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
姜太公讲完了,该讲讲他的子孙了。Www.Pinwenba.Com 吧
非常遗憾的是即使祖上如同太公这样英明,后世子孙也难免昏聩。齐国在经历了丁公、乙公、癸公之后,齐国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了一个混乱的时代。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老百姓也有富不过三代之说。似乎这是上天的安排,经过一段时间,总要重新洗牌来保证世界的秩序。不能有钱有地位的人,世世代代都有钱有地位。冥冥之中自有天数吧。
齐国宫廷中的种种杀戮我就不细讲了,读历史的人这种事情看多了就麻木了。为什么宫廷中总是存在这杀戮,难道真的是无情最是帝王家吗?这个问题留到以后再讨论吧。
我们现在看看齐国最辉煌的时代是怎么到来的,又是怎么消失的。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既是齐国的中兴之君,又是齐国霸业的开创者。那这样一个人是怎样走到历史舞台中心的呢?
在齐国,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斗争与杀戮,国君之位传到了齐襄公的手中。这位齐襄公,可以说是荒唐至极。居然和自己的亲妹妹私通,**。关键这个妹妹还不是普通人,他还是人家鲁国国君鲁桓公的老婆。
是个男人,谁能容忍自己戴这样一顶大绿帽子。不过我倒是挺佩服鲁桓公的,对于自己的夫人也就是训斥而已,并没有做什么实质的惩罚。这让我倒是挺不解的。可能在春秋时期,对于女性的束缚还不是很深。嫁给国君的女人也不一定非要是处女吧。
那时候的人应该没有后来的人那么严重的处女情结。我们知道汉武帝的妈就是改嫁给汉景帝的,可见,那个时代的女人虽然地位没有男人高,但是也是相当自由的。不知道谁说过,令人类非常尴尬的是思想的解放往往开端于性解放。如果这位先生说的对的话,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名家辈出,思想自由,百家争鸣了。好了,关于处女和性的话题也放在以后讨论吧。
鲁桓公的夫人被自己的丈夫训斥之后,就告诉了齐襄公商量。这个鲁国的夫人肯定是担心自己的性命,虽然鲁桓公没有当时就把她给杀掉,但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说不定哪天鲁桓公越想越怄气,把自己给宰了呢。
齐襄公也是个无耻的昏君,搞了人家的老婆,人家没跟你计较,不知道感恩戴德,居然密谋把人家给杀了,而且手段非常残忍,把桓公灌醉,派大力士彭生把鲁桓公抱上车,接着折断桓公的肋骨杀死桓公,桓公被抬出车时已死掉了。
人家鲁国虽然是个小国,但也不能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王后和你私通,还把我们的国君给杀了。于是向齐国提出了严正的抗议,这时的齐襄公也知道事情玩大了,于是就把大力士彭生给杀了。“临时工”的故事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上演了。
鲁桓公为什么不杀死他的夫人呢?我觉得有可能是他性格懦弱。有可能不愿意家丑不愿意外扬。也有可能鲁国太弱,不能与齐国抗衡。也有可能是鲁桓公太爱他的夫人了,不忍心下手。这当然只能是我们的猜测,然而正因为鲁桓公的心慈手软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齐襄公这个荒*的君主在位期间做了很多坏事,这些坏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最终他死在了他的政敌,也就是他的堂弟公孙无知手中,当然实际是死在他自己手中。没有他这样荒唐的国君,没有他的恣意妄为。他不会那么容易死的。而他的堂弟公孙无知夺位后很快也被干掉了。这时候齐国国君之位空虚。
而在齐襄公当政期间乌烟瘴气的时候,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害怕被残害就逃到其他国家去了。公子纠逃到了鲁国,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当齐国国君空虚时,这二位就要回来抢君位了。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赛跑活动。
公子纠的辅佐大臣是管仲和召忽,公子小白的辅佐大臣是鲍叔。小白从小与大夫高傒(xī,西)交好。雍林人杀死无知后,商议立君之事,高氏、国氏抢先暗中从莒国召回小白。鲁国闻知无知已死,也派兵护送公子纠返齐,并命管仲另带军队遏阻莒国通道,管仲射中小白衣带钩。小白假装死了,管仲派人飞报鲁国。鲁国护送公子纠的部队速度就放慢了,六天才至齐国,而小白已先入齐国,高傒立其为君,就是桓公。
桓公当时被射中衣带勾之后,装死以迷惑管仲,然后藏在温车中飞速行进,也因为有高氏国氏二大家族为内应,所以能够先入齐国即位,派兵抵御鲁军。秋天,齐兵与鲁兵在乾时作战,鲁兵败逃,齐兵又切断鲁兵的退路。齐国写信给鲁国说:“子纠是我兄弟,不忍亲手杀他,请鲁国将他杀死。
召忽、管仲是我仇敌,我要求活着交给我,让我把他们剁成肉酱才甘心。不然,齐兵要围攻鲁国。”鲁人害怕,就在笙渎杀死子纠。召忽自杀而死,管仲要求囚禁。桓公即位时,派兵攻鲁,本欲杀死管仲。
鲍叔牙说:“我有幸跟从您,您终于成为国君。您的尊贵地位,我已无法再帮助您提高。您如果只想治理齐国,有高傒和我也就够了。您如果想成就霸王之业,没有管夷吾不行。夷吾所居之国,其国必强,不能失去这个人才。”于是桓公听从此言。就假装召回管仲以报仇雪恨,实际是想任他为政。管仲心里明白,所以要求返齐。鲍叔牙迎接管仲,一到齐国境内的堂阜就给管仲除去桎梏,让他斋戒沐浴而见桓公。桓公赏以厚礼任管仲为大夫,主持政务。
桓公得到管仲之后,遂成就了自己的霸业。
从以上的故事我们得到什么样的呢?
我觉得一个男人能成就大事最重要的是胸怀宽广。要知道对于齐桓公来说,他最恨的人应该就是管仲。管仲的那一箭差一点要了自己的性命。换做一般的人,一定是要手刃管仲而后快。可是齐桓公是非常之人。他有自己的理想,所以他听信了鲍叔的意见,将管仲迎接回来,立为国相,从此齐国就走向了辉煌。
历史上那些耳熟能详的圣君一般都具备这样的胸怀。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把魏征抓住之后,也给予了极大的重用。要知道魏征原来在李建成的手下可是不断的出毒计要置李世民于死地。李世民抓到魏征之后问魏征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何离间我兄弟。魏征回答的更是精彩,要不是太子不听我的计策,何至于此。后来魏征就成为了李世民最重要的谋臣,在凌烟阁24功臣中排名居然还在房玄龄的前面。可见太宗皇帝的胸怀。
而我们今天的公子小白也如李世民一样,甚至做的比李世民还好。管仲成为了齐桓公最最重要的大臣。齐国的霸业,管仲是灵魂。并且齐桓公的心胸甚至高过唐太宗,唐太宗在魏征死后居然推到魏征的墓碑,可见唐太宗最后还是暴露出他对魏征的不满。而齐桓公却始终如一的尊重管仲,甚至称他为仲父。能拥有这样胸怀的男人怎么可能不成就大事。
现在社会,我们一直讲究一个团队意识。每一个团队都是至少有两人以上组成。这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一定会有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是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则是团队管理的精髓。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要想你的手下都能够发挥特长,那你不能斤斤计较,不能睚眦必报。乾隆皇帝说的好,不聋不瞎,不做家翁。就是一个当家者不要太过于计较。你要学会整合你的团队,让他们都发挥其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