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晒晒陈胜
第三,秦朝还很强大,现在应该赶紧立六国国君的后裔,培植秦朝的敌人;(壮大自己,打击敌人才是正道,整那些没用的,典型就是没正事!)
第四,您火速西进灭秦,等占了咸阳,号令诸侯,大业就完成了。Www.Pinwenba.Com 吧(性急吃不了热豆腐,要达到个人目的不是错,关键是不能急,要慢慢来。)
俩人一张嘴就整出四条,按说他俩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可是,有道理在不太讲道理的陈胜眼里,狗屁都不是!
陈胜根本就不听,因为,他原本就不想听。
还从长计议呢,陈胜连一天都等不了!受苦受难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机会,还想让我等,您可拉倒吧。
陈胜急不可待地自封为陈王(可见,这哥们富贵之心很迫切)。建立“张楚”政权,意思是要恢复和张大楚国,借以收买楚地人心。
陈胜自立为王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曾经与陈胜一起耕田的一位同伴听说后,嘴巴都合不上了:嗨,陈胜这小子还真的富贵了!哎,对了,他好像说过什么富贵了不忘穷哥们的话。
当年,陈胜的表白被大伙当成了笑话。
现在,约定的第一步——“苟富贵”已经实现了,约定的第二步——“莫相忘”同伴记得清清楚楚,约定的主角陈胜自然也不会忘记。如此说来,荣华富贵岂不是手到擒来!
天上掉馅饼了,还不赶紧张嘴,等菜呀!
带着如此美好的想法,这位同伴屁颠屁颠地跑到了陈胜的驻地。
可是,此时的陈胜已经不再是从前替人耕田的穷小子了!正所谓侯门深似海,想见陈王,那可不是件容易事。
没文化的同伴哪懂规矩,直接跑到王宫门口砸门,跳着脚大呼小叫:我要见陈胜,陈胜你出来!
守卫宫门的士兵一看,哪来了这么个神经病,你想干啥?呼啦一下围了上来,先赏了一通拳脚,然后,牢牢地摁在了地上。差一点就把他给直接正法喽。
同伴抬起头,百般解释,希望卫兵能给通报一下。
守卫宫门的士兵可不是等闲之辈,早已练就了一双双炯炯有神的势利眼,一番察言观色,已经通过同伴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洞察了他的底细。
又是一个前来混饭的旧相识!
卫兵很清楚,这个人说的话是真的。但是,通报吗,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连小费都给不了的人,替他通报进去一定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且,把这样的主领进去,极有可能引起老大的不满。受累不讨好的事谁能干!于是,干脆来了个置之不理。
哥几个围着这位土的掉渣的庄稼汉看起了笑话。
然而,土并不代表笨!
同伴一看此路不通,一点也没灰心。这老哥倒也有办法,一屁股就就坐在了门口:我就在这守着,看你陈胜出不出来!
同伴的判断没错,陈胜是一定会出来地!
没用太长时间,陈胜就出来了。陈胜刚一露面,同伴一个高蹦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到路中间,挥舞着双臂大叫陈胜。
这下,谁也不能阻止故人相见了,陈胜带着同伴进了王宫。进门前,同伴还没忘看门的卫兵,朝他们狠狠地唾了一口。
参观完陈胜的家,同伴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哇塞,房子可真多呀!
这么多的房子,也不多同伴一个人。于是,陈胜就留他住了下来。如果老老实实地跟着混吃混喝,也算是成全了陈胜“莫相忘”的良好品质。
可这位同伴,偏偏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老实人。
仗着自己与陈王的故人关系,这位老兄每天随随便便地进出宫殿(这下谁也不敢拦他了),而且,口无遮拦,逮谁跟谁大谈特谈陈胜的往事加糗事。
正应了那句老话:言多必失!同伴万万没想到:嘴没把门的,随便瞎嘞嘞也是会丢掉脑袋的!
时间一长,陈胜有点烦了。
早就有人看不惯了这小子的做派。察觉到了陈胜的不满,趁机参了一本:这小子啥也不懂,成天就知道傻呵呵地胡说八道,会损害您的威信。
就这一句话,要了同伴的性命!
陈胜怎能容许自己高大光辉的形象受到损害,马上就给他办了一个说话随意、冒犯了自己的威仪的罪名,直接就给砍了。
什么“约定”,什么“同富贵”,都是扯他妈的蛋!
对陈胜而言,旧相识实在是算不了什么,杀了也就杀了,他陈王绝不会当回事。因为这位老兄,眼里基本就没别人,哪怕是自己的老丈人!
陈胜的老丈人都在陈胜面前碰了一鼻子灰。
听说女婿有了出息,老人家很高兴。一溜烟就来了,来看看女儿、女婿,顺便享享清福!
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长辈;而且,在你穷困潦倒的时候把女儿给了你。虽然姑娘不可能长得国色天香,但毕竟,也给了你家的温暖。
这都是情分呀!
不幸的是,陈胜偏偏不怎么讲情分。
见到老丈人,陈胜大咧咧地拱拱手,与见到一般人没啥区别。一看陈胜这副德行,老人家生气了。别看老人生活条件不咋地,骨气和见识却不含糊。
老人认为,陈胜靠叛乱起家(来路不正)、自封为王(僭越本分)、傲慢无礼(人品低下),这样的货色根本就蹦跶不了几天!
老人家转身扬长而去。
陈胜被弄了个面红耳赤,赶紧追上去,给老丈人跪下道歉,结果,老人理都没理!
这些事,对维护陈胜的形象没啥帮助,却暴露了陈胜的为人。很多故人以此为鉴,纷纷离陈胜而去。
一来二去,陈胜身边的亲信可就越来越少了。
接下来,就会是那个残酷的现实:老人家的预言应验了!
回过头来,咱们再说说放了役徒逃亡芒砀山区的刘三吧。冷落男一号这么长时间,实在是太失礼了。
刘三在芒砀山区落脚后,主要干了这么两件事:
第一,将忽悠进行到底,树立“品牌”形象。
刘三是个利用封建迷信制造舆论的高手,一贯是啥大吹啥!
中国人崇拜龙,他就让自已跟龙扯上关系。此前,刘三已经成功地制造了“感龙而生”、“醉酒现龙身”、“赤帝子斩白帝子”的神奇故事,着实唬了不少人。
现在,刘三混迹于兔子不拉屎的山野草泽,忽悠不仅没中止,还越来越玄乎,甚至,连秦始皇都成了他使用的道具。
事情是这样的:
刘三说,秦始皇经常叨念:“东南有天子气”,意思是说国家的东南方向——也就是刘三的藏身之地有天子活动的迹象。说得再明白一些,那就是,秦始皇早就看出了他刘三是真龙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