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乱套的形势
田儋,狄县人,是战国时齐王田氏的本家。Www.Pinwenba.Com 吧田儋的堂弟田荣,田荣的弟弟田横,都是当地很有影响的人物;而且,他们老田家家族势力强盛,很得人心。
这哥几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周巿的军队高歌猛进,很快就完全平定了魏地。这时,周巿觉得还不过瘾,于是,这位老兄手一挥,军队就朝着东方杀了过来,一路打到了狄县。大秦朝狄县县令慌了,赶紧关闭城门、加固城防,准备以武力对抗周巿。
这时,田儋认为:机会来了。
田儋带着一帮人,把自己的一个家奴捆了起来,押着他去见县令。田儋声称:这个家奴犯了死罪,必须得宰了,但是,自己不敢擅自做主,所以,就来拜见县令大人,请官府裁决。
利用这个借口,田儋等人手拿武器,轻松地进入县衙,见到了县令。还没等县令大人办案,这帮哥们一拥而上,直接就把县令给办了。
田儋召集地方豪强,忽悠了一帮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现场做了就职演说:现在,全国各地的诸侯,都已经反秦自立了!咱们也不能差事。咱齐国原本就是大国,兄弟我田儋,乃是齐王田氏的同族,所以,理应由我来当齐王!
就这样,田儋自立为齐王。
田儋纠集人马,发兵攻打周巿。事实证明,这个田儋真是一个人物,狠人周巿干不过更狠的田儋,带领手下撤走了。得了便宜的田儋乘机带兵东进,全部平定了齐国故地。
新齐王、新齐国,就此诞生!
接下来要讲的,叫做邓宗。
汝阴人邓宗按照陈胜的安排,带领一支队伍,进攻九江郡。
邓宗本人的战果一不重要,二不突出,重要和突出的,是影响。陈胜首义,让很多人(尤其是楚地人)有了造反的想法;邓宗带兵打了过来,想法就变成了行动。在邓宗的带动下,此时的楚地,数千人一支的反秦队伍,遍地都是。
比如说秦嘉、朱鸡石。
秦嘉是陈县人,朱鸡石是符离(今安徽宿州)人。他俩也聚众起兵,把秦朝东海郡郡守围困在了郯(tan)县(今山东郯城),眼看就要打下来了。
这时,陈胜得到了消息。反秦领袖陈胜觉得,这是一个展示自己权威的好机会,于是,他就给秦嘉、朱鸡石空降了一位领导。
陈胜派的那个人,封号武平君,名叫畔。陈胜任命他为将军,统一指挥围困郯城的起义军。
这一做法,引起了秦嘉的不满。秦嘉觉得,你陈胜是公认的反秦领袖,这不假;但是,你领袖做事也不能太离谱吧!军队是我的,仗是我打的,我忙活半天,最后,战果是你的,领导是你派的,那我咋整?
秦嘉根本就不接受陈胜的命令,自立为大司马(楚国官职,军队的最高领导)。
对于空降干部武平君,秦嘉表现出了强烈的排斥与厌恶。不仅自己不屑于顾,还明确告诉自己的手下:这小子年少无知,根本就不懂用兵之道,不用理他!
干了一段时间,秦嘉觉得还是不解恨,于是,干脆假传陈胜的命令,把武平君给杀了。
这位武平君先生,够得上本书排名前三的窝囊型悲剧人物!
上面提到的,基本上都是些垫场选手。楚地义军中的主角,应该是咱们本书的主角刘邦,以及烘托主角的次主角项羽。
关于刘邦的丰沛起兵,咱们已经讲过了。另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项羽,我还不想就这么简单地推出。主要角色出场都需要一个比较隆重的仪式,咱们先等等,把跑龙套的讲完再说。
接下来要讲的,是葛婴。
葛婴,符离(今安徽宿州墉桥区符离镇)人,陈胜义军的首席名将。在攻取蕲县、陈县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鉴于葛婴比较能打,攻下陈县以后,陈胜马上就任命他为征南将军,兵锋直指九江郡的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城关镇)。
葛婴到达东城,遇到了楚国王族后裔襄彊(qiang)。葛婴为了赢得楚地百姓的支持,就拥立襄彊为楚王(当时,首义的陈胜还没有称王)。
本来呢,葛婴就是想树立一块好用的招牌,有些事自己出面不好看不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性命就毁在了这个轻率的举动上。因为,随便拥立新主,这可是将领的大忌。
不久,就传来了陈胜称王的消息。此时,葛婴才意识到:坏了。自己是陈胜的部下,却拥立了楚国后裔襄彊当楚王;现在,陈胜也称王了,一下子出了俩楚王,整重复了,这事闹的,麻烦大了!
一臣不能事二主呀,葛婴赶紧补救,杀了襄彊,立刻返回陈县拜见陈胜,坦白了这件事。
葛婴的意思是坦白从宽。
然而,葛婴的坦白并没有得到宽大处理。
对于葛婴的做法,陈胜很不满;而且,没有接受葛婴的悔过。怀恨在心的陈胜很快就找了一个借口,把大将葛婴给杀了!对于威胁自己权威的问题,陈胜觉得,是必须要严惩的,这事,没的商量!
还有一个细节需要介绍一下。
西汉文帝时,汉文帝刘恒为了表彰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劳,赐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今山东诸城西南)侯,并世居于此。
葛氏为感念文帝功德,就把“葛”姓与地名合并,改称“诸葛”。东汉时,诸葛氏族由诸县迁至阳都(今山东沂南)居住。后来,诸葛家族出了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叫做诸葛亮。
原来,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葛婴的后人!
下面要讲的,是宋留。
宋留,銍县(今安徽濉sui溪)人。按照楚王陈胜的安排,宋留带领一支队伍,迂回南阳(今河南南阳),伺机攻打秦的重要门户——武关。
武关位于陕西省丹凤县东武关河北岸,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合称“秦之四塞”。
当时,进出秦国,东边走函谷关;南边,就得走武关。史载:“武关,秦南关,通南阳”,是从楚国北向入秦的要道。
武关关城建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山,南濒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很快,宋留就平定了南阳,摩拳擦掌准备攻打武关,然后,杀入关中、一举灭秦。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恰在此时,陈胜兵败身死。宋留扭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了深入敌后的孤军,而且,不可能再有援军了。
是死是活,全靠自己的造化了。
然而,造化是用来弄人的。
在秦军的疯狂反扑下,南阳失守。宋留领兵退到了新蔡(今河南新蔡县),在新蔡,宋留再次受到了秦军的沉重攻击。这一次,宋留已经无路可逃了。于是,他选择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