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极具政治智慧的刘邦(1 / 1)

读史读人心 风乍起 1518 字 6天前

极具政治智慧的刘邦

第三,刘邦杀功臣没有造成太大的恶果。Www.Pinwenba.Com 吧恶果当然有,我们下一讲再讲。但是朱元璋杀功臣就造成了极大的恶果。后来朱允炆削藩,燕王篡逆,朝中竟然没有一个能力可以与朱棣抗衡的将领,朱元璋杀功臣,成为了古代史上一大笑话。而刘邦谢世后,功臣和自己的儿孙们都起到了刘邦预期的作用,可见,刘邦远比朱元璋要高明的多。

我们都知道刘邦是一个器量很大的皇帝,刘邦不是一个暴君,而且极具政治智慧。为什么是暴君的秦始皇不杀功臣,同样是仁君的宋太祖也不杀功臣呢?

首先看秦始皇,不错,秦始皇是暴君。但是我们看看秦始皇的功臣们,他们大都在秦始皇朝世代为官,比如王翦,比如蒙恬。他们对秦国都已经形成了效忠的习惯。并且秦始皇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可以扳倒曾经一手遮天的吕不韦,足见其政治手腕的高明。

王翦老将军出征楚国是表现的那样的乖巧,也足够震慑其他功臣。试想连秦国第一功臣王翦老将军都不敢背叛秦始皇,那么剩下来的那些功臣还敢有不臣之心吗?所以秦始皇的功臣们不可能背叛秦始皇。

宋太祖也是没有杀功臣。但是宋太祖的将领们知道,宋太祖的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远在他们自己之上,自己几斤几两自己不知道吗?老大这么厉害,又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就乐得回家好好休息了,没必要惹老大不高兴啊。

可是刘邦情况不一样啊,自己的军事能力大家都知道的,最多也就是个二流水平,手下能打的将军没有一个是嫡系,看刘邦封王的那些功臣,除了卢绾是因为和刘邦关系好,剩下的没有一个真正为刘邦马首是瞻的。

刘邦活着的时候,这些人都不听话,死了就更不好说了,所以刘邦当了皇帝那才是心惊肉跳呢!肯定没有一晚能睡的安稳的。所以刘邦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些刺头给收拾了。不一定非要杀掉,但是控制起来还是有必要的。

刘邦后来不停地平叛还要怪罪自己的贤内助,没有她可能刘邦后来还不至于那么忙活?她不揣冒昧的杀了韩信,和刘邦一起宰了彭越。这看似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问题,实质是给刘邦制造了更大的麻烦。

如果按照刘邦的办法,像收拾韩信一样慢慢的将这些个封王的大将都软禁起来,那么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可能提前一千年就上演了。可是吕后没有给刘邦扮演赵匡胤的机会,她开始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了。后来英布谋反,很大的原因就是起了兔死狐悲之情。所以吕后是个狠角色,不过是一个拙劣的政治票友。

刘邦杀异姓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要封同姓王。这个是由于刘邦的狭隘造成的,他认为功臣们不可靠,还是自己的子侄可靠。当然,这也不能怪刘邦,毕竟原来封王的那些人和自己不亲啊,也怪自己的沛县系不争气,要是他们有一个有韩信的本事,哪怕没有韩信的本事和彭越,英布一样也行啊,刘邦也不至于到最后立白马之盟啊。

后来英布为什么敢造反啊,还不是韩信,彭越已死吗,认为天下没人能打得过他啦。要是什么樊哙啊,周勃呀,有英布的本事,那么这些诸侯也不会反叛,都得老老实实的。我说过诸侯王造反,没有一个是因为想做皇帝造反的,他们之所以造反,一个是因为韩信,彭越被杀,自己怕成为下一个,另一个原因就是,韩信、彭越被杀,没有人能镇得住他们。所以诸侯造反不是刘邦分封的错,是刘邦的夫人,拙劣的政治票友吕后的错。

分析完刘邦为什么要这些曾经的盟友兄弟,我们就要谈谈为什么从古至今,中国的这些大将军们都难有善终?

这就是**制度的悲哀了。一个**者,他最重要的权利是什么——军权。一个皇帝,如果没有军权,那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所以军权一定要死死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否则就会出现太阿倒持的情况。有了军权就有了其他所有的权力。

但是皇帝不可能每场战争都亲自指挥,他不可能有这个精力,也不可能有战无不败的能力。所以他需要将军们帮助,既然需要将军们帮助,就要经常赋予将军们军权。随着将军们仗打得越来越多,那么将军们的声望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士兵的爱戴,与士兵们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深。

随着将军的声望与地位不断提高,那么将军的野心也会随着不断膨胀,那么将军就非常有可能威胁的皇权。总而言之,**是由暴力建立的,那么越接近暴力就越接近最高权力。而将军们往往有这样的优势,那么皇帝就提防这些将军。

有些皇帝选择过激的方式,比如朱元璋。有些皇帝选择平缓的方式,比如秦始皇和宋太祖。但是结果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皇帝的素质。将军们也会造反去获得最高权力,因为最高权力实在是太诱人了。

所以历史不断上演弑君夺位和鸟尽弓藏的悲剧。可以避免吗?我只能说在**社会,这就是一道无解的题目,只有在民主社会才能得到解决。因为在民主社会,总统是份工作,将军也是份工作,没有高低之分。而且将军可以脱下军装去竞选总统,总统也不是终身制,所以根本没必要通过暴力夺权。民主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属于全体国民,你根本没有能力去夺。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麦克阿瑟传》,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让我非常震撼,就是麦克阿瑟在半岛战况不利的情况下,被撤回美国,但是他回到美国收到了英雄般的待遇,欢迎人数是当年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四倍,欢迎的人群中几乎所有人都在骂当时的杜鲁门总统,骂得特别难听,比如“猪猡”之类的。

而且麦克阿瑟回到国会依然非常嚣张的发表了《老兵不死,他只会慢慢淡去》的演讲。等到西点校庆的时候,老将军还回到西点做了《我的生命已近黄昏》的演讲。可以说老将军一生都因为自己是将军而荣耀。

而在大洋彼岸,我们的彭大将军遭遇的是什么呢?同一时期,同一场战争,只是因为在不同的国度,竟然是那么巨大的差距。难道是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尊重英雄吗?所以我得出一句话,罪恶的体制造就无耻的民族。

不幸的名将,我们才刚刚开始讲,今后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故事。希望大家看到后不要麻木,而是要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尽出这种事情。到底是我们人种有问题还是制度有问题。以后的漫长历史中,是不是要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

中国人有句话叫“红颜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好像将军就应该战死沙场。可是麦克阿瑟将军即使到了八十岁仍旧英气十足,风采依旧。那么我们国家怎么就不能有这样的事情呢。我们的将军为什么只有战死沙场才能英名永存呢。说到底,就是制度的问题,罪恶的制度造就无耻的民族。

好了,我们不要感慨了,希望大家都能觉醒,意识到我们的这个国家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努力地去改变,让她成为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国家。我们每个人也要反思一下,我们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英雄的。只有我们正确的对待历史,我们才能够找到我们真正的复兴之路。

刘邦四处平叛,诛杀异姓王,分封同姓王,看似解决了所有问题。其实他为自己埋下了祸根。这个祸根直接导致刘邦遭受了平生以来最大的耻辱。到底留下了什么祸根呢?又到底留下了什么耻辱呢?我们下一讲再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