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坍塌背后(1 / 1)

读史读人心 风乍起 1596 字 6天前

坍塌背后

大秦帝国的可以告一个段落了。Www.Pinwenba.Com 吧特别想细细总结一下秦朝的灭亡原因。其实从古至今,对于秦朝的原因大家都在不断的总结。但是似乎没有一个定论。历史就是这样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现在我就来大言不惭的说两句吧。

贾谊的《过秦论》至今读来是那样的气势磅礴,杜牧的《阿房宫赋》也依旧是让人唏嘘哀婉。可是秦朝的灭亡就真的是不施仁义和穷奢极欲那么简单吗?我觉得当然不是。大秦帝国在没有天灾,没有外敌入侵,一下子就有许多豪杰之士就揭竿而起。为什么?难道秦王朝就那样的可恨吗?

“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在实际上出现了数十次。陈胜吴广之所以揭竿而起是因为他们被*的走投无路了。陈胜吴广的原因是秦朝法律过于严苛,所谓苛政猛于虎也。秦朝的法律自然是非常严苛。老百姓怨声载道,纷纷起来造反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将秦朝的灭亡归于苛法似乎非常好理解。但是不要忘了,秦末起义的哪些豪杰似乎也就是陈胜吴广算作草民,其他的似乎或多或少都有些贵族身份。而且陈胜吴广的起义也就一个多月就失败了,一直在战斗的,让秦王朝颠覆的是一帮有贵族身份的人。

我们把**社会简单的分成三个层次,领袖、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有领袖是一个人,其他两个阶层都是一群人。领袖如果这两个阶层的人都支持,那么他的江山一定永固,如果只有一个阶层的人支持,那么江山出现危机但是不一定会灭亡。

如果两个阶层的人都反对,那么江山就会破碎。秦王朝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法家的制度,法家的思想可以帮助秦王扫**,但是不能帮助秦朝江山永固。

秦朝的酷法得罪了几乎所有的普通民众。而秦始皇的拒绝封建,天下实行郡县制,那又得罪了精英阶层。这样的统治如果能够长久真有鬼了。

秦朝的酷法我们以后再讲,因为我还没有研究商鞅变法。民众的苦痛是什么样的我无法清楚的理解。但是秦朝的那些贵族过的怎么样可以看出来。比如秦始皇的那些儿子,没有爵位,没有封地,可能就是薪水比一般老百姓多之外,并没有什么别的好处。

秦始皇的儿子没有封地,没有爵位,那其他大臣肯定也是如此。而那些被灭的贵族已经是二等公民,更加不敢奢望这些。本来就背负着亡国的仇恨,到了秦朝原来的好待遇全部没有了,甚至家产都被抄了,对这个新政权就更加的仇恨。

想想,老百姓苦于你的苛政,贵族们失去了原本可能拥有的利益,那他们对秦王朝是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其实秦始皇的秦王朝是建立在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上的,只要一个火星就足以让这个火药桶爆炸,炸的四分五裂,千疮百孔,后来的陈胜吴广就是哪一个小小的火星,点燃了这个巨大的火药桶。秦王朝看似天下一统,其实危机四伏。

而一统江山的秦始皇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建立的这个王朝的危机。他一口吞下了这片江山,但是却没有好好的消化和巩固。我们看看他建立了秦王朝之后都干了些啥,给自己加封号,然后就是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周游天下,后来就去寻求长生不老了。

虽然也在政治制度上做了改革,而且力度非常大,可以说完全建立了一套新规则。建立秦王朝之后,秦始皇其实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谦虚谨慎的秦王嬴政了,他变得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他陶醉于自己建立的万世奇功,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万世奇功背后的危机。

因为他不知道征服人容易,征服人心太难了。六国的贵族与百姓都是被你武力征服,自然是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秦始皇要做的就是收买人心。他使用武力获得天下的,他异常迷恋武力,可惜他身边没有一个陆贾,告诉他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千古不变的道理。

其实这个道理难道懂吗?当然不是,主明臣直,刘邦身边能有陆贾,秦王嬴政身边能有,但是秦始皇身边就不会有。因为成为皇帝的嬴政已经做不到从善如流了。

如果有人要问我导致秦王朝覆灭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秦始皇摧毁了旧秩序,只是制定了新规则,但没有能够建立起新秩序。有人要迷糊了,什么意思啊?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从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是封建,贵族们就是占领者一片领地。然后强大的部落去吞并弱小的部落,互相攻伐。改朝换代以后,即使被推翻的王朝也有相应的封地,只不过最大的是天子的。这种秩序发展到西周达到鼎盛。后来周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大秦崛起,一扫天下,灭掉了所有的诸侯。

之后,国家又实行郡县制,所有人没有爵位,没有封地,真正做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使是秦始皇的亲儿子和普通老百姓相比,也只是比人家多点钱,告诉别人我是秦始皇的公子,其他的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

没有附庸,没有封地,没有私人武装。一个人没有爵位,没有封地,没有自己的官僚机构,没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哪根老百姓有什么区别呢。秦始皇凭借一人之力摧毁了原来的旧秩序,让所有人都不适应了,尤其是贵族们。

你想想,假如你是秦始皇的大将,帮他攻城拔寨,出生入死,到最后连块自己的封地都没有,是什么心情。加入你是秦始皇的儿子,老爹拥有天下,我却没有一寸封地,是什么心情。当然秦始皇强势,再加上所有人都没有封地,也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这是秦国的贵族。那些战败国的贵族呢,你秦国贵族可能没封地,但你至少有钱,有官做。我们这些人就惨了,秦国灭了我们的故国,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以前的封地没了,钱,房子,女人可能都被抢跑了,以后可能也没有官做。那对秦的恨绝对刻骨铭心了,后来为什么这些贵族纷纷复国呢,一方面是怀念故国,更重要的是怀念被秦始皇抢占的既得利益。

要说秦建立的这套制度好不好,相比而言,其实是非常好的。首先,贵族不会永远是贵族,因为爵位可以继承,封地可以继承,但是官位不可以继承。所以你爸爸不做官了,你就只能吃老本了,吃完了,就没得吃了。所以后世子孙必须努力才能够养活自己。大部分人都是愿意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里生活的。这样可以看出,秦始皇建立的这套制度是多么的先进,相比起西周那套封建来看,郡县制是多么具有开创性。可是秦就死在这么先进的制度上面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虽然施行了郡县制,但是并没有出台一套相应的官员选拔制度。这样所有人都惊呆了,你是消灭了那种不劳而获的寄生虫。但是你却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劳而有获。我们怎么努力才能走上社会上层。没有!史书里没有看到任何有关秦朝管理选拔的方法。你让六国的贵族失去他们的既得利益,又让天下的老百姓看不到上升的希望。看看,秦朝实行所谓的郡县制给自己树立了多少对立面。

如果我们生活在秦朝,我们能干些什么?

首先做官肯定没戏。因为你根本没有一个途径进入官僚系统。

那如果不能做官,我们经商怎么样,呵呵。商人在古代根本没有任何地位。再有钱也被人看不起,连好衣服都不允许穿。一个人如果从事一个怎么奋斗都会让人尊重的职业,那你还会长期从事下去吗?

那好,我读书行吗?对不起,书给你都烧了,只有什么医药,占卜,工程类的书让你读。也就是说你学的这些东西必须要使用才有意义,秦始皇允许读的书在今天看来就是理工类的书,没有人文之类的。人文类的书秦始皇觉的太危险,他不希望老百姓有思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