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下一个目标(1 / 1)

西汉往事1 圆月弯刀 1430 字 6天前

下一个目标

非也!

公子将闾弟兄三人也没有逃过胡亥的毒手。Www.Pinwenba.Com 吧

这哥三个比其他兄弟都稳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的是啥毛病也没有!

胡亥、赵高一时也找不出什么罪名。没罪名也没关系,先关在内宫,慢慢想办法——只要心理够阴暗,就不信找不着茬!

然而,令胡亥失望的是,罪名还真就没找着!

事实证明,胡亥比秦桧坏多了,连“莫须有”(也许有)都省了——没罪名也不耽误杀你!胡亥直接派了个使者,斥责将闾:你不守臣子的本分,罪该处死,立即执行!

将闾当然不服:宫廷礼仪,我从未违背;朝廷位次,我从不僭越;听命应对,我没有一点过失,凭啥说我们不守臣子的本分呢?要我死行,希望你们把我的罪过说明白!

使者心里话:你可拉倒吧,到了这步还没看明白?这位皇上大人杀人,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想是这么想的,话可不能这么说。使者答道:各位,对不住,这话跟我说不着,我也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被处死,我只是奉命行事。拜托了,谁都不容易,千万别让我为难。

事到如今,说啥都没用了。将闾仰天高呼:天呀、天呀、苍天呀,大地呀,我没罪呀,我真没罪!

弟兄三人抱头痛哭。

最后,哥仨一起,拿剑抹了脖子!没罪怎么了!没罪也得死。

作为胡亥的兄弟,死是一定得死的,问题是怎么死。要说各位弟兄当中,死得名声最好的,要算是公子高了。

公子高眼瞅着各位兄弟姐妹们,一个接一个地被胡亥杀害,知道自己也是在劫难逃。有心逃走,又怕连累家人。万般无奈,他想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主动要求去死!

公子高决心,用自己的死来保全家人。

公子高上书给胡亥,说:先帝对我太好了,赏给我饭吃、赐给我衣服穿、让我坐他老人家的车、让我骑他老人家的马。现在他死了,我就应该跟着去死呀!我愿意在骊山为父亲殉葬,请陛下一定一定要答应!

胡亥乐了,把上书拿给赵高看,得意地说:这可以算是急迫无奈了吧?赵高马上顺着胡亥说:做臣子的担心脑袋还来不及,哪还有时间图谋造反呀!

这可是瞪眼说瞎话,兔子急了都咬人,把人逼急了,还能不反抗?

胡亥对公子高的这个做法很欣赏,爽快地答应了好兄弟的请求,又赐给他十万钱作为安葬费——赶紧把事坐实,省得他变卦!

连殉葬都成了好结局。

到了这步田地,这些王子、公主们也真够可怜的!谁说生在王侯家就一定是好命?摊上胡亥这样的兄弟,那得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这小子从上台开始,除了清除政敌就没务过正业,整天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政事基本不理、坏事基本干绝,绝对能排在“混蛋皇帝榜”的最前列!

这就是即位第一年,胡亥“勤政”的结果。

有这样的好皇帝,国家不乱是不可能的。时间不长,就乱了,而且,很乱!全国各地,涌现了很多“盗贼”。

胡亥很生气。

胡亥一生气,手下就倒了霉。首当其冲的,是丞相李斯。

领导嘴大,有问题是可以骂下属的。在各种娱乐活动的间隙,胡亥多次谴责李斯:盗贼猖狂到这种程度,你这个丞相是干啥吃的!啊,你到底行不行?

李斯慌了。

沙丘之谋,不惜与赵高同流合污,不就是为了保住地位吗?到了现在,很明显,领导不满意了。万一被当成替罪羊,可就亏大了,这可咋整呢?

李斯挖空心思,终于想出了一个保住自己荣华富贵的好办法。美其名曰“督责之术”。

什么是“督责之术”呢?

“督责之术”是英明君主要做的事情,简单点说,主要包括三个要点:

第一,“轻罪重罚”;即使臣下、百姓犯了很小很轻的罪行,“明主”就要对他们施以重刑。这样的好处在于,人人自危,每天都战战兢兢,连小错都不敢犯,能有效地预防大罪!

第二,独断专行;对臣下,必须独断专行,“明主”吗,自然要驾驭群臣,而不能受臣下的影响,这样,大权才不会旁落。

第三,随心所欲;“明主”要把天下作为使自己快乐的资本,确保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像尧、舜那样,整天就知道辛辛苦苦为百姓效命,那是百姓的奴仆,只有傻子才那么干!

所以,“明主”只要厉行“督责之术”,群臣就不敢不全心全意为君王服务;百姓就不敢造反!君王的地位牢靠了,就能想干啥干啥了!

李斯的话,句句都说到了胡亥的心坎上。看得出来,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斯也顾不得大秦帝国的死活了!

胡亥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就照着做了。

这下可好了,税收得多,叫才能;人杀得多,是忠臣;对百姓残暴,称为“好官”。路上的行人,一半以上都受过肉刑;街市刑场的尸体堆积如山;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这下,暂时还真消停了。

表面看,一片安静。实际上,大秦帝国离完蛋也不远了!

皇上胡亥不务正业,郎中令赵高可没闲着,依仗学生皇帝的恩宠,这小子打击异己、安插亲信、拉帮结派、胡作非为,忙了个不亦乐乎。

这么胡来,一定会得罪很多人。有些人,是一定会找机会揭露赵高的!这事,赵高很清楚。

赵高不希望对自己不利的话,过早地传进胡亥的耳朵。给人家当老师,自然要为人师表嘛,在学生面前,还是要保持良好形象的!

因此,赵高坚决不能给敌人留任何机会。

赵高知道,想向皇帝揭露他赵高,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上书;二是与胡亥面谈。

上书不怕,有他赵高严格把关,对赵大人不利的东西根本就到不了胡亥手。面谈可有点麻烦,只要开了口,总不能上去把人家的嘴给捂上吧!

嘴是捂不上的。怎么办?

困难难不住赵老师,他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不让人见胡亥的面!怎么样,有创意吧。

赵高关切地对胡亥说:天子要想拥有权威,必须与大臣保持距离,让他们能听到您的声音,却见不到您的面!

用现在的话说,这叫距离产生美。

而且,陛下还年轻,很多事情并不熟悉,如果坐在朝廷上,一旦有了不当之处,大臣们都会笑话您!这显得咱多不圣明呀。所以,您干脆就住在宫里,有什么事由我来处理。这样,大家就都好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