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的改革
要知道郡县制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件新鲜事物。Www.Pinwenba.Com 吧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尤其是精英阶层都没有能够接受它。也就是说秦始皇是做了一个重大的改革。但是秦始皇的改革过于激进,导致了天下尤其是精英阶层的巨大不满。任何一项改革如果过于激进,一定会造成重大的社会动荡。因为重大的改革一定会极大的损害既得利益的不满。
就比如说清朝的戊戌变法,树敌太多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一般激进的改革,一定是政治上不成熟的人做出来的。现在看秦始皇,其实他的政治水平,政治手腕不是很高的。但是他是一个政治强人,天下人摄于他的*威不敢当时就造反,一旦秦始皇谢世,那么天下人的怨气与怒气,尤其是所谓精英阶层的怨气与怒气就充分的爆发出来。所以短短的三年,强大无比的秦帝国就轰然倒塌了。
郡县制与封建制不仅仅是两种社会制度,更是两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们已经习惯了三千年的生活方式一下子用强权去改变,本来就不太可能。它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很漫长的。秦始皇不懂这一点,所以秦始皇失败了。
刘邦是一位非常善于总结的人,所以刘邦建立了郡县与封建并存的社会制度。刘邦建立的制度不仅仅是一种妥协,更是一种过渡。在没有更好的秩序代替封建,那么就还要延续封建。等到摸索到更好的社会秩序后,再来代替,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剧烈的动荡。试想一下如果康有为和梁启超有这样高明的政治智慧,说不定今天的中国就完全不一样。所以戊戌变法的时候,康梁二人只是一个稚嫩的政治实习生。非常遗憾的是,当梁启超后来已经成为成熟睿智的政治家后,却再也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所以只能用学者来评价梁启超。
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用郡县制有效的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也为大汉王朝开创了万世基业。虽然这个时候的汉朝刚刚草创,百废待兴,根本谈不上强大,也并没有能看出来能给后世带来那么巨大的影响。但是毕竟因为刘邦开始创造的这种稳定,给后世子孙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刘邦,哪有后世刘彻,没有刘彻,汉又岂能给我们带来如此重大的影响呢。
有人要说了,刘邦郡县封建并存并没有带来什么稳定,参看刘邦当皇帝的那几年,刘邦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是平叛。一个整日在平叛的帝国,怎么可能是稳定的呢,刘邦的郡县封建制国家,又如何证明其优越性呢?
刘邦在分封诸侯的时候是两个阶段,先是封异姓王,后来是封同姓王。封异姓王是无奈的选择。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刘邦的后半生都在平乱中度过,就说明刘邦建立的这套制度不好的。刘邦平乱的原因并不是说诸侯王们对于刘邦建立的这套制度的不满,不断平叛的也不是因为诸侯王们想做皇帝。
我们看那些造反的诸侯王,没有一个是真正想做皇帝的。也就是说他们对于诸侯王的帝位非常满足。真正能够激怒诸侯王的是他的孙子刘启的那道削藩令。刘邦的平叛,是他与那些诸侯王个人的恩恩怨怨造成的。诸侯王反的是刘邦,不是刘邦订立的制度。并且刘邦后来封同姓王,让他们为皇帝拱卫京师,朝中如果有奸臣,子弟起兵勤王,刘邦的子弟也确实做到了。也就是说刘邦的这套制度很好的保证了社会稳定,以及刘邦的皇位。所以我们佩服刘邦的政治设计。
有人要说了,既然刘邦的这套制度好,为什么会发生七国之乱呢,又为什么后来汉景帝和汉武帝对于削藩都那么热衷呢?
刘邦设计的这套制度只是为了当前的形势,他只是一个过渡。**社会不会有万世不易之法,只有能够与时俱进的统治者才能立于不败境地。刘邦的双轨并行只是解决了当时的问题,但是也为后世留下了祸根,那就是以后的七国之乱。这个并不能怪到刘邦头上,就像宋朝后来军事羸弱不能怪到赵匡胤头上一样。
造成七国之乱的直接原因是汉景帝削藩。一旦皇帝要削藩就一定会有叛乱,比如明朝的燕王篡逆,比如清朝的三藩之乱。刘邦为了解决当时的问题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隐忧,但是如果没有刘邦的举措,那就根本没有后世子孙,和谈他们的隐忧呢。
所以刘邦的子孙要有改革创新的能力,也要有承受风险的承受力。刘邦当时的举措不适用于现在但是适用于当年。刘邦当时面临的难题就是封建,那汉景帝,汉武帝当时面临的问题就是削藩。面对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责任推出去。如果汉景帝当时藩没有削好,自己被推翻了,那就是他自己处理能力的问题,而不是刘邦的问题(当然汉景帝如果失败是汉景帝的问题,朱允炆的失败那大部分原因是朱元璋的问题了)。
刘邦从一个乡野村夫,一跃成为庞大帝国的皇帝,却能有这样精巧的政治设计,可见,刘邦的情商之高,以及刘邦的团队真是精英辈出。真是由于刘邦的巧妙设计,使得国家迅速稳定了下来。我们总是秦汉秦汉的称这两个朝代,是因为汉朝承袭了秦朝的许多制度,做了改革,使得秦朝,甚至是秦始皇的许多理想变成了现实。历史就是这样的讽刺。往往完成你未完成的事业的人,就是你跟你仇最深的人。
汉推翻了秦朝,却承袭了秦朝的皇帝制度,并且改造了秦朝的郡县制,到了汉武帝时期,基本完成改造。从此郡县制成为了主流,封建制淡出历史舞台,有时在此现身,不过是历史的笑话而已。秦始皇的梦想,有汉朝皇帝完成,不知道地底下的秦始皇作何感想。当然秦朝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业由汉朝完成。
比如今天的字是汉字,但是统一天下的文字是秦始皇的功劳。但人们似乎根本不念人家秦始皇的好,依然称汉字(当然秦始皇喜爱的篆书虽然好看,实在难写,人家不认也在情理之中)。怪就怪秦的寿命是在是太短了。今天我们自称汉人,唐人,不会自称秦人,隋人是因为他们是在太短暂了。但是他们的政治理想,却有他们的继任者完成了发扬光大。所以别人失败的经验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我们感谢汉高祖刘邦,由于他和他那个神一样的团队把大汉王朝建立起来,这时候的大汉王朝虽然不强大,但是他很健康,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以后的艰难困苦。给他时间,他就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荣耀。刘邦这个生活着市井乡村里的小流氓,最终走向了社会的顶点,并且把一个国家带上了正轨。我们可以鄙视刘邦的各种缺点,但是不可否认他的功绩。
郡县制与封建制双轨并行,保证了汉家天下几十年的稳定。正是这宝贵的几十年,让汉永载史册。当然这几十年稳定的背后又是一幕幕人头落得的惨案。那么我们改怎么评价刘邦在世的那些叛乱呢?我们下一讲在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