生气。灵公喝完酒出来,夏徵舒藏在马棚门口用箭射杀灵公。

我实在难以想象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或许在春秋时代的人,还是很蒙昧,不成熟吧。你说,三个男人都和一个女人通奸,而且这三个人关系还特别好。陈灵公这人还特仗义,大夫泄治劝他不要和大臣干这么*乱的事,他居然把这事情高速他的好战友。这三位真实好嫖友,同时也说明他们和夏姬之间根本不可能有爱情的存在。

这三人真是生不逢时,搁现在去演小电影绝对是好演员。夏姬也绝对是荡妇,而且真正做到了恬不知耻。你说你有几个情人,你一个一个幽会呀。你哪能一块上啊。可见夏姬不仅无耻而且*极强,*可能就是她的职业(已经不能称之为爱好了)。

她老公夏御叔可惨了,自己不知道戴了多少顶绿帽子,居然不和这样的女人离婚。作为今天的男人真的很不能理解。或许夏姬的奸夫们势力都太强了吧,使得她的老公只能含垢忍辱。不过夏御书的儿子倒是很英武像个爷们。当然陈灵公也是自己作死,一边和夏徵舒的妈妈通奸,一边还说”夏徵舒长得像另外的两个奸夫。搁谁谁能受得了。

从上面我倒是联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说蒋先生和戴季陶俩人在日本的时候同时喜欢一个女孩,后来这个女孩生了个儿子就是蒋纬国。蒋纬国一直怀疑自己不是蒋先生的儿子。

有一天他就去问戴季陶,说:“我到底是谁的儿子。”戴季陶也很幽默,拿出一面镜子放在中间,左边放一张蒋先生年轻时候的照片,右边放一张自己的照片,让蒋纬国自己看。蒋纬国照着镜子,认真的看看蒋先生的照片,又看看戴季陶的照片,说:“还是像蒋先生多一点。”戴季陶说:“这不就结了。”你瞧瞧人家民国的人物,再看看陈灵公他们,唉!我只能说神马玩意。

中国人特别喜欢骂人,尤其是“什么你妈”。特别喜欢当人家的爹,涨一辈感觉特爽,特有面子。可见中国人特别浅陋,你们不知道有个词叫“坑爹”呀!当人家的爹爽是一时的,被坑可是一辈子的。你看人家戴季陶多有水平呀!

就不在这恶心陈灵公了,我们还是干点正事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疑问,像陈国这么荒唐,国家有这么弱小,为什么还能存活那么久呢?

我们看看古人的解释:首先,晋国太史赵说过:陈国是颛(zhuān,专)顼(xū,虚)的后代。等陈氏在齐国得到政权之后,陈国本国才最终灭亡。陈国祖先从幕到瞽(gǔ,古)叟,都未违背天命。加之舜的完美道德,一直到遂,世世恪守其道。等到胡公之世,周天子赐姓,命他供祀舜帝。而且具有大功德之人,应享受百代的祭祀。

其次,我们再看看司马迁的解释:舜的道德可谓达到极点了!让位给夏,而以后经历夏商周三代仍享受祭祀。

对于他们解释我表示不能理解。可能今天的我们已经不能够理解古人对于祖先的那种祭祀那种虔诚。而且我不觉得一个国家如果只有祭祀就意味着国家没有灭亡。你说商朝人被周朝灭亡之后,他们难道没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了吗?难道国家没有灭亡吗?

再说舜的道德,我们早就研究过了,他并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夺取王位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再说就按历史记载舜是个非常高尚的,那他的父亲瞽(gǔ,古)叟可是一个道德非常差的人,《史记》记载他可是不止一次要杀害舜的,这样的人怎么能叫未违背天命的呢?

所以晋国太史绝对是个糊涂虫。再说就算舜道德高尚,难道就能保证他的子孙国祚长存。按照他们的理论,那么汤武的道德也是非常高尚呀,怎么他们的朝代也被灭了国呢?哪有这样解释一个国家存在长久的理论呀。

有人要说了,既然你觉得司马迁的解释不对,那么你说说为什么以陈国这样弱小,国君这样荒*,它凭什么立国这么长久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看看春秋时期的地图就可以知道,陈国处在什么样的地理位置上。陈国四周都是小国,比如郑国,蔡国,鲁国,卫国。可是这些小国的身后都有大国。比如齐国,楚国,晋国。这些小国要想生存肯定会依傍于一个大国,才能长久的生存。

陈国抱的大腿是楚国。陈国将要灭国时,都是楚国施以援手。即使陈国被灭国,楚国都会帮助陈国复国。可以说楚国对于陈国绝对仗义了。即使陈国不听话,多次得罪楚国,楚国还是会饶了陈国。有这样一个不听话的小弟,老大居然不把他给灭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这跟春秋时代的整个政治环境有关的。春秋时代虽然是已经开始诸侯之间互相征伐,尔虞我诈。但是总体来讲,都还没有具备一个国家能够一下子灭掉另一个国家的实力。再说中原地区也就是今天河南那一块,是许许多多小国聚集的地方。什么蔡,陈,杞,宋,卫等等都聚集在那。

为什么广阔的中原地区会划分成那个样子?据我分析,也是周朝用来分化商朝留民的一种政治手段。要知道,商朝的政治中心就在河南,它在那一块的势力应该非常强大,周王朝不得不担心他们有复辟的可能。而把中原地区划分成许多小国,那么就再也没有力量对周王朝的统治形成威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