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的表现
慑于秦军兵威,陈余当起了缩头乌龟,不管张耳怎么请求、恳求、哀求,就是不出兵。Www.Pinwenba.Com 吧陈余一直在观望,他很想通过观望把秦军观望弱了!
张耳十分恼火,却也无可奈何。私下里把陈余的女性长辈亵渎了个遍,表面上还得客客气气,没办法呀,要是弄茬了,好兄弟陈余可就真看自己的热闹了。到了最后,本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理念,张耳又派出了部下张黡(yan)、陈泽,带着自己的一封亲笔信去见好兄弟陈余,还得再努力一把。
求人嘴短呀!
张黡、陈泽还真行,在秦军的配合下,成功地把信带给了陈余。陈余打开书信,其实不看都知道内容。没出陈余的意外,信的大意是:咱们是铁哥们,现在我要完蛋了,你却见死不救,这算什么哥们?要真是哥们,咱们死也应该死在一起!
隐含的意思是:来吧,兄弟,哥哥想你,咱们一起上路吧!
面对张耳连激将带鼓励的指责,陈余却不为所动。从头到尾,陈余都保持了的冷静。陈余的回答是:我认为,出兵不仅救不了你们,反而会搭上我们。
所以——
还不如,留着我们为你们报仇!
事实证明,张黡、陈泽确实是张耳的亲信。他俩还真有一股子百折不回的劲:信带到了,情况你知道了,不想出兵,那哪行!
哥俩横下一条心:哪怕你陈余说出天花来,我们也不管!
这下可毁了,俩人饭不吃、觉不睡,整天跟着陈余,磨磨唧唧、不依不饶,就是坚持要求陈余出兵——用死在一起来实践张耳、陈余结拜时,冲动地许下的同生死的诺言。
这就是催着陈余去死!
陈余不想死,又拗不过死心眼的张黡、陈泽。无奈之下,陈余拨给了张黡、陈泽五千人马,让他俩去试探一下秦军的虚实。
想死,你们先去!
结果,这五千人连点动静都没闹出来,就被秦军给包了饺子。
这下好了,陈余清净了;各路诸侯更消停了。战场上一片静悄悄,这应该算是中国古代版的“静坐战争”。
等到项羽打败秦军,巨鹿解围,张耳和陈余见面了。
张耳一见到陈余,所有的怒气都发了出来。先是骂,骂不够意思的陈余见死不救;接着是逼,逼问张黡、陈泽的下落。
刚开始,陈余还是很平静的。陈余告诉张耳:那俩死心眼带着五千人马打前站,结果很不幸,全军覆没,他们都战死了!
没想到,张耳根本就不信。张耳认为:一定是陈余把两人给杀了。于是,张耳不依不饶,一而再、再而三地逼问陈余。
这下轮到陈余愤怒了!
很显然,愤怒的陈余失去了理智,竟然一气之下解下将军印绶还给了张耳:这玩意我还真不稀罕,你不是不相信我吗,我他妈的不干了!
大将军撂挑子了。
事出突然,张耳一下子楞住了,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很尴尬地杵在那了。
曾经的好哥们,关系闹僵了。
事还没完。
在他人的帮助下,哥俩由闹僵又发展到了闹掰!
等陈余出去上厕所,张耳的一个门客趴在张耳的耳朵边,说了这么几句话:老天照顾你,给了你这么好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还不赶紧收下!
张耳回过味来,立马佩上印绶,收编了陈余的部队。
等陈余上完厕所回来一看,嘿!我虚张一下声势,你竟然假戏真做了!你,你张耳也太黑了吧!
不过,这时想变卦也来不及了。
打掉牙也得咽到肚子里了,陈余只好把后悔转化为对张耳的怨恨,骂骂咧咧地带着自己的几百名亲信离开了队伍,跑到黄河边的水泽中捕鱼打猎去了。
从此,二人分道扬镳并成为死敌。
后来,张耳投奔了刘邦。
再后来,刘邦想联合重新当上赵国大将军的陈余出兵攻打项羽,陈余提的唯一条件,就是要张耳的脑袋。刘邦无奈,就找了一个长得酷似张耳的人,借了他的脑袋去糊弄陈余。
再再后来,韩信、张耳伐赵。此时,成安君陈余辅佐赵王赵歇。井陉口一战,陈余大败,被斩于泜水河边。
这段有始无终的友情最终以悲剧收场。还是那句话说得对: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还需要加上一个特殊说明:这个利益,指的是个人私利。
当项羽和秦军主力玩命的时候,刘邦得到了一个好差事:直取关中。
公元前208年9月,项梁战死,楚军遭受重创。当时,起义军军上上下下,都很压抑。为了调动诸位将领攻击秦国的积极性、主动性,楚怀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利诱。楚怀王悬赏天下:先进入关中者,为关中王!
应该说,这个封赏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关中王,那可不是一般的干部!
各路诸侯提着脑袋干革命,谁不想弄个王侯将相当当。然而,想归想,报名的不多,就项羽和刘邦俩人。
这是因为,
那时候,秦军还是很强大的,这当口进关中,那可真叫深入虎穴,实在是过于凶险。关中王再有吸引力,也没命重要不是。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大家伙儿议论时热火朝天,报名时寥寥无几。
项羽和刘邦就成了异类。
项羽胆大,从不怕什么凶险。而且,叔叔项梁被杀,项羽就想报仇,那自然是哪解恨往哪去。
刘邦可不像项羽那么意气用事,他有着自己的长远打算。刘邦志向远大,不想寄人篱下,希望能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放眼天下,原六国的旧势力都已复苏,哪也不是他刘邦的势力范围。
要想独立发展,只能另辟蹊径。干脆,从秦国手里抢吧。而且,刘邦敏锐地发现:西入关中,表面凶险,其实安全。
形势是很清楚的:关中是秦朝老巢,这不假。然而,守备却十分空虚。秦军的主力,章邯军和王离军,基本上都在河南、河北、山东一带活动。在关中,没有秦军的大部队,这应该是天赐良机。
经过积极争取,机会最终落到了刘邦头上。按照楚怀王的部署,项羽跟着上将军宋义率军北上救赵;刘邦率军西攻关中。
关中在西,秦军主力在北,项羽干的是脏活、累活,整不好还掉脑袋的活。刘邦干的才是摘果子的好活。
当然了,天底下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家刘邦的好活也是靠自己的日常行为赢得的。根据平时表现,大家都认为:刘邦是宽大长者,项羽是暴虐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