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是这么炼成的(一)
十分气愤、十分敢干、还逮着理了,后果可想而知。Www.Pinwenba.Com 吧
人家项羽做事向来干脆,不像楚怀王和宋义,干点啥还要遮遮掩掩。
项羽选择了最直接的解决方式——用刀!利用早上参见上将军的机会,项羽在大帐中砍了宋义!你不听我的,我就办了你,我管你是谁。阵上阵下,项羽砍人都挺厉害!
文人的完美计划,抵不住武将的一刀。列位,看见没,干啥事,最重要的是行动!
按照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概括出来就是:智商、情商都不如行商。
当然了,项羽也不全是蛮干。
在下手之前,项羽也做了一定的舆论宣传,主要是历数一下宋义的不是:什么停滞不前贻误军机;什么只顾自己吃喝玩乐不管士兵死活;什么坐等赵国灭亡助长秦国气焰;什么辜负领导信任致国家危亡……
总之,宋义就他妈的不是个好东西。
然后,拎着宋义的脑袋,项羽又对全军报了一条猛料:宋义勾结齐国密谋反楚,楚怀王秘密命令我宰了他!
与齐国关系密切,这倒不假。不过不是宋义,而是楚怀王。其实理由很简单:齐王田荣得罪了项羽;楚怀王与项羽也有矛盾,所以,在共同的敌人项羽面前,双方就成了盟友。
大家都知道是咋回事,更知道项羽的厉害。到了这当口,谁还敢说半个不字。
识时务者为俊杰,善于见风使舵的将领们迅速达成了共识:最先拥立楚怀王的,就是您家项梁;现在,您又铲除了乱臣贼子,这简直就是功高盖世,我们都愿意跟您混!
于是,大家伙一起拥戴项羽。这么一来,次将项羽就成了代理上将军。事定了,根本就没理大领导楚怀王那个茬!
顺利地就任了代理上将军,项羽继续发扬做事利索的优良传统。
首先,项羽派人,追杀了宋义派往齐国担任齐相的儿子宋襄,来个斩草除根;
接着,项羽又派自己的亲信桓楚回到彭城,向楚怀王汇报了事件经过,给了领导改正错误的机会。
此时的楚怀王彻底老实了。
放羊娃也不傻,赶紧借坡下驴,任命项羽为上将军,节制诸将。这就对了,各取所需,谁也不说破,仇恨放到心里,以后慢慢走着瞧呗。
回头再来说说其余的各路援军。
张耳派出了搬兵使者,各路援军很快就相继到达了。张耳着实自豪了一阵子。可是,很快,张耳就发现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千等万盼,援军来是来了,可这帮玩意见了秦军的阵势,大家都一起瘪了茄子。
各路援军都躲进了营垒,坚决不出来。他们根本不敢和秦军动真格的。
这哪是援军呀,这分明就是军事观察员!
张耳急得团团转。可是,就算他转迷糊了也没用呀,万般无奈,张耳只好一遍遍地派使者,哀求大伙赶紧出兵。
问题是,各路诸侯谁也没活够。所以,大家都像吃了秤砣的王八,打死也不出窝,都躲在一边看热闹。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局面:大家都在等,章邯在等各路诸侯到齐,要一起算总账;诸侯在等不怕死的主,能跳出来打前锋。
这种情况的改变,得一直等到项羽的到来。
因为,邯的战略构想发展。一切的一切,对章邯来说,都显得那么顺利,那么美好。
然而,好景不长。
因为,章邯的对手——项羽,是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天才就是天才。
匆匆赶到的项羽可没被秦军吓倒,而是立刻就发现秦军的弱点:
秦军两大主力,在战场上的布局是,王离的大军团团围住巨鹿,吸引诸侯军的注意力;章邯军驻扎在巨鹿以南。一方面,章邯利用连接漳河的甬道,为王离供应军粮;另一方面,章邯守卫着王离的侧翼安全,随时准备合围解救巨鹿的诸侯援军。
从表面看,章邯的安排万无一失。实际上,这种安排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两支军队的连接线——甬道!
切断甬道,王离军就没了军粮,围困巨鹿的秦军就得挨饿。
切断甬道,章邯和王离就失去了联系,两支军队就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境地。
项羽要实施黑虎掏心战略,切断两只秦军的联系,集中力量攻打其中的一只。这样,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胜!
战场上的项羽,勇猛但不冒失。为了打探章邯的虚实,让秦军露出破绽。项羽先派劳改犯黥布和蒲将军,带领他们所部的两万人马渡河,试探性地进攻秦军甬道。
黥布和蒲将军翁婿俩还真不善乎,一通猛攻,击败了守卫甬道的秦军。通过这场小胜,项羽敏锐地发现秦军的弱点——两军的连接线甬道很脆弱、章邯的大军疲惫不堪!
这与项羽的判断是吻合的。
项羽决定:抓住时机,全力进攻章邯!
击败章邯,这个任务必须由项羽来完成。此时,项羽只有一个担心,那就是王离,项羽怕王离从自己的侧后包抄自己。要是那样,楚军就麻烦了!
恰在此时,陈余派人来了。
陈余是赵国大将军。被围在巨鹿的,是赵王赵歇和陈余的好哥们张耳。带领几万人马,早早赶到巨鹿的陈余,一直没敢动手。
终于等来了项羽,陈余向项羽请战。项羽乐坏了,真是缺啥来啥,正好,让陈余做出解救巨鹿的姿态,吸引王离军的注意。只要拖住王离,项羽就有机会干躺章邯。
最后一个问题也解决了。
项羽带着主力部队,全部渡过了漳河。项羽的主力部队,计六万人。再加上黥布、蒲将军的两万人,满打满算,楚军共八万人。
对手那边,章邯,手下不少于二十万人;王离十万到二十万。合计,接近四十万。
然而,此战,只能胜,不能败。看看身边这些长短不齐的士兵,项羽犯愁了。项羽担心的,是自己手底下这帮人的战斗力。
项羽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首先,项羽带的,是一只杂牌军,派系众多、成份复杂、战斗力参差不齐;第二,项羽是第一次指挥这帮人,对他们连基本的了解都没有,指挥起来,很难得心应手。
怎么办?
项羽不愧是项羽。
渡河之后,项羽下了一道令所有人震惊的命令:凿沉船只、砸破炊具、烧毁营舍,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干粮!
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