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诱降章邯(1 / 1)

西汉往事1 圆月弯刀 1336 字 6天前

诱降章邯

刘邦的讲话,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和衷心拥护!

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Www.Pinwenba.Com 吧

受了感动的各位代表立刻就有了任务,刘邦让他们和秦朝各级官吏一起组成宣讲团,到各地去巡回宣讲。确保讲话精神要传达到郡、县、乡、里;传达到关中的每一个角落;传达到每一位秦民的耳中和心中。

这一通宣传下来,一切OK!

百姓安心了;官员放心了;秩序安定了;生产恢复了。曾经暗无天日的生活,现在看起来,显得无比美好了!

这件事,就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约法三章”。刘邦以言简意赅的“约法三章”,取代了细密严苛的秦律。

“三章”是指“杀人偿命、伤人、盗窃抵罪”。

千万不要小看这十几个字,那可真是简洁实用:用最恰当的处罚、最通俗的表述、最简单的条文保护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是一种至高境界!

就是这三条,确保了部下秋毫无犯、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赢得了关中百姓的衷心拥护。

关中的官员、士绅、百姓都很高兴、很激动,于是,就有了实际行动:大家争先恐后地赶着牛羊、带着酒食来慰问刘邦的官兵。(总得表示表示,搞好关系不是)

都说盛情难却,刘邦却坚决不肯接受。

刘邦深情地说: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我心领了,我们革命军队是不会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而且,我们军粮充足,保障有力,就更不能让乡亲们破费了,谢谢大家了!

现在,关中老百姓最怕的,是刘邦不在关中称王!

表演,完全成功。

刘邦在关中修炼品格,收买人心之时,项羽还在继续用武力,描绘着自己霸主的形象。

巨鹿一战,秦朝大将王离被项羽抓了俘虏,他统帅的军队——秦军的邯邯先怕了。这么一来,他的手下,就更怕了。章邯的队伍军心动摇。面对势不可挡的项羽,章邯几次不战而退。

章邯的表现令领导胡亥很不爽——见死不救,拥兵不前——你活够了吧!

胡亥的眼里可不揉沙子,马上派人,向章邯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

章邯慌了。

章邯深知老板胡亥的为人,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他胡亥就会对自己下死手!怎么办呢?思来想去,章邯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走后门!

章邯派自己的亲信,长史司马欣回到咸阳,去找丞相赵高疏通关系,希望二老板帮忙美言几句,免得胡亥气大了走极端。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章邯的选择是正确的。

章邯要想保命,必须要确保领导胡亥对自己大体满意。

胡亥怎么才能满意呢?两种可能,一是章邯在战场上打败敌人,用工作成绩说话;二是老板身边人都夸他,靠人际关系取胜。

战场上的敌人是项羽,邯当替罪羊了!

司马欣情知不妙,这小子倒也机灵,撒丫子就跑。

等赵高回过味来派人去抓司马欣时,他已经抄小道逃回了章邯的军营。跟着章邯,司马欣逃跑的功夫算是练到家了!

惊魂甫定的司马欣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再次证明:只要朝中有赵高,领兵作战的将领,有了功劳,会遭到赵高的嫉妒难免一死;作战失利,必被追究责任难以得活,总之,就是死路一条!

后门也走不通了。此时的章邯有国难投、有家难回,彻底没了主意。

章邯的内外交困没有逃过项羽的眼睛。在项羽的授意下,由陈余出面,给章邯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

这么做是有讲究的。

陈余与张耳闹翻,一气之下离开了队伍,带着少量亲信跑到黄河边捕鱼打猎去了。陈余此时的身份,算是旁观者。由旁观者出面,显得更客观,更有说服力!

书信主要讲了这么几层意思:

其一,历史上,立了大功的秦朝名将,没一个得好死。比如说白起、再比如说蒙恬,最后,都是被冤杀的。

为啥非得要制他们于死地呢?

不是因为他们无能,恰恰是因为他们的功劳太大了,没法论功行赏。把秦国都给他们也不够呀!所以,干脆,杀了了事。

其二,现实中,您章将军可就惨了点,作战不利、损兵折将。照这种形势发展,您不被项羽打死,也难逃朝廷责罚。

您担任秦朝大将三年,确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别高兴得太早,功劳这东西,也是催命符!),可也损失了十几万人马,这笔账到底咋算?

况且,到了现在,您的处境可不怎么理想:您的伤亡越来越大,您的敌人却越来越多。说起工作成绩,也没法向朝廷交代呀!

其三,赵高是啥人,您品出来了吗?阿谀奉承、嫉贤妒能就是他的专业!

您长期领兵在外,朝廷里,嫉恨您的人,一定少不了,他们巴不得您倒霉呢。

如果,一切都顺风顺水,那也罢了。现如今形势不妙,他赵高也害怕被二世一气之下给宰了。所以,他一定会想办法找个替罪羊,您就是最好的人选。杀了你,他就没责任了!

您放心,这小子一定会用您的死,来解脱他的罪责!

其四,大秦朝要完蛋了,这事,傻子都能看出来,您没必要为它殉葬。

您想想,在内,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在外,打不过项羽。如果您就是一根筋,其结果,或者是被朝廷当成替罪羊给宰了;或者是战败被杀、横尸疆场。

如果仅仅是自己死也就罢了,关键是,您要是没了,老婆、孩子怎么办?他们可就统统保不住了!

所以,您就不如换换思维……

干脆,倒戈算了,您与诸侯军联合起来,把大秦朝的土地分一分,您也一定能弄个诸侯王当当。保住了身家性命,延续了荣华富贵,这多好!

书信设身处地地为章邯分析了形势,指明了出路,劝章邯弃暗投明,投降义军。

章邯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邯打不过项羽;第二,家里也摆不平,大老板胡亥对自己不满;二老板赵高为了他自己的安全,正在四处划拉替罪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