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故事(二)
好不容易项梁死了,韩信又开始跟着项羽混了。Www.Pinwenba.Com 吧
多少比在项梁手下强点,项羽任用韩信作了郎中。郎中是一种侍从官,职责是护卫、陪从,随时建议、顾问及差遣。这种干部级别也不高。不过这次,韩信决定:主动出击、抓住机会,用最短的时间出人头地!
郎中的职责之一是随时随地提出建议和意见。这一点,韩信做到了。拿着手里的这根鸡毛,韩信当成了令箭——韩信多次向项羽献策,希望能引起领导的重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韩信的锦囊妙计到了项羽那里,统统成了垃圾。项羽基本上都是理都不理就扔到了一边,更别提采纳了。韩信的这一通忙活,完全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
韩信对项羽彻底失望了。
于是,韩信选择了逃跑。
炒掉实力最强的霸王项羽,韩信退而求其次,跑去投奔了汉王刘邦。万万没想到,这次选择更凶险:不仅没受重视,还差点丢了性命!
事情是这样的:
韩信到了刘邦军中,当了连傲。连傲是一种负责接待和外联工作的小官。按照韩信同志的情商,这样的活,他很难干好。如果仅仅是干不好,虽然升不了官,但毕竟没生命危险。然而,人家韩信在干不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犯法了!事还挺大,按律应该判处斩刑。
同案一共十四人,一起被押上了刑场,韩信排在了最后。
咔嚓、咔嚓,一刀一个,前十三个都被宰了,终于轮到了韩信。眼瞅着就要再多一个刀下鬼,失去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韩信赶紧抬起头来四处张望:得想点招呀,再等可就真是等死了!说来也巧了,韩信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这位是刘邦的亲信,正是他,成了韩信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韩信冲着夏侯婴大喊:汉王不是想取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呀!
这一嗓子,引起了夏侯婴的注意。
夏侯婴仔细地把韩信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马上就被吸引住了。夏侯婴觉得,这个死刑犯非同寻常:
第一,这小子胆子大;一般人到了临死前早都吓傻了,他还挺镇静,敢冲自己大喊大叫,勇气可嘉。
第二,这小子挺能吹;大言不惭地自称壮士,好像还能帮汉王刘邦夺取天下,想必是有两下子;
第三,这小子长得不错,身材高大、威武雄壮,看着挺像个人物。
于是,夏侯婴就把韩信给放了。
俩人一谈,夏侯婴震惊了:这是人才呀!马上,夏侯婴就把韩信推荐给了刘邦。刘邦对夏侯婴还是很信任的,立刻就给韩信升了官——治粟都尉,是个管后勤的干部,负责军粮的补给。
这应该算是个肥差!
按说,从死刑犯到中级干部,这已经够好了,但,韩信可不这么认为,因为,韩信是韩信!
在汉营,韩信遇到了真正的知己——丞相萧何。
萧何十分欣赏韩信的才能。
不过,大老板刘邦好像对韩信并不感冒。从他随随便便地给韩信安排的职位看,他并没有太拿韩信当回事。这是韩信和萧何都不能接受的。
怎么办呢?
面对这种窘境,高智商的韩信、萧何开始玩邪的了。他俩一起设计了一出名留青史的双簧:韩信假装逃跑,萧何假装去追。让萧何玩几天失踪,制造出丞相也跑了的假相,以引起刘邦的重视。
这,也是一种炒作!
不出所料,炒作获得了成功:小角色韩信跑了,刘邦不以为然;丞相萧何跑了,刘邦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几度情绪失控,大发雷霆。
等到刘邦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成功“追回”韩信的萧何突然出现在了刘邦面前。
刘邦看到萧何回来了,又怒又喜,先把萧何大骂了一顿,又一把把他拽了过来,在脑门上连亲了几口。此时的刘邦,真有了一种宝贝失而复得的兴奋。往往,兴奋中的人,智商都会降低。
好不容易平静了一些,刘邦责备萧何:我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逃跑?
萧何回答:我没逃跑呀,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
这句话,引起了刘邦的兴趣,刘邦马上就问萧何:你追赶的人是谁呀?
萧何故作神秘地说:是韩信!
刚开始,刘邦根本就没反应过来:韩信是谁?等想明白了,刘邦又开骂了:你小子尽他妈的胡说,全军上下光叫出名的将领就跑了几十个,你一个都不追;现在你说去追韩信了,你糊弄鬼呀!
等刘邦骂完了,萧何郑重其事的对刘邦说:那些将领算不了什么,一抓一大把,韩信却是天下无双的人才!大王您要一直呆在汉中,那也用不上韩信;如果您要争夺天下,韩信必不可少。就看大王您咋想了。
刘邦沉默了。
沉吟半晌,刘邦低声回答:我是要东进的,决不会一直憋屈在这地方!
萧何趁机说:如果您准备东进,就一定要任用韩信。韩信受到重用,就会留下来;得不到重用,他还得逃跑。
刘邦想了一下,对萧何说: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让他当将军吧?
这已经是破格提拔了,没想到,萧何竟一口回绝:仅仅让韩信当将军,他一定不会留下来!
刘邦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什么,当将军都不行,难道,还要让他当大将军不成?
萧何坚定地点了点头。
刘邦啪地一拍大腿:我豁出去了,就让他当大将军!
乖乖,大将军,那可就是元帅呀,就这么定下来了!萧何,算你狠。
利用这种方式,韩信成功地获得了大将军的职位。
之所以认定,这就是一出双簧,理由是很充分的:
其一,韩信对现状不满准备另投明主,当时,哪还有什么明主?除了项羽和刘邦,谁又能入韩信的法眼?凭韩信的智商不会不清楚形势。
其二,逃跑是一件避人的勾当,如果不是故意放出风声或是共同预谋,又怎能马上传到丞相耳中?
其三,如果韩信真的想跑,萧何又怎能把他追回来?韩信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的功夫岂不是白练了!
所以,这一切,都是做给刘邦看的。
不这么整,就不会引起刘邦的充分重视!
从这个角度理解,刘邦被骗了;然而,从最终的结果看,刘邦赚大了:被骗走了一个大将军职位,赢回了一统天下!
刘邦能任用韩信为大将军,完全是出于对萧何的信任。不过,刘邦用人不疑的功力也确实令人钦佩。马上,刘邦就想召见韩信,授予他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