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项家爷俩横空出世
宋留希望:自己能用投降保住性命!
然而,结果让他失望了。Www.Pinwenba.Com 吧秦二世胡亥下令,把降将宋留押到咸阳,用车裂(俗称五马分尸)的酷刑处死了。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英勇战死呢!
接下来,咱们讲讲召平。
召平,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公元前209年,召平参加了陈胜、吴广起义军,奉陈胜的命令率领一支队伍,进攻自己的家乡广陵。
然而,广陵很不好打,召平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
战场不顺还是小事,不久,更大的坏消息传来了:陈胜败亡,章邯来了!
形势十分严峻。
幸亏,召平的头脑十分清醒。他果断下令:改变围攻广陵的既定部署,率部渡长江南下,到吴地与项梁、项羽会合。
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然而,召平的英明还不止于此。见到项梁,召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项梁升官:以陈胜的名义,封项梁为上柱国(最高军事长官)。
这同样是越权行为,不过,与葛婴不同的是,召平不仅没危险,而且,所有人都得对他树大拇指。
因为,一来,陈胜已经死了,不怕他不满;二来,就算陈胜没死,在当时极端严峻的形势下,召平做的也是对的。明智之举自然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
效果很快就出来了。
升了官的项梁很高兴;高了兴的项梁很愿意接受新工作:率军渡江击秦!
这正是秦王朝最终完蛋的开始。
到了此时,我们必须要隆重地推出秦末起义军的重要角色,项梁、项羽叔侄了!
陈胜、吴广首义以来,诸侯并起、各行其事,有组织无纪律,天下形势可以说是一片乱糟糟!
一系列事实充分说明: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已经成为了起义军致命的弱点。
好在时势造英雄,填补这一空白的,正是项梁、项羽叔侄。
项氏叔侄,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老项家世代为楚将,因功受封于项地,所以,就以项为氏了。
项梁的父亲、项羽的爷爷就是楚国名将项燕。秦始皇24年,也就是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王翦率60万大军攻灭楚国,项燕战败自杀,项梁、项羽叔侄流落他乡。
然而,国破家亡只是使他们失去了家园和地位,名将的素质,依然深深根植于他们的血液中。
据史书记载,项梁很有组织和军事才能,即使流落在异地他乡,项梁也能成为当地人操办大事的主心骨。
那是在吴县(今江苏苏州)。
脾气火爆的项梁因为杀了人,就带着项羽和项庄(项羽的堂弟)跑到了吴县居住。虽说是客居,项梁的威信却很高。在吴中那一片,项梁干啥都好使——地方上的头面人物,人人都得给人家项梁面子。
这可不容易。
项羽就更不一般了。
项羽名籍,这小伙长得,那是高大威猛、气度不凡。据《史记》记载,项羽身高八尺有余;汉书则明确为八尺二寸,合今1.8942米。在古代,还是南方,那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巨人。
更难得的是,项羽打小就志向远大,说话办事都和普通人不一样!
不信吗?咱们可以用实例来证明。
事例之一,不爱学习。
打小,项羽就不爱学习,管你什么学文学武,统统没兴趣,那是学啥啥不行!
那位说了,就这样还叫志向远大,这是典型的没出息!哎,对了,项梁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所以,项梁很生气;所以,项梁就批评项羽。
然而,项羽却说出了一番与众不同的理由,令老江湖项梁刮目相看。
项羽说:学文化吗,学会签名就够了(这就是当领导的料);习武只能对付一个人(根本就不值得我学),我要学就学足以对付万人的本事!
够狂吧?
对付万人,那就学兵法吧。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兵法。
要说项羽还是对学兵法有兴致。不过,项羽同学也就仅限于学个大其概,同样没耐心深入研究。当然了,这事既可以理解为不求甚解;也可以理解成这就是“成大事不拘小节”!
事例之二,胆大包天。
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郡(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项梁带着项羽在钱塘江边看热闹。皇帝威武的仪仗、磅礴的气势立刻就把项羽吸引住了。心驰神往的项羽,不禁连羡慕带嫉妒。
一个不小心,项羽脱口而出:我要取而代之!不仅内容反动,而且声音很大。
这可就是恨了。
项梁就站在项羽的身边,当时就吓得一哆嗦。赶紧伸手捂住了项羽的嘴,压低声道:别胡说,当心灭门九族。
一直以来,项梁就以胆大著称。不过,还是比不上头发丝里都是胆的项羽。项梁也不禁暗暗佩服项羽的勇气。
这些事实,都能从各个角度证明:“西楚霸王”打小就不是泛泛之辈。环顾一下我们身边的人,那些胆大的、不爱学习的主是不是都挺厉害?是他们成了“先富起来的人”!
古今如此。
项氏叔侄完全继承了先辈优秀的军事素养。这爷俩,不仅十分善于把握时机,更难得的是,他们下手既快又狠。
叔侄俩夺权起兵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陈胜起兵后,会稽郡郡守殷通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各地都他妈的反了,看来,大秦朝是要完蛋了;这年头,干啥都得先下手为强,咱这么有头脑的人也不能落后呀。
殷通想起兵响应陈胜。当然了,殷通倒不是对陈胜有什么好感,他就是想借天下大乱之机浑水摸鱼,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此时,项梁和项羽正住在会稽郡。
准备造反的殷通需要大将,像项氏这样的专业名将当然是首选。于是,殷通就召来了项梁。殷通和项梁关系不错,俩人是朋友,最起码,殷通是这么认为的。
殷通的算盘打得挺好,他想让项梁和桓(huan)楚(先人也是名将)给自己当将军,一起起兵反秦。
项梁不愧为名将之后,马上敏锐地意识到:机会来了!
项梁告诉殷通,桓楚流亡山泽,只有项羽知道他在哪。因此,必须得叫项羽去找桓楚。
给殷大人出完主意,项梁溜到门外,通知项羽磨快刀子,做好准备。
等殷通召入项羽,还没等他开口布置任务,项梁一个眼神过去:动手!项羽心领神会,拔出剑来,砍下了郡守殷通的脑袋。项梁一手拎起人头,一手拿上官印,自己就封自己作了郡守。
这可是标准的引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