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第一号大混蛋
秦始皇下葬后,胡亥命人将修骊山陵墓内室的所有工匠,统统封在了墓里,一个也没放出来!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简单点说,就是保密的需要。Www.Pinwenba.Com 吧
因为,墓室里放了很多奇珍异宝;为了防止有人盗墓,里面设置了很多机关;机关的制造者——工匠们,都是知情人!
知情者,杀无赦!
这才是真正的卸磨杀驴,这才是真正的丧尽天良!
为了显示皇帝的威仪,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春天,胡亥马上就向老爹学习:按照秦始皇的排场沿着东线出巡,南下会稽(今浙江绍兴),北到碣石(今河北昌黎北),最后由辽东(今辽宁辽阳)返回咸阳。
一路之上,胡亥也没闲着。很有特点的一个举动是,命人将老爹以前所立的刻石都刻上字,旁边加上随从大臣的名字——总得表明他胡亥也到此一游了不是!
接着,胡亥又开始了他爹未竟的事业:恢复修建阿房宫!
如果老爹干啥他也干啥,把思维局限在照搬照抄上,这么没创意那简直就是侮辱胡亥的智商。人家胡亥,一来比较重视青出于蓝;二来比较在意个人安全;三来十分关心自己的娱乐事业。于是,就有了一些改进:征召5万名精壮士兵屯卫咸阳;收集天下奇花异草、珍禽奇兽供自己玩乐!
以上的罪恶,属于二世胡亥个人;以下的罪恶,应该是胡亥、赵高精诚合作的产物,而且,赵高无疑是主谋。
让胡亥当上皇上,这仅仅是赵高计划的开始。从此,理想远大的赵高要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再前进。
赵高的进步史,就是很多人的灾难史。
首当其冲的,是蒙恬、蒙毅兄弟俩。
为啥这两位成了赵高的眼中钉、肉中刺?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概括,就是“羡慕、嫉妒、恨!”
老蒙家在秦国,那是响当当的名门望族。他们的爷爷蒙骜是秦国名将,从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至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42年),蒙骜率领大军先后攻占了韩、赵、魏七十二座城市,为秦国最终统一全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们的父亲蒙武也是名将。蒙武在老爹蒙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于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和主将王翦攻楚,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名将项燕。也许有人没听过项燕,他孙子大伙都知道——楚霸王项羽!
第二年,蒙武攻占楚国都城,俘虏了楚王,灭了楚国!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蒙武率军南征百越(今浙、闽、粤一带),越君投降,秦国在此设置了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到了蒙恬、蒙毅哥俩的时候,老蒙家依然是炙手可热。
蒙恬子继父业,继续担任秦国大将。
公元前221年,蒙恬率军进攻齐国,攻占齐都,灭了齐国。功劳很大的蒙恬被升为内史(京城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当然了,上面是没有市委书记的)。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统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
现在,咱得简单介绍介绍匈奴了。
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祖先称为淳维,后来又被叫过山戎、猃狁(yanyun)、荤粥,是北方各少数民族团结合作的产物(各民族杂居通婚)。中原人图省事,把北方少数民族一概称为胡。
匈奴是游牧民族,吃畜肉、穿皮革,逐水草而居。
这是一个马背或者说是羊背上的民族。“马背”大家一定都听说过,“羊背”算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好理解,匈奴男孩打小就练习骑射,首先就从骑羊练起,个头够高了才能骑马。所以,称为马背或羊背都对。
这才是真正的从娃娃抓起!
孩子长大了就都成了战士。那位问了,放羊还用战士吗?各位有所不知,匈奴男子的主业是放牧牛羊、副业是打家劫舍。也可以反过来说,主业是打家劫舍、副业是放牧牛羊,反正有事没事总得出去抢!
出去抢是需要力气的,所以,匈奴人欣赏强壮有力;鄙视老弱病残,一直没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在他们看来,人老了也就没用了,没用了再多吃那就是浪费!
他们遵从的,是生物法则:优胜劣汰!
匈奴人的非正常死亡率是很高的。一方面,中国北方天寒地冻,生活条件、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另一方面,边远地区缺医少药,卫生医疗水平很差;更主要的是,经常拎着大刀玩命,那可不一定都能活着回来。
所以,人口问题一直是匈奴的大问题!
凡事都讲实惠的匈奴人是这么解决这一难题的:父亲死了,儿子把所有小妈都变成自己的老婆;兄弟死了,什么嫂子、弟媳统统当成老婆。
总之,就是资源要有效利用!实际上,中国北方、西部大多数游牧民族都这样!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他们挺吓人?害怕倒不用,防范可是必须的。
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就在北部边境修筑长城,目的就是抵御匈奴——这帮玩艺,经常组团来掠夺内地人民的牲畜、财产,当然也包括人口。
利用秦国征伐六国的有利时机,匈奴南下占领了河套地区,即所谓的“河南地”,这可就不仅仅是抢了,这叫占。
敢占秦始皇的地盘,简直就是活腻了。要知道,秦始皇最大的乐趣,就是占领别人的地盘!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蒙恬开始动手了。
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决战。
对付骑兵,步兵是不好使的。
这一点,蒙恬很清楚。不过,蒙恬一点都不慌,因为他有克敌制胜的武器。
蒙恬的制胜武器是坦克。当然了,蒙恬的坦克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钢铁堡垒,但,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装甲战车。秦军的重装战车体型高大,结构坚固。匈奴的骑兵拿这种大家伙一点办法都没有——箭射不透,刀够不着!
匈奴没办法,秦军可有的是办法。
这是因为,秦军在战车上,还搭载了火力强劲的核心武器——弩。当时,弩是中原人所特有的武器,匈奴人没有弩。这种东西,力量大、射程远、穿透力强。
战车上搭载了各式弩箭,发射起来密集如雨。大家看电影《英雄》,里面就有这种场景。
秦军以战车开路,箭矢如蝗,步骑大军随后掩杀,单一兵种的匈奴哪能扛得住。
结果,匈奴大溃。
蒙恬率领大军,以锐不可当的雷霆之势,打得匈奴望风而逃,一直往北方大漠蹽了七百多里。