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线毯和血浆——革命老人徐特立的故事(1 / 1)

开国元勋的故事 林阿绵 1055 字 6天前

线毯和血浆——革命老人徐特立的故事

人们总是尊敬地称呼徐特立为徐老。Www.Pinwenba.Com 吧

徐特立是一位优秀的**员,是我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几十年来,他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他的思想,品德和作风,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传统。1937年,当徐特立六十岁寿辰时,**同志在给他的祝贺信里,称赞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下面讲的正是体现他这种优秀思想品德的故事。

冬天的陕北,银装素裹,冷极了。

有一天,在瓦窑堡列宁小学的教室门外,突然出现了一个听课的老人,那老人穿的很破旧,腰里束一根黑绳子,看模样完全象个养马的“马夫”。学生们觉得很奇怪,纷纷往外观看。正在上课的老师想赶他走,可是看到老人那充满真诚的眼睛,全神贯注的姿态,又不好意思去赶他。这个老人是谁呢?他就是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教育部长徐特立。

徐老是跟随党中央和**,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刚刚到达陕北的。严寒的天气,对于一个刚刚从温暖的南方来到陕北,又快六十岁的老人来说,确实是个严峻的考验。徐老不仅衣衫单薄,而且连被褥都没有,中央批准照顾他取暖的石炭,他都舍不得多烧,要节约一部分缴公,每天夜晚,徐老忍受着陕北的严寒,穿着衣服睡觉,真比青年人还要艰苦。

有一天,党校校长董必武来看望徐老,发现他连被子都没有,就非常感慨地说:

“徐老,你这样不行,要冻坏的。”

“没事,我身体健康。”

“要爱护身体,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你做呢!”

“你瞧,我这身体不是很好吗?”

第二天,董必武就派人送来了半条线毯。徐老把这半条线毯盖在身上,半截身子还是露在外面。当时的条件真是艰苦啊!

有一天,**来看望徐老,发现他没有被子,只盖着半条线毯,就责备徐老的小警卫员:

“徐老这样大的年纪,为什么不给他领条棉被?”

小警卫员低着头,噘着小嘴说:“徐老不让领,这半条线毯还是董老送来的呢!”

**听了之后,亲自找到总务处的黄祖炎同志,嘱咐他赶快给徐老缝制一条棉被和一件皮大衣。

黄祖炎知道徐老的脾气,缝好以后不敢当面把棉被和皮大衣送来,只好等徐老外出的时候,才偷偷地送来交给小警卫员。

可是,当徐老回来之后,发现了大衣和被子,他严肃地批评小警卫员说:

“我和你讲过多少次了,我们刚刚来到陕北,条件还很艰苦,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怎么能一事当前,先替我打算呢?”小警卫员含着眼泪,委屈地说:

“这是**亲自让黄祖炎同志给您缝的。”

听了这话,徐老才不吭声了。

没过几天,大衣和棉被都不见了,小警卫员着急地问徐老:

“徐老,大衣和棉被呢?”

徐老抚摸着小警卫员的头,高兴地说:“我把它们抱去送给伤病员了,他们比我更需要。我身体健康,有这半条线毯就够了。”

不久,**又来看望徐老,发现他还是没有被子和大衣,就不高兴地问小警卫员:

“怎么,总务处还没有给徐老缝好大衣和被子吗?”

小警卫员说:“缝好送来了,可是徐老又把它送给伤病员了。”

**听完之后,感慨地说:“他真是个只管他人,不管自己的人啊!”

解放战争开始后的一个冬天,七十二岁的徐老得了重病,发高烧到40度,连续烧了21天,人已经昏迷不醒,真是危险极了。

当时医道高明的医生都上了前方。为了挽救徐老的生命,周恩来亲自打电话把医生请回来,给他治病。经过诊断,需要立即输血。

军委卫生部知道了这件事,马上送来两瓶进口的血浆。当医生正要给徐老输血时,他的体温开始降了下来,人也清醒过来了。所以就没有立即输血。

这个时候,村子里有个妇女生娃娃,因为流血过多,有生命危险。

徐老躺在病床上,听说了这件事,马上让医生去给那个妇女看病,原来这个妇女也需要输血。徐老就对医生说:“快把两瓶血浆送给娃娃的母亲。”

医生说:“这是军委卫生部送给你的。现在你的身体还没有全好啊!”

徐老听了医生的话,生气地说:

“我的身体好些了,和那位母亲相比,她更需要这两瓶血浆。你们医生,要对症下药,不要对人下药啊!”

徐老的话,深深地感动了这位医生。他就把这两瓶血浆,输到了那个妇女的身上,使得这位母亲脱离了危险。

人们知道了这件事,都赞扬徐老的高尚品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