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无英雄
太史公说:管叔、蔡叔造反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记载的。Www.Pinwenba.Com 吧
不过我觉得这件事情应当好好谈谈。因为这涉及到我们中国几千年的一个错误观念。这种观念如果还长期植根于我们的观念之中,对于我们的国家是不利的。如果我们不能够将这样的观念改变,那么我们国家应该看不到复兴的希望。
这个错误的观念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对于内战的错误观念。这里我要大声疾呼内战无英雄!当然这里的内战我们也要分正义与非正义。如果是推翻酷政的内战,我们不能称之为内战,应该叫抗暴战争。非正义的内战我才称之为内战。
按照史料的记载,武王伐纣应该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推翻了商朝残暴统治。当我们处于酷政的统治之下,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推翻他。如果不去反抗,还和它同流合污,那我们就是帮凶。
《管蔡世家》实际是记载周武王的那些嫡亲兄弟以及他们后世的事情。我们在讲《吴太伯世家》时就已经提到过,吴太伯之所以逃到偏远的江南地区是因为和周文王夺嫡失败,可见在周部落中,也充斥着血腥的政治斗争。周文王也并不像儒家所说的那么完美。从《管蔡世家》我们也寻觅出以下信息,周武王的继位有可能也是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
首先周武王姬发并非周文王的长子,周文王的长子是伯邑考。《史记》中记载说,周文王有十个嫡子,长子是伯邑考,以下依次是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振、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最小的是冉季载。十兄弟中只有武王发和周公旦德重才高,是辅助文王的左膀右臂,所以文王不立伯邑考,而立次子发为太子。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BUG,你凭什么说长子伯邑考就不贤呢?吴太伯不是也很贤吗?再说周公指定的那套周礼,不就是立嫡立长吗?你周朝应该是最为重视嫡长子继承的呀?
在《封神演义》中记载的是,纣王将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杀了,而且制成肉酱,还让周文王吃下去。由于长子被杀,所以次子姬发继承太子位。我们看《史记》可以知道这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一件事,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如果他干了这样惨无人道的坏事,那么《史记》应当大书特书,要知道司马迁可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忠实粉丝。
而且商纣王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怎么会糊涂到在囚禁周文王的时候不杀周文王,却杀周文王的儿子出气呢?,《管蔡世家》中明确记载,周武王,周公能干贤德,成为他的左膀右臂,所以立周武王为太子。既然周武王和周公都是贤德之人,又都不是长子,从《鲁周公世家》中我们也看得出,周武王也没有周公能干,那么为什么不立周公做太子呢?
既然你不立长,就该立贤呀?明显周武王也不是最贤,凭什么立他呀?所以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在夺太子位的时候,周武王和周公是一派的,俩人合谋战胜了长子伯邑考,周武王顺利夺嫡,成为太子。
唐朝的玄武门事变,提前上演了将近两千年。《史记》中这两句话放在一起琢磨,就非常值得玩味了。“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
“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再立姬发做太子的时候,伯邑考还是活着的,但是在姬发继位之前,伯邑考就死了。想想是不是很恐怖,一场政治谋杀,手足相残。甚至可以这样说,伯邑考是李建成,姬发是李世民呀。
周武王灭了商朝之后,把管地分封给叔鲜,把蔡地分封给叔度;,并让二人做纣子武庚禄父的相,一起治理殷族留民。这明里说是辅佐,实际是监视商朝的移民。可见周武王对于这两个弟弟是非常信任的。如果不信任他们,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来办呢?
他封周公为周王朝的国相,辅佐自己治理国家。说明周武王对于自己的几个弟弟都是非常的倚重。同样也可以看出周武王的这种安排是非常精巧的,可见周武王是一个非常精明的政治家,不愧是通过政变起家的。
管叔,蔡叔他们是来监视商朝留民的,那么他们必然手握重兵,那么与中央的周公就是一种制衡。同时中央还有召公制约着周公。可见周公要想篡权夺位,所要付出的代价将会非常大。这样的政治安排可以保证周朝一定时间内的稳定。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周武王只做了两年王,就死了。继承人成王太小,根本没有执政能力。这就给了周公掌权的机会。
我们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周公辅佐成王应该是主动的行为,周武王并没有托孤,否则召公也不应该也怀疑周公。就算是周武王托孤了,随着周公的权势越来越大,流言四起也是难以避免的。这时管叔蔡叔联合起兵,也在情理之中。同样都是周武王的兄弟,同样深受武王的新人,那么凭什么你可以做摄政王,我们要听你的差遣呢?所以周朝的一场危机也就爆发了。
这个故事我们已经数次提起,今天我们讲它,主要是谈周公对于自己的亲兄弟的处罚。应该说,这是一场周王朝内部贵族之间的斗争,其目的在与争夺权力。并没有什么对与错,正义与非正义。管、蔡是因为失败了,所以被后人所唾弃。其实人家有什么罪呀,不就是打败仗罪吗?打败仗算罪吗?再说,管叔、蔡叔他们没有掌权,我们也不好断定人家掌权之后就一定倒行逆施,为非作歹。
历史已经将管叔、蔡叔定义为小人,罪人。这并不公平。如果周公打败了呢。那周公肯定也是遗臭万年。这场战争不存在正义与非正义,就是夺权呀!可是我们的周公是怎么对待他的两个亲弟弟的呢?他杀了管叔,流放了蔡叔。对于自己亲弟弟的处罚不可谓不残忍。当然以后的皇帝更加残忍。比如李世明,不仅杀了李建成,还把人家的十个儿子都给杀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中国,政治斗争是多么的残酷,就是你死我活,不玩命是不行的。
那我们看管叔他们犯的是什么罪呢?就是夺权呀。权力是个好东西,谁不喜欢呀。凭什么你周公可以掌权,我们就不行呢?你凭什么做摄政王。我们就要听你的?我们有什么罪呀,不就是打败仗罪吗?我打赢了你不就有罪了吗?这一场战争不存在正义与非正义,所以我再次要说管蔡无罪。
我们中国人有一种思维很不好,就是两元思维,认为这个世界非黑即白。很多人的历史观就有问题,认为历史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样的历史观,导致我们价值观扭曲。什么事情都以成功为目标,为标准。说句不好听的,小偷偷东西没被抓住也是成功,*犯*没被判刑也是成功。那我们还有没有道德的标准呢?
凡事以成功来考量,而不考虑这件事情的本身是善是恶,那么我们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这样的价值观如果流传下去,对于我们的后代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条新闻,有记者问幼儿园的小朋友,问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小朋友们说想做贪官。孩子们是天真的,不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这样想,肯定是受大人的影响。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堕落到了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