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和亲(1 / 1)

读史读人心 风乍起 1463 字 6天前

和亲

上一章我们讲到,刘邦遭遇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耻辱。Www.Pinwenba.Com 吧他这一生最大的耻辱是什么?而刘邦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又制定了什么样的政策,这政策对于后世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刘邦遭受了他这一生最大的耻辱是什么呢?是刘邦率军深入大漠,被匈奴团团围住,差一点生擒。最后只有用陈平奇计才能脱险,并且回国之后刘邦对陈平奇计秘而不宣。直到后世,汉朝人猜测,才有说画了一幅美女的画给单于阏氏,让阏氏吹枕头风使得冒顿单于释放了刘邦。

这本来就是牵强附会,一幅美女的画跟将汉家公主嫁与单于哪个更耻辱?明显是将汉家公主嫁出去耻辱啊,那么后者都能在当世公开,前者居然秘而不宣,可见陈平的计策一定让刘邦非常不堪,要是公布出来刘邦的颜面将毫无保留。我怀疑刘邦为了逃命认人家阏氏为干妈都有可能,那么这事要是回国说得有多丢人。

刘邦一辈子虽然打了不少败仗,但总体来说也是一个大英雄的形象,可是白登之围让刘邦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刘邦虽然曾经多次被项羽打败,可是从来没有一次被项羽活捉。而这一次,刘邦就相当于已经被活捉。冒顿单于也真够厉害的,刘邦这么滑的泥鳅都能被他团团围住,不得脱身。

要不是陈平,可能一千多年后的土木堡,明英宗被活捉的戏就要提前上演。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刘邦被活捉。那大汉王朝就完了。刘邦不比朱祁镇,刘邦兄弟都是朴实的农民与学者,根本不懂政治。刘邦手下也没有于谦。

刘邦的庶长子刘肥懦弱,其他儿子都还小。刘邦国内还有英布这样的不安分的诸侯王。如果刘邦被俘,那么必定导致国家打乱,刘邦好不容易开创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晋朝的衣冠南渡,宋朝的靖康之耻就要提前上演。汉朝就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那么光彩的篇章。

所以,虽然刘邦受了人生中的奇耻大辱,但是终究保住了汉家基业。就凭这一点,陈平居功至伟。了解陈平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投机的政客,很多人对他的人品表示不屑。但是就冲他能解白登之围,他的历史贡献就足够名垂青史。陈平保住的不仅是汉家基业,更使中原文明不受野蛮民族的蹂躏。

有人要说,中原民族经常被异族打败,经常受到蹂躏。我要说的是,以后我们的民族虽然会被打败,但是我们的文明文化可以去同化别的民族,让别人变成我们。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被打败,可能我们就不是我们了。

因为这时我们还没有形成对我们国家的认同感,我们中国人是从汉以后才有了自己民族的名字。这时我们还没有核心文化,没有主流价值观。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只是名义上的统一,真正做到天下一统还要等到汉武帝以后。

这时的汉朝远远没有拥有能够影响其他民族的能力。所以一旦刘邦被擒或者被杀,那么可以说直接影响以后的中国走向。今天的中国可能就是和欧洲一样,是无数个效果组成的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甭管陈平人品有多次,这件事情绝对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我猜这个时候的刘邦心里最想念的一定是韩信,如果是韩信带兵,一定不会是这样的结果。其实冒顿单于打仗的水平也就这样。不过是使了一招诱敌深入。要是韩信一定会看出来,可是他的对手是刘邦,所以他中计了。可惜这个时候的韩信早已经被刘邦囚禁在长安了。打仗没有淮阴侯就是不行。我们想象一下,如果韩信带兵去攻击冒顿单于,那卫青,霍去病的功绩可能要提前几十年。可是这个时候的淮阴侯只能在长安郁闷呀,郁闷呀。

不过还好,刘邦总算逃出来了,不管多耻辱吧,还是逃出来了。我猜这时候的刘邦更加恨韩信,要是你让人放心,老子怎么可能受这样的委曲。我怀疑白登之围也是促成韩信死的一大诱因。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臆断。但是不可否认,如果刘邦信任他手下这些能征善战的诸侯王,那么刘邦不可能在白登山受这样的羞辱。

当然刘邦逃回来之后刘邦听取了娄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这是一个创举,和亲政策从汉朝一直沿用到清朝。屡试不爽,除了宋朝和明朝,其他朝代似乎都用过。并且越是我们觉得强大的朝代,越是喜欢用和亲的方法来外交。越是我们觉得弱的朝代,越不用。真是很奇怪。

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刘邦为什么要和亲。

1、刘邦让匈奴吓着了。刘邦一生戎马倥偬,什么艰难险阻没有遇见过。可是被人团团围住,几近活捉还是讲过,刘邦最能打的将军没有一个是他的嫡系,所以对他们不会绝对的信任。对他们心存戒心,所以万不敢让他们手握重兵。谁知道他们出去,枪口对哪啊?可是不用韩信他们,自己根本不是冒顿的对手。匈奴毕竟是野蛮民族,没见过世面。无非是想要我点钱,想要女人。给他就是了。但是韩信这些人要是手握重兵要的可是我的命啊。我怎么着也不能再让他们手握重兵了。

也有人认为,刘邦选用和亲是因为汉朝那个时候实在是太穷了,折腾不起了。我觉得未必。虽然那个时候经过连年战争,国家经济很弱。汉朝也是实行的修养身息的政策。但是毕竟刘邦已经带兵去准备打击匈奴,说明还是打得起的。

我觉得刘邦当时是这样一个思路,首先再开战,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不敢轻易言战。毕竟冒顿单于也是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家,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韩信这些人又不能用。要是再打败了怎么办呀?

其次,就是打赢一场战争容易,把匈奴赶回去几百里。但是像这样的一个民族你不可能彻底灭了他。他不停的骚扰你,谁受得了啊。而和亲确实是个好主意,那就采用了吧!

我们分析历史上为什么中原王朝的总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战争不断呢?其实这是与北方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有关的,他们逐水草而居,生活根本没有保障。如果不打仗就会饿死。所以环境*迫他们向外扩张。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要么杀你,要么饿死,你说他们会怎么选,或者说假如你是他们你又会怎么做呢?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

历史上总有人诟病宋朝的软弱,纳岁币。其实和亲也差不多。只不过送给人家的东西不一样而已。宋朝之所以被人诟病,不是因为给人家钱,而是没有像汉唐一样真正的能够狠狠地教训一下这些少数民族政权。

其实我们要知道,你打败一个民族容易,你要让他服服帖帖可是非常难的。你站着这样一块好地方,你吃喝不愁,当然不要打我们。可是我们不打你我们就死了。所以即使和亲,即使纳岁币,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摩擦依然不断。只是和亲和纳岁币就是让这些少数民族动作小点而已。

汉朝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汉武帝在位54年,对匈作战44年。是,把强大的匈奴给打残了,从此匈奴再也不可能像冒顿单于时期一样能把汉朝皇帝团团围住。可是不要忘了,就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朝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