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值得一提的俩人物(1 / 1)

西汉往事1 圆月弯刀 1434 字 6天前

值得一提的俩人物

周勃的职业是织薄曲(编织养蚕的器具),算是个手工业者。Www.Pinwenba.Com 吧手工业者周勃还有个兼职——吹鼓手。周勃会吹箫,水平谈不上高,工作积极性挺高,谁家有了丧事他都去!

这套本事可以混口饭吃,打仗是用不上的。在刘邦手下,周勃的工作是拉强弓的弓箭手,按现在话说,叫狙击手。

周勃没啥文化,也不怎么会说话。不过,可千万不要小瞧他,以后,他是会有大出息的。

第二个人物叫夏侯婴。

夏侯婴是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他最早的职业是公车驾驶员——在沛县的马房里掌管养马驾车。

很早,夏侯婴与刘邦就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每次,夏侯婴驾车干完工作,他都会直奔泗水亭,去找刘邦侃大山。

这哥俩真是有的唠,一侃就是大半天,直到日落西山,夏侯婴才恋恋不舍地告辞回家。

后来,夏侯婴进步了,当上了县吏(试用)。试用期的干部也是干部,级别高低、工资多少都是其次,反正是再也不用整天赶着车东跑西颠、迎来送往了。

结果,这俩人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多了,侃大山可以论天侃;关系也更亲密了,好的就像亲兄弟!

没想到,事就出在这上面了。

整天在一起,少不了开玩笑。大老爷们的玩笑,经常是连文带武,夹荤带素。有那么一次,刘邦与夏侯婴扯蛋,一个不小心玩大了,误伤了夏侯婴。

这事麻烦了!

大伙可能不理解,都是朋友,还是误伤,说句对不起,大不了再给点医药费,不就结了。

要真这样,那就不是事了!

因为,麻烦根本就不是夏侯婴不让呛,夏侯婴没觉得咋地;而是有人看刘邦不顺眼,借这个机会把他给告了。

刘邦时任泗水亭亭长,这是一个比芝麻的孙子还芝麻的小官。但,再小的官也是官。偏偏大秦朝对官员要求很严,按照秦律,官吏伤人是要罪加一等的!

眼瞅着刘邦就要倒霉。

为了开脱刘邦,夏侯婴坚决否认刘邦打伤了自己,就说是自己没事玩自残。

这明显是瞎话!

结果,夏侯婴被关进了监狱。大秦帝国的监狱可不是人呆的地方,夏侯婴在里面着实挨了几顿好打。

然而,夏侯婴坚决没松口,咬牙挺到最后,总算撇清了刘邦。看见没,这是刘邦真正的哥们。

刘邦起兵造反,当然不能忘了自己的铁哥们。根据夏侯婴的特长,封他做了太仆,级别很高,主要职责是管理领导的车马。

没办法,这辈子就和赶车干上了!

还别说,就因为赶车赶得好,带来了夏侯婴一辈子的运气。这事,咱们以后还会细谈。

刘邦占领了沛县以后,试探着向周边发展势力。先后拿下了胡陵、方与(今山东鱼台县北)。然而,这些地方都没法坚守——城墙低矮破烂,无险可据。

考虑到自己这点本钱的安全,刘邦带兵回到了根据地丰邑。

此时,各地起义军风起群涌,天下已经乱套了。

秦二世胡亥火了,严令各路秦军围剿起义军。

在这种大形势下,刘邦的那点人被当成了软柿子。泗水郡郡监,姓啥不知道,名字叫平,最先发现了这一点。

把敌人的性命作为自己进步的筹码,有了好机会哪好意思错过!

平郡监带着人马就来了,把丰邑团团围住。这时,大伙终于看出了刘邦的军事眼光:把丰邑当成根据地,英明呀!

丰邑的城防很坚固。

平郡监忙活半天,累个够呛,丰邑纹丝没动。等秦军泄气了,刘邦带人杀了出来,破之!

刘邦得到了甜头,让雍齿守卫丰邑,自己带着主力部队向薛县(今山东藤县南)杀去。一鼓作气,又打败了泗水郡郡守,名字叫壮。壮郡守一不壮二不守,撒丫子就跑。

不过,他的速度还是不够快,没跑过曹无伤。

很多人一定对曹无伤有印象。对了,这小子就是后来出卖刘邦(鸿门宴的制造者),再后来被项羽出卖(被刘邦给宰了)的那位。当时,曹无伤担任的是刘邦的左司马(高级干部,相当于副参谋长)。看过《鸿门宴》的人都知道,最后,刘邦干掉叛徒曹无伤时,他的职务还是左司马!

曾经的曹无伤,算是刘邦的得力干将,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受重视。奋勇杀敌的曹无伤追了上来,咔咔两刀,干掉了壮郡守,解决战斗!

刘邦初试身手,大获全胜。

获胜的刘邦这个乐呀,小尾巴一下子翘上了天,得意洋洋、牛叉哄哄,明显有点找不着北了。

有句老话,叫做乐极生悲!

正当刘邦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家里出事了!那个令他恨了一辈子的人,做出了一件足以使他发疯的事。

那位问了,到底怎么了?

怎么了,根据地整丢了!

刚才咱们说了,刘邦留下雍齿守卫老窝丰邑,自己带兵进攻薛县。万万没想到,刘邦前脚刚走,雍齿后脚就连人带城投靠了魏国。

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陈胜派魏人周巿(fu)平定原魏国的土地。

这个周巿可是个实在人。首先,他作战实在,那是一点也不惜力,先后攻下了魏地数十座城池;另外,这哥们心眼也直,只要是魏地、或者就曾经跟魏国有过点关系,他就统统确立为自己的目标!

不管在谁手里,一律拿下。

这可麻烦了,因为丰邑这地方,魏王曾经呆过。

周巿派人前去招降雍齿。给雍齿开出了封侯的条件,可以继续为魏国守丰邑;同时带来的,还有一句很直白的威胁:要是不投降,打下来就屠城!

雍齿并不是胆小的人,然而,他投降了。当然,他投降的真实原因是,他原本就不愿意跟刘邦混!

前文咱们讲过,丰邑起兵是刘邦的反秦首义,刘邦的同乡雍齿、王陵都参加了。然而,正是因为首义包括这俩人,到后来,刘邦一直都不愿意提;司马迁老先生也不好意思提,丰邑起兵差一点就整成了历史疑案。

那么,雍齿、王陵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呢?

史书记载:雍齿为“故沛豪,有力”、王陵“始为县豪”,他们都是县里面有头有脸的豪强地主,在地方上,有着强大的势力和影响。

就出身而言,他俩与刘邦不一样,所以,交往的圈子也不同。

刘邦的家庭出身很一般,就是普通的农民。他能交结的朋友,主要都是些农民、小吏、贩夫、走卒、杀狗的,这些人同属于社会下层阶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