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南越国的由来(1 / 1)

西汉往事1 圆月弯刀 1406 字 6天前

南越国的由来

那位可能要说了,张王李赵遍地刘,谁稀罕呀?您可以不稀罕,在汉朝,赐你姓刘,这叫国姓,光荣着呢!

刘邦基本属于大老粗,由于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就多少有点自卑。Www.Pinwenba.Com 吧偏偏这位仁兄还不谦虚,因此,就得经常掩饰自卑,不过,人家刘邦掩饰的方法比较奇特——自大——故意蔑视有文化的:别看我不会,我还偏瞧不起会的,看你敢不敢得瑟!

刘邦最看不上文诌诌酸溜溜的儒生,没什么好感那是轻的,稍不如意就会破口大骂(谁让你有文化呢)。这事地球人都知道,一般人可不敢拿这个去刺激他。

然而,人群中,注定有人不一般!

不信邪的人啥时候都有,陆贾就是这样的人。

陆贾是汉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学问家,楚地人。好长时间以来,陆贾一直跟随刘邦打天下。

攻城略地陆贾不行,陆贾先生玩的是嘴。这位老兄口才极佳,是当时与郦食其齐名的能言善辩之士,经常奉命出使、四处游说。

当初刘邦进攻关中,诱降秦军峣关守将,就是郦食其、陆贾的功劳。等刘邦当了皇帝,大汉王朝建立起来后,陆贾又立了一件大功——靠三寸不烂之舌平定了岭南!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那时,皇帝还是秦二世胡亥,不过,天下已经比较乱套了。秦朝南海郡郡尉任嚣临死前,召来了龙川县县令赵佗,请他代理南海尉,就这样,赵佗成了南海郡的实际统治者。

这么说还是有点乱,干脆,咱们先来讲讲南海郡的由来吧。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

岭南是指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合称南岭)之南,岭南自古以来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南方诸族的泛称)居住的地方。

南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范围包括今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的大部分和越南北部)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因此,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

这算是把南方人称为“南蛮子”的最早由来吧。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sui)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进攻岭南。

屠睢有点像项羽,喜欢滥杀无辜,结果,激起了当地人的顽强抵抗。领导当地人进行顽强抵抗的,就是我们此前曾经讲过的梅鋗,您还记得吗?

最后,悲剧发生了,屠睢竟然被当地人给打死了!

死了的主将屠睢不值一提,然而,副将赵佗却需要大书特书一番。

赵佗(约前240年-前137年),男,汉族,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人,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19岁时,赵佗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年,年仅21岁的赵佗就被封为征南副帅!怎么样,够狠吧,绝对是年轻有为。

屠睢死后,秦始皇任命任嚣为主将。

任嚣也是名门之后,是春秋时期的大名人任不齐(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的第七世孙。任嚣和赵佗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公元前214年完成了平定岭南的大业。

顺便说一句,为了方便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秦始皇命史禄开凿了沟通湘江(属长江水系)和漓江(属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起名灵渠。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贯通后,二千多年来,就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

很多第一,秦始皇顺便就给办了。

然后,秦始皇同志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大秦朝又多了三个郡,中国国土进一步拓展。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节制南海、象郡、桂林三郡,因此,任嚣被称为“东南一尉”。任嚣以番禺(今广州)为郡治,在今广州仓边路附近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

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龙川县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因此,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

赵佗到龙川(今龙川县佗城镇)上任后,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主要内容有让越人参加政权管理、尊从越人习俗、鼓励与越人通婚、因地制宜实行越人“自治”等等。

哎,我说各位,听着耳熟不?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这可是有历史渊源的!

此外,赵佗还上书秦始皇,从中原地区迁居50万居民到南越定居。这可了不得,虽然给当时那50万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这一举措,极大地加强了汉、越的民族融合和南越地区的开发!

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公元前208年,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中原地区乱成了一锅粥。关键时刻,任嚣却突然得了重病,临死之前,任嚣委托赵佗代理南海郡郡尉,让他割据岭南以自保。

任嚣死后,赵佗断绝交通,据兵自守,诛杀秦朝所设官员,以自己的同党代理郡守。随后,又派兵吞并了桂林和象郡,把岭南办成了自己的家族产业。

公元前204年,赵佗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这是岭南地区的第一个都城。

南越国就此诞生!

南越国东接泉州,北以五岭与江西、湖南交界,西北至广西西北部的南北盘江(红水河上段),西南到今越南的中北部地区。分别与长沙(长沙国吴芮的封国)、闽越(闽越王无诸的封国)、夜郎(西南夷中较大的一个部族)三国交界,东及南面濒临南海,“东西万余里”。

这可是老大的一个国家!

国家一大,麻烦就多。

如何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统治,这是摆在赵佗面前的首要问题。然而,这个问题没有难住赵佗,赵佗解决的很好,而且,年轻有为的赵佗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卓越贡献,硬是赢得了**主席的高度赞赏(此处应该有热烈掌声!)。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不妨细细道来:

在政治上,赵佗向刘邦学习,实行郡国并行制:国家的一部分地方实行郡县制(派官吏去管理)、另一部分地方实行分封制(分封给亲信),建立起中央与地方官制,确保自己对全国控制的有效性。

在军事上,赵佗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分别统帅步兵、舟步和骑兵,狠抓军队战斗力。结果,拥兵数十万的赵佗与北方的冒顿(匈奴单于)并称“北强、南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