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争议人物(1 / 1)

西汉往事1 圆月弯刀 1502 字 6天前

争议人物

有才能的人往往都倍受争议,陈平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Www.Pinwenba.Com 吧

这哥们,时间不长就换了三个老板,不管走到哪都能掀起一些波澜。

陈平的第一任老板是魏王魏咎,魏咎就是那个平定了魏地后,坚决不肯自己称王的讲究人周巿拥立的原魏国公子。

在魏咎那里,陈平当了一阵子太仆。太仆是一个管理车马的干部,级别倒不低。可是,按照陈平的才华,他可不想一辈子干侍候人的后勤工作。为了能继续进步,陈平找了几个机会给魏王出谋划策。

陈平的主意是否高明无从知晓,不过,效果可不怎么理想:不仅魏王没听,还因此遭人陷害,整的是相当被动。实在混不下去了,陈平转而投奔了项羽。

在第二任老板项羽那里,陈平的起步不错,受封为卿。这是一个不低的爵位!

殷王司马卬造反,项羽派陈平带兵去平叛。

陈平没辜负项羽的厚望,很快就平定殷地,把司马卬给打服了,司马卬又归顺了项羽,陈平得胜班师。

项羽对陈平的表现十分满意,又是升官又是赏钱。项羽封陈平为都尉(重要的高级武官),赏黄金二十镒。一镒二十两,陈平得到了赏钱黄金400两,就项羽出手的力度而言,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然而,还没等项羽和陈平美几天,坏消息就传来了:刘邦占领的殷地,司马卬又投降了刘邦!

项羽火大了:他妈的,我的官和钱不都打水漂了吗!

项羽心疼了。

一气之下,项羽竟然迁怒此前参与平定殷地的将领,准备拿他们泄愤。这就实在是不讲理了!关人家啥事呀?

项羽不讲理,陈平傻眼了——这变化,也太快了吧!

刚刚觉得,事业顺利、领导重视、个人满意,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万万没想到,都尉的位子还没坐热,金子还没来得及花,殷地丢了、项羽疯了。

项羽一发疯,后果可就严重了。率军平定殷地的主要将领就是陈平。要开刀,陈平首当其冲,那是没跑!

此时的陈平,也顾不上什么荣华富贵了,还是自己的性命要紧。

陈平知道,失去理智的项羽是啥事都能干出来的,对于这样的主,还是离他越远越好。于是,陈平赶紧把官印和金子打个包,派人还给了项羽,自己随身只带了一把剑,从小道跑去投奔刘邦。

这一路,凶险无比。

倒不是项羽派人来追了。人家项羽只要收回了本钱,是不怎么关心你要去哪的。危险主要来自一条河上的船夫。

陈平坐船渡河,引起了船夫的注意。船夫看陈平腰悬宝剑、气度不凡,就认为:这小子,一定是一位逃亡的将领;而逃亡将领的身上,指定带着不少金银财宝!

船夫上上下下地打量陈平,很明显,动了杀机。

那位问了,这是船夫还是强盗呀?我觉得,是船夫没错,但兼职,是打劫!

陈平害怕了:我是逃将不假,身上可是啥也没带。问题是,你说没有谁信呀!

不信不要紧,陈平有招。马上,陈平自己脱了个精光,把衣服往旁边一扔,帮忙划起了船。船夫看明白了:这小子兜里比脸还干净。

有的人是一脱成名,陈平则是一脱逃过了一劫!

真佩服陈平,没把那四百两黄金带在身上。要不然,至少得有两种危险:一是项羽会派人来追(项羽一向是很会过日子的);二是半路上会有人图财害命(见钱眼开的人从来都不缺)。这么一来,陈平恐怕就没法见到刘邦了。

好不容易到了刘邦的驻地修武(今河南焦作修武县),陈平通过中间人魏无知晋见了刘邦。可惜的是,刚开始,陈平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当时,一起进见的,连陈平在内共有7人。刘邦礼节性地摆了一桌,敷衍了几句就想打发他们到客馆休息。

按照一般逻辑,客随主便,既然主人都发话了,点头告辞,洗洗睡了也就得了。

陈平可不这么想,他深知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别人走了,陈平不走:我来这里,不是来混吃混喝的,我有正事,我要说的话不能过了今天!坚持要和刘邦谈一谈。

这一谈,谈出了效果。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陈平的肚子里确实是有货呀!

刘邦非常欣赏陈平的见地,了解到陈平在楚营干到了都尉,马上,就把汉营都尉的官帽带到了陈平头上。

在第三位老板刘邦这里,陈平的起点更高!

还不仅如此,刘邦同时让陈平担任自己的陪乘,负责监督各部将领。这可是莫大的荣誉与信任!

如此对待一个刚刚到来的逃兵,算得上是继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后的又一惊人决定。

刘邦一贯另类,这事大家都知道。

即便如此,此举还是引起了全军的一片哗然,各位老资格的将领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咱大王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有病呀!

可不是吗,逮着一个没人要的逃兵,还不知道他有啥本事,就让他来监督我们这些老人。

您知道陈平是谁吗?您说这小子算是哪棵葱呀,还想爬到咱们头上来拉屎?

听到各种非议,刘邦理都不理,反而更加宠信陈平了——看你们能怎地!不按套路出牌外加用人不疑,这就是刘邦的风格。

受领导重视自然是好事,但,领导越重视越容易引起同事的嫉恨,这也是事实。

像陈平这样,小嘴一叭叭就居高位掌大权更容易出差错。

果然,时间不长,刘邦手下的大将周勃、灌婴就联合起来,重重地参了陈平一本。这个要命的奏本总结了陈平的三大罪名:

第一罪,“盗嫂”;说陈平人品低下,在家时就与自己的嫂子有一腿。

第二罪,“受金”;说陈平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将领贿赂,谁孝敬的钱多就给谁好差使;谁不给他送礼就给谁小鞋穿!

第三罪,“无信”;说陈平反复无常,跟谁都整不到一起。从魏国到楚国,在哪也干不长,现在又开始来祸害汉国了。这样的东西,绝对算得上是首鼠两端的乱臣贼子。

话说到这份,刘邦心里也打起了鼓,对陈平起了疑心。

于是,刘邦据此责问引荐人魏无知。

魏无知倒不是真无知,他也挺能对付,对刘邦是这么解释的:我推荐陈平是因为他有才能;您责问的,是他的品行。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一个人品德高尚但才能平庸,相信您也不会对他感兴趣。

刘邦没法反驳,可心里还是不舒服。于是,又找了一个机会来责问陈平。

结果,换来的是一番“理由”更加充分的慷慨陈词:我离开魏王是因为他不能采纳我的建议;离开楚王是因为他任人唯亲;投奔您是因为您知人善任(顺便拍一下老板的马屁)。至于收点小钱受点小贿更是情有可原:我一颗忠心两手空空前来投奔您,没钱怎么生活?您要是觉得我行我就干;要是觉得我不行,钱还你,我立马走人,我还不伺候你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