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很傻很天真
按说项羽应该感谢齐国百姓,借着这个机会收买一下人心,稳定稳定秩序,真正平定齐地,帮助田假站稳脚跟,战争也就结了。Www.Pinwenba.Com 吧
可是,胜利者项羽又犯了老毛病,在齐地烧毁房屋、夷平城市、坑杀降卒、掳掠妇女,简直是无恶不作,其凶狠残暴远远超过了齐王田荣。
齐国百姓连肠子都悔青了,真是“等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齐地原本就民风剽悍,项羽这么一整算是捅了马蜂窝。这下好了,项羽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激烈反抗,大伙开始联合起来与项羽玩命了。
残暴外加愚蠢,项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齐国老百姓变成了自己的敌人。田荣的弟弟田横借机收拢田荣余部,重新占据城阳,不久,田横拥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竖起了反抗项羽的大旗。
面对齐国上下的同仇敌忾,此时的项羽也没了脾气,连续几次进攻都没能再次拿下城阳。(这小子爱屠城,谁敢让他进来)
项羽被迫留在了齐地四处救火。
这种结果,是刘邦最希望看到的!
趁着项羽攻打齐国无暇西顾的良机,刘邦继续乘胜进军,攻陷北地(指北地郡,大致在今陕西、甘肃、宁夏一带),郡治义渠县(今甘肃庆阳西南),俘获了章邯的弟弟,大将章平。
至此,关中就剩下章邯老哥一个了,他被汉军团团围困在了自己的都城废丘(今陕西兴平县东南)。章邯死守废丘,这哥们还真行,整整坚持了十个月。
分兵围困章邯,刘邦可没闲着。刘邦率领汉军主力,从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渡过黄河,准备攻打西魏王魏豹。
西魏王魏豹原本就对项羽不满,刘邦一到,魏豹马上投降,带着部队跟随汉军作战。
这哥们咱以前也讲过,不妨再简单复习复习。
魏豹是魏咎的弟弟,这哥俩都是原魏国公子,出身还是满高贵的。不过,当时,魏国已经成了历史,哥俩属于逃亡贵族。
秦末起义爆发后,哥俩一起投奔了陈胜。后来,在周巿的坚持下,宁陵君魏咎被陈胜立为魏王。
可惜,好景不长,魏咎共当了八个月魏王,章邯就杀来了。
结果,是个悲剧:魏咎战败,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给烧了——这倒省了火化了,十分方便快捷!
弟弟魏豹逃到了楚国,此时的楚王,是项梁立的楚怀王。
楚怀王给了魏豹几千人马,让他打回老家去。后来,楚怀王又立魏豹为魏王。请注意,魏豹的魏王是楚怀王立的。
所以,到了项羽那里,就不怎么算数了!
项羽打算自己占有魏地(魏地大体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的好地方,就把魏豹打发到了河东郡(今山西夏县一带),改封为西魏王,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
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引起了魏豹的强烈不满。
所以,刘邦一来,魏豹立刻就归顺了,开始跟刘邦混了。当然了,他并没有混太长时间。两个月后,魏豹又背叛了刘邦。背叛的理由嘛,可不仅仅是因为刘邦在战场上失利了,魏豹看不到前途,而是他魏豹自己,要开辟一个无比远大的前途!
这话,咱们随后再表。
回头接着说刘邦。
刘邦带领汉军和魏豹的魏军,顺利地攻下了河内(中国古代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俘虏了殷王司马卬,完全占领了殷地(今河南北部一带)。
司马卬是赵将,因为平定了河内郡,立了不少战功,尤其是,他还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刘邦,差一点先于刘邦进了关中。
所以,项羽对他挺满意。
于是,在分赃大会上,项羽封司马卬为殷王,管制河内地区,定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司马氏可是名门,在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比如司马错(秦国名将)、司马迁、司马相如、司马懿等等。
有人认为司马卬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高祖父;还有人认为司马迁在自己直系先祖问题上撒了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不妨简单研究研究。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司马氏世代掌管周史。周惠王和周襄王统治时期(从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19年),司马氏离开周都,到了晋国。后来(约公元前617年),司马氏迁居少梁(今陕西韩城)。
到了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公元前453年),司马氏家族也开始分支。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一族三分,司马氏族人有的在卫国,有的在赵国,有的在秦国。
在卫国最有出息的,做了中山国的相,名叫司马憙(xi);在赵国的,以传授剑术理论名扬天下,叫做司马凯,后人包括咱们刚刚提到的殷王司马卬,以及曹魏时期的大名人司马懿;去了秦国的,出了名将司马错,后人有司马欣(原章邯的部下、后来被项羽封为塞王),以及汉代的大才子司马相如。
那么,司马迁到底属于哪一支呢?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他的八世先祖,是入秦的司马错。
然而,司马错大约生于公元前345年,卒于公元前275年,他的出生地是少梁,当时,少梁是魏国的地盘(从公元前385年至公元前330年,魏国占领了55年)。这么说起来,司马错还算是秦国人吗?
司马迁的六世祖是司马靳。司马靳大约于公元前290年出生在少梁。当时,少梁已经被秦国彻底占领了,还改了名,叫夏阳。这是没什么争议的。争议在于,司马迁说,司马靳是司马错的孙子。
问题是,第一,这期间,司马错能不能在少梁?第二,司马靳他爹是谁?
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伐蜀;公元前280年,司马错伐楚。司马靳出生时,司马错不可能在少梁。那么,司马错的儿孙,为什么不与司马错住在一起呢?
司马错的儿子中,司马梗最著名,司马梗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北定太原”,而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司马靳就和名将白起一起被秦王赐死。司马靳与司马梗之间似乎毫无关联,司马迁在书中也没做任何交代。
显然,司马靳不大可能是司马梗的儿子。或许,有人猜想司马靳大概是司马错其他儿子所生。这似乎也不可能,如果真是那样,司马迁不会不做交待。
这种怀疑还有一个旁证:司马相如是秦系司马氏的后人,这事争议不大。如果司马迁也是,那么,生活在大体同一时代的司马迁在司马相如传中对此没有提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